品书网

剑道余烬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品书网 > 诗歌戏曲 > 剑道余烬 > 第22章 洗剑池中有颤声

第22章 洗剑池中有颤声

书籍名:《剑道余烬》    作者:会摔跤的熊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最新网址:待到姜奇虎赶到山顶之时,这场剑气之争已经结束。

        玉屏峰恢复了平定。

        叶清涟带着百花谷弟子告退。

        姜奇虎与叶清涟擦肩而过,他本想开口说些什么,只是后者并未侧目,更未停步,亦没有给他开口说话的机会。

        元苡在百花谷队伍之中垫后。

        她一步一回头,颇有些不舍,望着谢真。

        最终也只能离去。

        于是这座清冷之山,山顶只剩下两人。

        “谢真?”

        登顶之后,姜奇虎揉了揉眼,不敢相信自己双眼。

        谢真这小子,不是说出门随便走走么!

        随便走走,能走到玉屏峰上?

        他望向自己姐姐,满肚子疑惑,还没开口,就被迫憋了回去。

        “奇虎,你先回去。”

        姜妙音道:“我有几句话,想单独对这谢公子说。”

        “……好嘞。”

        姜奇虎气还没喘晕乎,就屁颠屁颠重新下山。

        他自幼在青州长大,年幼之时,父亲镇守北境,诸多繁忙事务需要处理。

        那个时候,便是长姐代为管教。

        所谓慈不掌兵义不掌财,姜家在北郡名望重高,家法自然也是无比森严,这头笨虎从小脑袋不太灵光,自然也没少挨打……后来姐姐拜入剑宫,他日子稍微好过了些,但每逢寒暑,总归还是要收到那么几顿家法教训。

        他那时候虎头虎脑,私塾先生耐心教诲,总是没用。

        还得是姜妙音出手,劈头盖脸几顿藤鞭下去,该懂的道理,也都全都懂了。

        别人家是长兄如父,姜家则是长姐如父。

        后来剑宫封山,整整十年未见,姜奇虎反而怀念姐姐教训的那段时日。

        看着呼来喝去,姜奇虎乖乖听话的这一幕。

        谢玄衣在斗笠下的面容,忍俊不禁。

        他笑着摇了摇头。

        若要论……整个大褚,姜奇虎最听谁的话,恐怕就是三人。

        老爷子,长姐,以及先生。

        “谢公子,见谅。”

        姜妙音缓缓从玉案之前起身,她来到瀑布之前,轻声说道:“今日本该和和气气,饮茶论道,可惜叶姑娘执意要动剑气。”

        “能见二位比试,亦是一桩幸事。”

        谢玄衣想了想,微笑道:“谢某在鲤潮城与叶少谷主,已经有过一面之缘。她似乎对这一战,颇有执念。”

        他想起许多年前。

        那个时候,叶清涟便常常登门求战。

        只不过那個时候,姜妙音可不会像如今这般,三推五拒。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执念。”

        姜妙音帷帽之下的眼神,变得凝滞,她站在瀑布之前,声音几乎快被瀑布冲去:“叶清涟剑心通明,又持这般执念……迟早一日,能修成绝顶天下的‘大剑仙’。”

        这句话,情真意切,却无半点虚词。

        看得出来,姜妙音是发自内心认为,单论剑念澄澈,叶清涟要胜过自己。

        谢玄衣神色微微动容。

        他伸手按了按斗笠,轻声叹道:“听闻大穗封山十年,姜山主自锁玉屏峰……彻底与外界斩断联系,不知这是为何?”

        姜妙音闻言,并未回答,而是平静说道:“谢公子,请随我来。”

        说罢。

        她向着山顶道场走去,玉屏峰极其宽阔,登山之后,视线骤然开明,瀑布背面,乃是一座剑气道场,再往前去,便是好几座被阵纹托于天顶的悬空府邸。

        不远处。

        立有一块高耸石碑,石碑漆黑,周身缠绕铁索,最上方的顶端被削尖,犹如一把长剑,剑尖直至苍穹。

        隔着百丈,便能感受到凌厉剑意,无形威压。

        而在石碑之下。

        则是有着一方墨潭。

        “谢公子先前说,想见‘洗剑池’。”

        姜妙音站定身子:“这便是了。”

        二人,一人戴斗笠,一人戴帷帽。

        风吹过。

        皂纱飞扬。

        众生相闪烁。

        “洗剑池,不仅可以洗剑,亦可以洗涤宝器,以及修士心湖。”

        姜妙音一字一句说道:“将宝器沉入洗剑池中,便可洗涤器灵,冲刷邪祟……”

        谢玄衣缓缓来到洗剑池前。

        在北海陵。

        他与道九相见,便做出过承诺,若是道九愿意追随自己,便将其带出北海。

        那个时候。

        他便做好了准备,将【道炉】浸入洗剑池中,借着洗剑池的剑气天威,将【道炉】道则中的邪祟一面,尽数洗去。

        “谢公子,不必拘谨。”

        姜妙音目光落在谢玄衣背影之上,道:“既然来到洗剑池,不妨取出本命飞剑,洗涤一番。”

        “姜山主……”

        “这不合规矩吧?”

        谢玄衣摇了摇头,连忙笑着说道:“谢真只想近距离看看,未曾想过,借此圣物,为自己谋造化。”

        “谢公子不必担心。”

        姜妙音声音如常,道:“如今我既是玉屏峰山主,这洗剑池规矩,便由我定。”

        “承蒙关照,还是算了。”

        谢玄衣站在洗剑池前,依旧摇头:“听闻本命飞剑坠入洗剑池,剑身会被天威敲击,千凿万锤,连带着修士本尊,也会遭受这般痛苦……谢某怕疼,飞剑脆弱,身子骨也脆弱,经不起这般折腾。”

        洗剑,亦是炼心。

        这句话说完,谢玄衣脸上神色骤然凝固。

        他定定望着洗剑池深处。

        墨潭之中,光线交错,天顶垂落的明灿流光,照入潭面,只剩一片漆黑。

        仿佛所有阳光,都被洗剑池吃去。

        就在这浓郁如墨的漆黑潭水之中……隐约可以看见,有一道纤细剑影,在无数泯灭黯淡光线的照射下,如死去之鱼,沉寂无声,只是随着潭水摇曳,倒映出粼粼黑光。

        痼疾。

        原来先前与叶清涟对决之时……她没有说谎,也没有推辞。

        姜妙音当真将剑修最为珍贵的本命飞剑,丢在这洗剑池墨潭之中。

        整整十年,未曾取出。

        如若本命飞剑,坠入洗剑池,需要时时刻刻,承受天威冲荡。

        那么身为剑主的姜妙音,这些年,该要遭受怎样的痛苦?

        自锁玉屏峰。

        已是一种惩戒。

        何必再对自己,施加如此折磨?

        “谢公子倒是与我想象中不太一样。”

        姜妙音眼光缓缓垂下,道:“青州乱变的案卷,已传遍大褚……真是英雄出少年,能平北海陵,替国师分忧,实在不易。想来要不了多少时日,谢公子就会名扬天下。恭喜,恭喜。”

        这番话,虽是道喜,是恭贺。

        却听不出太多的祝贺意味,反而有着淡淡的哀伤之意。

        英雄出少年。

        这五个字,用在如今谢真身上,倒也算是恰当。

        可姜妙音当年却是见过更惊艳的少年。

        她陪着谢玄衣一同长大,什么样的风光没有见过?

        或许是同样姓谢,睹物思人。

        又或许是直觉之故,让她觉得眼前少年,有些眼熟,有些不同寻常。

        再或许,这一切就只是巧合。

        重重或许,叠加在一起,再加上机缘造化,便有了今日的相见。

        姜妙音深吸一口气。

        她犹豫了很久,此刻终于问出了自己心中的那个问题:“谢公子从前身在何处,为何这些年,从未有过听闻?”

        “……”

        谢玄衣身躯微微一怔。

        他知道,这一日迟早要来。

        此次回到大穗剑宫。

        他会见到许多故人,会以新的身份,与那些故人重新认识。

        南疆一战,杀死篪浑道人之后。

        有一件事情,已经明确。

        那便是大穗剑宫之中,存在一位“内奸”。

        此次返回剑宫,谢玄衣便是想要查清,当年是谁出卖了自己……

        在真相查明之前,他不可与人相认。

        即便那人是姜妙音。

        轻吸一口气,平复情绪之后,谢玄衣收回投入洗剑池的目光。

        “本就是无名之辈,不过运气好,在青州有了些许名声。”

        他转过身来,深深一礼:“这些年,一直在为镜玄先生做事……如若不信,姜山主可亲自向书楼求证。”

        洗剑池中,响起轻微的剑颤之声。

        山顶的寒意,有些浓重。

        “书楼……书楼……”

        姜妙音神色怅然。

        她如愿以偿,得到了一个答案。

        这个答案,填补了她心中的疑惑,并且没有任何的瑕疵。

        谢真的案卷,她当然查过,不只是她,整个大褚,乃至南离,都会有感兴趣的人去调查——

        不过这些人的调查,注定无功。

        书楼二字,便是这空白案卷,最大的答案。

        陈镜玄用人无需向任何人解释。

        书楼的暗子,布局多年,在青州乱变之时跳出,合乎情理。

        山顶的寂静,并未持续太久。

        “姜山主,还未回答我的问题。”

        谢玄衣长叹一声,道:“我知道,这个问题,实在有些冒昧……”

        “山主何故自锁玉屏峰,又是何故,弃掉本命飞剑?”

        此言一出,姜妙音顿在原地,雪白衣衫被湿寒的冷风吹起。

        她怔怔望向谢玄衣的斗笠。

        这道目光,穿过斗笠。

        落在谢玄衣的面颊之上。

        看着这少年的清澈双眼,她隐于帷帽之下的嘴唇微微颤抖,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又似乎陷入了某种痛苦的挣扎。

        洗剑池中的颤声,逐渐变大。

        只是所有的一切,最后都归于平静。

        “时候不早了……”

        最终。

        雪白衣衫女子摇了摇头,声音沙哑地说道:“谢公子,请自便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