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老板必备的心理学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品书网 > 文学理论 > 老板必备的心理学 > 第4章

第4章

书籍名:《老板必备的心理学》    作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这种技巧对于某一方面专业管理的人员最为重要。对整个企业决策者也很重要。各个领导层只有明白自己的企业正在生产什么,生产技巧上有哪些缺陷,才能把握住产品的市场方向,才能对企业的技术进步起到推动作用。第二方面的技巧就是善于做人的工作。具有这种技巧,管理者就能够调动起职工的积极性,有效地进行管理。这种技巧是各种技巧中最重要的一种。作为有效的管理者,必须具有这种技巧,要使自己属下的员工成为重要的人力资源,从而很好地获取使用。部门协调方面的技巧就是管理者应该弄清楚整个企业或者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弄清外界形势,正确地做出决定;指出企业经营的方向,定好长远的计划。管理层次越高,这方面的技巧也就越需要。这些也是领导艺术向成熟方面发展的一些必备技巧。

        五  领导的影响力来自哪里

        强制性影响力

            强制性影响力,又称权力性影响力。权力既是一种控制力,又是一种影响力。权力是构成一切正式组织的必要条件。一个组织的领导如不拥有某些合法权力,就不能称之为领导,也不能维持正式组织并发挥其作用。所谓权力影响力,就是合法权力所产生的效果。合法权力是一切权力的基础,而由影响力所产生的种种权力,只是合法权力的派生物。

            权力影响力在于它对人的影响带有强迫性、不可抗拒性。它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  传统因素。传统因素是指人们对领导者的一种由历史沿传而来的传统观念。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传统首先来源于恐惧,其次是社会服从,从恐惧到服从经过不断的制度化,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阶级结构与意识形态,从而成为人类社会一种特殊的影响力量。

            (2)  权力因素。社会心理学认为,社会权力是形成领导影响力的基础。权力是一种制度化的力量。美国社会学家克特·W·巴克认为,权力就是在个人或集团的双方或多方之间发生利益冲突或价值冲突的形势下执行强制性控制。在现实生活中,权力往往表现为一种“位置”或“地位”的力量,即“职权”。由于他们担任不同的职务,就拥有不同程度的控制权。现代社会所有的组织结构,几乎都有一个完美的金字塔形式,每个人按地位顺序置于一个特定的位置上。权力和控制是从金字塔的顶端逐渐向下延伸的,而服从和负责则是从金字塔最基层由下而上的。

            (3)  资历因素。领导者影响力的大小,与他自身的资历是密切相关的。资历是资格和经历的合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实践经验和能力。领导人物的光荣历史、非凡经历,往往能使被领导者产生一种敬重感。

        自然性影响力

            自然性影响力,又称非权力性影响力。它与权力性影响力不同的是,它不是外界赋予的那种奖励和惩罚别人的手段,而是来自于个人的自身因素。其中包括领导者的道德品质、文化知识、工作才能和交往艺术等等。

            自然性影响力的构成因素包括品格因素、能力因素、知识因素和感情因素。

            领导者有效的影响力,除了来自于他自身必须具备的一定的影响力之外,还与群体接受影响的心理机制密不可分。这一心理机制就是导致群体一致行动的模仿、暗示和认同。

            (1)  模仿。模仿是由非强制性社会刺激引起的使个人再现某一榜样的一种社会心理行为。这种社会刺激可以是榜样本身,也可以是其他事物,其特点是非强制性。

            在领导活动中,下级对上级的模仿,被授权者的授权者的模仿,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由于领导者本身所处的地位,其品德、行为、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言谈举止和喜怒哀乐等情绪都容易被下级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模仿;而领导者也往往利用“模仿”这一心理机制,来发挥自己在群众中的影响作用。

            (2)  暗示。是在无对抗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的意志相符合。

            在领导活动中,领导者的一个恰当的暗示,能够直接沟通上下级之间的思想感情;一个赞许的目光,将会使下级乐于受命,勇气倍增。领导者可以运用暗示的心理机制,把自己的意志和情绪,作为一种特殊信息,传递给下级,从而充分发挥其效力。

            (3)  认同。就是个体将自己和另一对象“视为等同”、“相同”,从而形成彼此之间的整体性感觉。

            认同是保证群体或组织整体性的重要因素。在群体活动中,大体上都有一种强烈的从感情上要将自己认同于另一个个体,尤其是认同于领导者人格特质的心理  趋向。正是这种心理趋向,加强了群体或组织的整体性。高度的认同,还会使个体与对象休戚与共,荣辱相依。

            我们常说领导要和群众打成一片,就是指领导者要具有一定的透明度,在感情上尽可能接受群众,与群众要有共同的语言,成为群众中的普通的一员,以取得群众的认同。人与人若具有共同的态度与价值观,则不但容易获得对方的支持和共鸣,同时也容易预测对方的反应倾向。因此,在交互作用过程中,彼此容易建立起融洽的人际关系。

            如何提高领导者的影响力呢?其实,提高领导者影响力的主要途径就是合理发挥强制性影响力和自然性影响力的作用,一个善于将两种影响力综合应用的领导者将会取得最佳的领导效果。

            正确使用强制性影响力

            在使用强制性影响力时,领导者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持审慎态度。使用强制性影响力更多地带有执法的性质,使用权力的人,不仅要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更要真正做到秉公处事。每一个领导者都必须清楚地意识到,过多地采用强制性手段,即使权力行使是正确的,也会使部属产生驱使感。强制性影响力的最大发挥,并不在具体行使的时候,而往往在它行使之前,换言之,利用合法权力作为预见动机、引导动机、改造行为的后盾,这应该是十分有效的。特别是用于惩罚越轨行为时,更应该掌握这样的原则,必须强调惩罚与教育相结合。这样既能教育被处罚的人,更能通过处理典型,教育大众。

            其次,要具有无私精神。执法者客观上拥有行使权力的合法地位,但不能炫耀权力、滥用权力,甚至以权谋私、追求个人特权。如果这样做,部属也必然会产生种种对抗力,抵制权力,摆脱权力的反作用,从而削弱权力的效果。所以,执法者必须以身作则,罚不避亲、赏不避仇,这样才能取得运用合法权力的巨大效果。

            再者,要善于授权。领导者要善于授权、敢于授权,并在授权中将监督和指导结合起来,形成大权集中、小权分散的局面,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发挥权力的作用。

            第四,进行具体指导。领导者不能一味命令部属“要这样做”,更要使部属明确为什么“要这样做”,并且指导他们应该有效地去执行命令。

            正确使用非强制性影响

            强制性影响固然能从客观上逐渐养成职工遵守纪律和从事工作的某种积极性和自觉性,但这些手段毕竟只能从约束中造成一种适应性的习惯。而由各种非强制性影响力产生的效果,更能激发人们的自觉性。因为接受非强制性影响力比强制的服从要自然得多。在某种意义上讲,非强制性影响在领导者影响力构成中占主导地位,起着决定性作用。一个领导者,如果他的非强制性影响较大,那么他的强制性影响也会随之增高。反之,如果他的非强制性影响较小,就会使他应有的强制性影响降低。由此可见,要提高领导者影响力,关键在于努力提高非强制性的影响力。

            在正确使用非强制性影响力时要注意主次关系。在组成非强制性影响力的四个因素中,以品格、才能因素为主,知识、感情因素为次。一个领导者如果品格因素出了毛病,成了负值,那么其他因素必然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其总和可能是零。而在一个领导者的品格因素及格的情况下,决定他非强制性影响力大小的主要因素在于能力因素。如果一个领导人能力极差,根本不称职,而且品格不好,那么他的非强制性影响力可能成为零,甚至是负数。

            另外,领导者应该注意自己的形象。一般领导者应同时具备以下几种形象:

            1.  具有公共关系意识的管理者形象

            领导者应具备现代开明的经营观念和以人为主体的管理意识,并将这些观念贯穿在公司管理的各个方面。

            信誉意识。领导者应在管理活动中将公司信誉视为公司的生命,高度重视并且珍惜公司的良好形象,自觉为创造公司知名度和美誉度等无形财富作战略性的投资。公司最大的成功是信誉上的成功,公司最大的失败是信誉上的失败——这就是信誉意识所决定的公司领导者的价值观。

            公众意识。公司领导者强调公众意愿和公众舆论对公司决策的重要影响,自觉把公众的意愿作为制定决策和行动的依据,把公司的工作立足于服务公众的基点上。

            社会意识。领导者应把追求公司利益与追求社会效益的统一作为自己的价值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