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品书网 > 诗歌戏曲 > 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 > 第71章 借刀杀人,当年的秘辛

第71章 借刀杀人,当年的秘辛

书籍名:《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    作者:极品花生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眼前,

        模拟画面中,

        此时呈现出来的,并不是谢云海,率军与陈国交战的场景。

        而是谢云逸,身在洛京城,每天只能通过战报,知晓前线发生了什么事情的内容。

        望着谢云逸脸上忧心忡忡的模样,

        高晚秋的表情也有些复杂。

        隐约间,

        甚至有些愧疚。

        虽然事情不是她做的,但对于当年的事情,高晚秋也知道一些秘辛。

        简单来说,

        就是谢家太耀眼了!

        巅峰时期,

        几乎把持了齐国大半的军队。

        尤其是到了谢云逸这一代,各个都在朝中身居要职,而且还都是战功赫赫,

        可以说,

        已经严重威胁到了皇权的存在。

        至于谢云逸父亲的告老还乡,包括所谓的身体有恙,其实都是借口。

        而长子谢云峰的死,

        明显是背后,有人在推波助澜。

        不然的话,

        依照谢云峰的能力,在凭借合肥的地理优势,根本不可能败给陈国。

        很明显是有人,想要借刀杀人。

        但是!

        在这事之后,

        陈国却强行占据了合肥,不愿意归还。

        这件事自然惹恼了当时的齐国皇帝,因此面对执意要报仇的谢云海,非但没有进行任何制止,反倒是在背后给予大力支持。

        【前线传来急报,就在镇东军兵峰指向金陵的时候,宋军出兵截断了镇东军的后路,一时间镇东军进退两难。】

        【同一时间,陈国的使臣也来到了洛京,祈求于齐国议和,双方经过数日的商讨,最后以陈国归还合肥,并赔偿大量的金银珠宝、粮草为条件,换取齐国退兵,并归还此战侵占的领土。】

        【议和的消息传到镇东军大营,谢云海抗旨不遵,齐国皇帝连下十三道金牌,勒令谢云海退兵!】

        【最终迫于各方压力,谢云海率军撤退,回到洛京后因擅自调兵、抗旨不尊等罪名,被打入诏狱,你前往皇宫,恳求皇帝能看在谢家劳苦功高的份上,免除二哥的死罪。】

        【皇帝同意了你的恳求,但也革除了谢云海的所有职位。】

        【从那天起,你眼睁睁的看着二哥,一天天变得消沉起来,短短几个月间,憔悴的好像老了十岁。】

        【永昌五年,你的父亲因病离世。】

        【半年后,二哥谢云海也撒手人寰,曾经风光无两的谢家,如今只剩你一人。】

        【接连的重大打击,让你悲痛欲绝,往后三年的时间,你都在家中为父亲守孝。】

        唉......

        望着眼前画面,

        高晚秋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心中五味杂陈。

        她当然知道父亲的这般做法是因为什么,但对谢家来说,肯定是充满不公。

        对朝廷忠心耿耿,

        更是战功赫赫,

        最后却还要遭到背刺。

        但是!

        若是换个角度,以皇帝的视角来看,谢家的风光确确实实威胁到了皇权。

        功高震主!

        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古往今来不知道在多少战功显赫的将领身上,发生过了。

        尤其是跟随皇帝打天下的开国功臣,

        若是皇帝的肚量不够大,

        那么,

        这些开国功臣,恐怕真没几个能获得善终。

        ......

        【永昌八年,为父亲守孝结束后,你官复原职,继续担任骠骑将军的职位,只是你不再对战事感兴趣。】

        【无论是匈奴的袭扰,亦或者陈国的北伐,你对这些都漠不关心,每天只是按部就班的参加早朝,回家后就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内。】

        【永昌十年,常星翰担任宰相之位,随后在常星翰的主持下,齐国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减轻赋税、鼓励商业发展、整顿吏治、打击**,齐国的国力不断蒸蒸日上。】

        【永昌十二年,愈发颓废的你生了一场重病,最严重时甚至感觉意识都有些模糊,皇帝听闻之后,多次前来看望,并请来宫中的御医为你医治。】

        【在御医的医治下,你的病情逐渐好转。】

        【某天夜里,皇帝深夜拜访,并向你倾诉心中的苦闷,表示对于你大哥的死深感愧疚,但你始终一言不发。】

        【永昌十三年...】

        【永昌十四年...】

        从承光十二年起,往后近二十年。

        除了中间三年为父亲守孝外,其余的时间,谢云逸都在朝中担任着骠骑将军一职。

        就好像,

        这个职位,

        就是专门为他设立的一般。

        随着岁月的流逝,

        谢云逸也逐渐从当初,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变成了沉默寡言的中年人。

        在这期间,

        谢云逸除了每天上朝外,

        就是回到家中,教导自己的儿子练武、学习兵法。

        生活简单,重复。

        直到......

        【永昌十五年,江南大旱,江河断流、饿殍遍野,虽然丞相常星翰及时进行赈灾工作,但依旧有无数百姓饿死。】

        【永昌十六年,匈奴想要趁着齐国,因旱灾元气大伤之际,挥师南下,镇北军节节败退。】

        【就在朝中不少大臣都主张联姻议和之际,丞相常星翰力排众议,表示与蛮夷联姻乃是大齐的耻辱,绝对不能开此先河。】

        【同年六月,常星翰你出使宋、陈两国,阐述利害关系,使三国之间关系得到回转。】

        【同一时间,皇帝来到你的府邸,恳求你能挂帅出征。】

        深夜,

        洛京城的街道上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更鼓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皇帝身着便服,

        悄然来到了谢家府邸外。

        对于皇帝的到来,谢云逸似乎并不感到意外。

        如今的齐国,

        刚刚经历了一场旱灾,光是饿死的百姓就有数百万之多。

        现在还要面临匈奴的入侵,

        镇北军又接连败退。

        放眼整个朝堂,又没有能够独当一面的将领。

        只是,

        谢云逸看向皇帝的眼眸深处,

        依旧涌现着复杂的情绪。

        “陛下,夜深露重,您怎么来了?”,谢云逸低沉的声音打破了宁静。

        皇帝一声苦笑:“怎么,难道因为深夜,所以不欢迎朕么?”

        谢云逸摇了摇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末将又怎敢不欢迎陛下,只是......”

        “末将已经多年未曾领兵,如今身体也不如从前,恐怕无法胜任了。”

        看到谢云逸开门见山,直接拒绝。

        老皇帝也没有气恼,反而长叹一口气,语气无奈的说道:“谢将军,如今齐国正值危难之际,朕实在是无人可用了。”

        话音落下,

        谢云逸低着头沉默不语。

        老皇帝缓缓拿出一封卷宗,递到谢云逸的面前:“看看吧。”

        谢云逸疑惑道:“这是什么?”

        “朕知道,你心中一直怨恨,是朕害死了你大哥。”

        “但不管你信不信,朕只能说,并不是朕做的。”

        ......

        ......

        ......

        PS:读者老爷们,请原来微臣懈怠两天。

        明天,

        恢复三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