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年代:我在大山脚下修了个假仙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品书网 > 诗歌戏曲 > 年代:我在大山脚下修了个假仙 > 第七十三章 给施秋晴买缝纫机

第七十三章 给施秋晴买缝纫机

书籍名:《年代:我在大山脚下修了个假仙》    作者:香草柠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没特殊情况的话,许承安打算以后半月左右一结。

        每月两次,也算是给赵建平两天休息时间。

        这小子下田不积极,但是给许承安开了半月的拖拉机,每天起早摸黑风雪无阻,积极性依然高得很。

        赵建平的最大兴趣就是机械,况且拖拉机不只给他带来了高收入,更带来了情绪价值,现在村里头很多年轻人见面都得尊称一声“平哥”,赵建平心里那个爽啊。

        “承安哥……”

        许承安一走出门口,从拖拉机坐凳跳下的赵建平就语气恭敬地递过来两把运单:“这是最近几天矿石场和炼钢厂的单子,你数一下。”

        许承安接过来随便点了点,便颔首道:“建平,这段时间干得不错,再接再厉!”

        “那必须的,承安哥,您看得起我,我能不尽力嘛,下雪下冰雹我都照开!”

        “嗯,明儿不用开拖拉机,你在家好好休息。”

        “……”

        第二天上午,许承安开着拖拉机,先是去了矿石场,拿着那堆单子找到负责运输的领导签字盖印,随后去出纳处领取运费。

        31张单子,赵建平每天来回跑两趟,没请过假,按照许承安的要求,不多不少两吨。

        额外的那张运单是许承安第一次过来和矿石场谈运输业务的时候跑的。

        总共到手359块6毛。

        结算后运了一趟矿石进城,反正还得去炼钢厂算账,顺手的事了。

        炼钢厂那边同样31张运单,但运费要了几十块,只有322.4块。

        因为炼钢厂的路线不一样,运到镇子上,而并非矿石场,距离没那么远。

        总共到手682大洋,刨除赵建平15天的60块工钱、柴油费用,半个月六百块差不多了,和许承安预计的基本一致。

        只要平时跑得勤快,就算每个月让赵建平休息两天,一个月下来到手是能破千的。

        四个月回本!

        许承安对于利润很满意,不满意的是拖拉机的数量。

        目前只有一辆,太少了。

        就目前运输业这情况,多少台许承安都敢整,多少钱他都敢贷。

        只可惜,拖拉机不是有钱就能买的。

        这次还是领导有任务,村里也消化不了,这个指标才会落到自己手里。

        这就看出计划经济时代的弊端了,明明拖拉机产能过剩,偏偏有能力购买的人又没法入手,导致运输车辆极度短缺。

        不过也正是这样的情况使得市场一点都不内卷,遍地都是机会,很多人抓住了就一波起飞。

        还有两个月不到就过年了,到时带点烟酒,找周建国探下口风吧。

        现在是不好去的,毕竟刚买第一辆拖拉机还没多久。

        许承安心中思索着,不知不觉开到了梁文峰的铺子。

        “哟,兄弟,咋开辆拖拉机过来了?”

        梁文峰正在里面喝茶,见到开着拖拉机的许承安,他微微有些动容。

        许承安笑道:“呵呵,刚买没多久的。”

        梁文峰吃了一惊:“几周没见,你还整了个大家伙!”

        许承安又买拖拉机的财力他不奇怪,光是卖货给自己收的钱就几乎足够入手一台拖拉机了,就算稍微差点,存折里有这么一大存款,随便从银行贷。

        然而,一般人可买不到拖拉机,即便你再有钱。

        这种农用车通常只卖给集体。

        改革后放宽松点了,要买拖拉机依然很不容易。

        明人不说暗话,许承安也没隐瞒这辆拖拉机是怎么到手的。

        周建国能写字条给农机站批,这就不是见不得光的事。

        梁文峰听完,给他竖起了大拇指:“兄弟,可以的啊,有魄力!拿下这个指标跑运输,大大的有钱赚,这拖拉机每月给你挣个大几百没问题!”

        他也是有眼光懂算账的人,早看出运输业大有可为。

        只是梁文峰对这行业没啥兴趣。

        毕竟拖拉机或运输车不好弄到手,再说了混黑市做灰色交易利润更可观!

        许承安笑而不语,暗道你还是低估了。

        拖拉机拿到手,怎么玩也很关键。

        最笨的玩法就租给厂子,每天六块,一个月下来两百不到,不过这玩法最省事,躺着就能拿钱。

        稍微好点的就跑零碎活,一个月挣两三百不成问题,但依然很笨。

        再聪明的就找固定的差事了,比如和厂子合作。

        不过这也分几种情况。

        有些跑短途的,跑的次数是多了,然而装卸货占据了太高时间比重,就很不划算,如果还不能两头吃的话,一个月下来也就四五百块。

        许承安的规划是近乎完美的,每天两趟,绝大多数时候都在路上,两头吃……方方面面全都考虑到了,挣钱速度拉满,一个月才能赚到上千。

        喝了几杯茶,还是先谈正事。

        梁文峰还是把许承安带到屋后院子进行交易。

        见到麻袋里的那只猞猁,他便眼前一亮:“山狸子?”

        许承安点了点头。

        梁文峰兴奋:“这玩意的皮毛老好了,比你上次拿来的那只紫貂还能多几百,我给你一千二!”

        猞猁皮价格的巅峰是90年代,最贵的时候能卖到四千五,不过81年一千二也就差不多了。

        除了猞猁皮之外,灵芝也卖了几百。

        许承安采的野山参全部留着,灵芝全卖。

        灵芝比野山参的功效差得不是一星半点,相对它目前的价格就是智商税,只是人工配置技术还没成熟,所以价高而已,能卖就卖,没必要留!

        加上迷香之源里的麝香,皮子,其他杂七杂八的,最后卖了两千出头,比上次少,主要是野山参自留着了。

        一棵野山参都没有,梁文峰有点奇怪。

        不过天寒地冻进山找参没那么容易,采参人少,所以他也没有多问。

        钱货两清,许承安又问道:“那个卖票证的,你白天能找到他不?”

        “能倒是能!不过倒卖票证的通常对白天交易比较忌讳,一般都在黑市买卖,他和你也就做过两三单,我也不好带你去找他!”

        梁文峰一脸为难。

        然而许承安对他太了解了。

        这货下一句大概率会是“不过……”

        “不过……”

        果然,梁文峰又道:“我和他熟,你要什么票证的话,我可以给你跑一趟,不收你跑腿钱,呵呵!”

        我就知道!

        许承安心中暗笑。

        “老朋友”的套路他太熟悉了。

        如此一来,他又卖了自己一个小人情。

        对于“VP”客源,梁文峰很懂得用这种小套路维护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让你觉得和他做买卖是件相当愉快的事情,货源就不会找其他上游买家了。

        许承安自然也没和他客气,给了他几百块,告知自己所需的票证。

        梁文峰出门了,半小时不到就拿着票证回来。

        和他在铺子喝了会茶,吹吹牛皮,许承安便借故告辞了。

        带着一车钢材,回到阳平镇已是下午。

        许承安就懒得跑第二趟了,也没时间跑。

        本来今天出门就晚,还在梁文峰那边墨迹了一个多小时。

        邂逅后,许承安直奔国营商店。

        今天他得给家里添置一件大玩意。

        主要是买给施秋晴的——缝纫机。

        上次带三姐妹逛国营商店的时候,经过工业品区,施秋晴的目光在缝纫机上停留了一会,显然很是喜爱。

        前世的时候,自己和施秋晴成婚后还没钱也没来得及给媳妇买三转一响,她就不在人世了。

        这辈子,我得把它们一件件补上!

        不只三转一响。

        别人能拥有的,秋晴得有。

        别人不能拥有的,她也得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