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年代:我在大山脚下修了个假仙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品书网 > 诗歌戏曲 > 年代:我在大山脚下修了个假仙 > 第二百三十二章 庆祝拿四面锦旗,黑土屯村民办迎新集体晚宴

第二百三十二章 庆祝拿四面锦旗,黑土屯村民办迎新集体晚宴

书籍名:《年代:我在大山脚下修了个假仙》    作者:香草柠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轮到许承安的阳平镇年度杰出个人的时候,周建国亲自给他发奖。

        “许厂长,感谢你为我们阳平镇做出的卓越贡献,不过下年会有更多乡屯开始种黑木耳,还得劳你多费心哪!”

        许承安笑道:“书记请放心,等各乡屯种黑木耳的时候,我绝对每个地方都跑一圈!”

        镇书记知道许承安说得出就一定做得到,此人和自己都喜欢做事实,不会乱立fla吹牛皮。

        他紧紧握住许承安的手,欣慰道:“好,许厂长,有你这句话,那我就放心了!”

        评优秀结束,总共拿了四面锦旗的黑土屯无疑成了这次镇政府年终会议的最大赢家。

        其他村屯最多也就两面锦旗,有些还一无所获。

        会议结束后,众人对赵卫民和许承安表示了祝贺。

        道谢后两人便离开了,赵卫民迫不及待地想赶回黑土屯,向这个好消息告诉所有村民。

        要知道,由于贫穷的关系,黑土屯已经很多年没能评上一次优秀了,而这回却是一次性拿了四面锦旗,老支书心里有多兴奋可想而知。

        由于许承安一起过来开会,赵卫民也就没踩自己那辆自行车,搭了他的嘉陵。

        坐着许承安的摩托车回到大榆树下,赵卫民就跳下车了。

        十二月份村民们都不忙,日间大榆树下人多。

        很多村民都知道赵卫民和许承安是去开会评优秀的,都凑了过来:“支书,咱村今年评上优秀了没有?”

        赵卫民激动道:“评上了,咱村今年被评为了优秀村集体!”

        众人闻言都欢呼了起来。

        这年代的村民们对于集体荣誉那是相当看重,能评上优秀脸上光彩,和别人吹牛皮声音都能响亮些。

        赵卫民又补充道:“不只优秀村集体,我们的种植园还被评为阳平镇的黑木耳种植示范基地了!”

        众村民一听比评优秀村集体都兴奋。

        “哇,我们的种植园成示范基地了,那岂不是说镇政府也承认咱们的木耳种植园是最好的!”

        “那是必须的嘛,咱们黑土屯可是最先种黑木耳的屯子,我们称第二,谁敢称第一啊!”

        “呵呵呵,能拿到政府发的锦旗,性质还是不一样的,这可是官方认可啊!”

        “黑土屯总算也熬出头了,咱们都得感谢许知青!”

        “……”

        赵支书这才笑眯眯地道:“刚才说的只是集体优秀奖,我今年也有幸被评为优秀村支书了,而承安评的是阳平镇年度杰出个人,这个奖可是非常罕见的,咱黑土屯这么多年来还是第一次有人能拿,不过承安那是实至名归!”

        村民们就像打了鸡血针。

        “这么说来,我们黑土屯今年不是有四面锦旗了?”

        “许知青真厉害啊,这么难拿的奖都评上了!”

        “许知青替镇政府做了多少事啊,镇政府不评给他说得过去吗!”

        “……”

        看到村民们都欢天喜地,许承安提了个建议:“支书,还有各位乡亲,咱屯子今年也算是脱贫了,要不要趁着评上那么多优秀庆祝一下,大家伙凑点钱,各户按人头收,等年底三十一号那天一起热热闹闹吃顿饭,共同迎接1984年!当然了,以自愿为原则,实在不愿意参与这个活动的,也可以不参与!”

        “许知青这主意好啊,我同意!”

        最先举手的是屯子里的村民赵跃进,他家就是人口多,分到集体林地也最多,今年卖木耳挣了超过三千三百块的大户。

        按人头收钱他也没有任何意见,分集体林地的时候自己可是吃了人口福利,不能凑钱吃饭就不干,那是得被其他村民唾弃的。

        “咱屯子今年每户种木耳都挣到钱了,还评了那么多锦旗,得高兴高兴!”

        赵跃进甚至当场表态:“除了人头该凑的那份,我户再多拿出五十块!”

        种耳大户就是豪横,一下子多掏五十,眉头都不带皱一下的。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许承安的影响,很多先富起来的村民也都也变得大方了,更有格局了。

        “这么高兴的事谁能不参加啊,我是一定得参加的,我户多凑二十!”

        “许知青说啥就是啥,我也没有任何意见!”

        “……”

        大榆树下的村民们纷纷响应。

        如今的许承安在黑土屯的地位就是一呼百应的那种,他说啥村民们都听。

        屯子里要是村民之间有矛盾吵架,赵卫民未必劝得动,但是许承安出面就很管用,一两句话基本就能解决争纷,而且两边都心服。

        说搞就搞,赵卫民回到村委会,大喇叭就响了。

        “各家各户请注意,各家各户请注意,今天我和许知青去镇政府开年终会议了!”

        “咱村评优秀拿了优秀村集体,黑木耳种植示范基地两个大奖项!”

        “许知青也荣获阳平镇年度杰出个人奖,我有幸得评优秀村支书!”

        “在这次年终会议种,我屯总共获得四面锦旗,为了庆祝今年我们的木耳丰收,屯子脱贫以及评了那么多优秀,经和部分村民商议做出决定,三十一号一起办集体晚饭喜迎元旦,每家每户按人头收钱!”

        “集体晚饭以自愿为原则,可以参加,也可以不参加,请邻里之间相互告知!”

        这几组大喇叭很是给力,在村委会那边一响,村头村尾就全都听到了。

        “啥,咱屯子今年拿了四面锦旗?”

        “终于评上优秀了,这都等了几年啊,还一评就是四面锦旗,把以前的都给补上了!”

        “孩他爹,我们今年种木耳也挣了一千五百多块钱,这集体晚饭也一起吃吧!”

        “吃,怎么能不吃,我敢说啊,全村就没哪户会不吃这顿集体晚饭!”

        “……”

        用“喜大皆奔”这词形容此刻的黑土屯村民就最合适不过了,评了四面锦旗,人们奔走相告。

        这种时候,不找几个小伙伴或邻居吹吹牛皮怎么行。

        施家。

        施秋玲在堂屋墙上某个地方比划着:“二姐夫,你这锦旗挂这里咋样?”

        这年代的村民拿了个人优秀奖都是大荣誉,必须得挂墙上,让每个来自己家里做客的人都看到。

        所以许承安一回家,得知他拿了大奖的两姐妹就迫不及待地想把锦旗挂上去了。

        许承安笑道:“都行,随便找个地方挂吧!”

        施秋玲却不乐意:“这哪能随便,镇政府给你发的大奖,咱得找个最好的地方挂上才行,大姐,你看下这里醒目不?”

        施秋晴点了点头:“挺醒目的,就这里好了!”

        锦旗用钉子挂上去了,两姐妹站在客厅里左看右看,很是满意。

        就有种蓬荜生辉的感觉,没有任何的墙纸和装饰品能比得上。

        “等二姐回来了,看到这面锦旗一定很高兴!”施秋玲仰慕地道:“大姐夫真厉害啊,对了,大姐,咱快点写信给二姐,把这事告诉她,二姐夫成了镇子的年度杰出个人!”

        “……”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