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年代重生:从拒绝倒插门开始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品书网 > 诗歌戏曲 > 年代重生:从拒绝倒插门开始 > 第42章 相谈甚欢

第42章 相谈甚欢

书籍名:《年代重生:从拒绝倒插门开始》    作者:腊肉角豆煲仔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第二机械厂,一个戴眼镜的老者骑车到大门前停了下来,随后掏出工作证递了进去。

        “我找罗成,你们这技术科科长。”

        “李所长,罗科长刚才打过招呼,你直接去就行,厂办二层东边到头。”

        门卫看完工作证后便递了回去,刚才罗成已经给他们打过电话报备,只要确认来人信息就行。

        “这个老罗,给我看东西还要我上门,真是的...”

        找到机械厂技术科罗成的办公室,李清源敲门后便推门走了进去:“老罗,你让我看东西,你还让我跑过来,你现在是越来越懒了。”

        说完李清源看到屋内还有一个人,不过他也没多想,直接坐在桌子旁。

        “胡说什么,事关重大,我是怕我给你送过去把东西碰坏了。”

        罗成脸一板,随后对李清源招招手道:“你来看看这个,小周研究发明的,晶体管和集成电路板,这是设计图和说明....”

        “晶体管?和电子管一样是电子元件吗,我好像在期刊上看到过...”

        李清源说完后便拿起图纸看了起来,映入眼后,他心中便暗暗赞许。

        这图纸画的真清楚,简洁明了,而且各种数据和预期的功能参数都标注出来了,就算是半个外行都能看懂一点。

        不过越往后看,李清源的脸色就愈发凝重起来,他还放下图纸拿起晶体管成品看了起来。

        一开始本以为罗成这家伙喊他过来是为了提携后辈,李清源还有些生闷气,但现在他完全不这么想了。

        原来这就是晶体管啊,比电子管的性能好不少...体积小、功耗小、扩散强、安全稳定性高。

        如果这上面的预期功能参数都是真的,那晶体管真是能替换好多东西了。

        罗成见李清源看了半小时,都下班好一会了,期间周春花还来技术科了一趟,只不过周丰年给她自行车让她先回去了。

        “怎么样,老李。”

        “别催,让我再看看。”

        李清源没好气的说道,随后继续一看一对比了起来,看到集成电路板的时候遇到不太理解的,还抬头问周丰年设计这块的想法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

        一旁的罗成反而没事干了,不是倒杯水就是看会早就看过的报纸。

        直到八点多,外面天完全黑了下来,保卫科巡逻也来过两次后,罗成忍不住说道

        “哎哎,我说李清源同志,你该不会准备在厂里彻夜畅谈吧,咱们还没吃饭呢!”

        他是真有点饿了,而且保卫科刚才问要不要给他们准备炉子和床,再不走的话真要在厂里睡了。

        保卫科也没办法,要是其他工人留厂里,他们直接赶人了。

        但一个技术科科长,一个技术员,还有一个中科院电子研究所的副所长,保卫科只能好生伺候着。

        “已经这么晚了?”

        李清源看到外面完全黑下来的天色,也感觉到有些饿了,刚才认真讨论的时候他完全没感觉。

        “行,也差不多了,接下来把功能参数测出来就没问题了....周同志,不瞒你说,我们也在研究替代电子管的东西,但始终没有跨步性的突破...

        你研发的晶体管性能完全合格,不单单可以替换数控机床的电子控制系统,许多电子物品的核心都能替换了。”

        李清源有些激动的说道,随后起身的时候还有些腿软,被周丰年伸手扶住了。

        “你过奖了,李所长。”

        周丰年说道,他当然知道晶体管的广泛用途,别的不说,收音机可以缩小好几倍,电视机的技术也能更新换代。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数控机床。

        “李所长,这么晚了,你一个人回去安全吗?要不喊保卫科的人送送你吧?”

        “没事没事,我一个人回去就行,四九城里怕什么。”

        “可不能大意,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周丰年劝道,现在人才稀缺,高级人才更加稀缺,像李清源这样的少一个,可能就会影响一个重要项目的推进。

        “老李,小周说的对,你几十岁了还逞能,干脆去我家住一晚算了。”

        罗成开口说道:“小周也住我那,他厨艺很好,今晚咱仨喝一杯。”

        “周同志也住你那?可以,那就麻烦你一晚了,老罗。”

        李清源一口答应,他倒不是因为什么厨艺,而是还有些问题没弄懂,索性今晚一次性问完。

        周丰年见事情说定,便开口道:“李所,你直接喊我丰年吧,也别周同志周同志的喊了,晶体管和集成电路板测试的事还要麻烦你呢。”

        “好,那我就托大喊你丰年了,今晚你可要好好和我说说这块的想法...”

        李清源笑着说道,便开始收拾东西和图纸,准备明早一块带到研究所去测试性能。

        随后三人便离开了机械厂,回去的时候已经快八点多了,周春花和李年华虽然给他们留饭了,但没料到会多出来一人。

        好在炉子没灭,周丰年又炒了两个菜,三人到九点的时候才吃上晚饭。

        “嗯,丰年这手艺真不错,老罗你没夸大,一点都不比国营饭店的厨师差。”

        李清源尝了两口后说道,桌上三道菜,一道菜是周春花做的,比较普通。

        另外两道菜是周丰年炒的,一尝就吃出来不一样。

        吃完饭后,周春花跑过来收拾碗筷,李年华知道罗成的老同学要留一晚的时候,已经将客屋收拾好了。

        本来该收拾收拾休息的,但李清源现在精神满满,而且求知欲爆棚。

        拉着周丰年继续说了起来。

        周丰年无奈,只好跟李清源说起了他对数控机床的设计想法。

        有了集成电路板后,以后的电子系统数控机床就更皮实了,不会再出现用一会电子管烧了的现象。

        而且性能更高,可以让机床的制动系统加工出更难更精密的零件。

        周丰年还聊到电子计算机,只不过他不打算涉足这一块,只是随口一提。

        让他一个人推动国内整个工业发展有点强人所难,每年拿出一两个发明,让国力在这几十年慢慢变强,这就足够了。

        至少周丰年在改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