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与此同时,他还委托在各地工作的学生帮他购书,同时帮助他收集身边百姓的一些好的意见、建议。
为了能够当一名尽职尽责的人大代表,当一名人民满意的人大代表,王维忠这位名牌大学的医学教授,以一名小学生的姿态,拿出研究专业技术的劲头,开始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人大的基础知识,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认真思考。〖JP〗
就这样,直到2006年底,因重病住进医院时,他还在学习。几年中,他先后写了10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学习与实践,强化了他的人大意识、代表意识和公仆意识,增强了他对社会的洞察力,丰富了他的法律知识,为能够依法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奠定了基础。
有了厚实的法律知识,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有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有了与老百姓心连心的真情实感,王维忠以一位高级知识分子的悲悯情怀,以一位对中国共产党无限忠诚的热爱,把晚年的一切都投入到商议国事、为民说话的履职之中。
很快,在每次的全国人代会上,王维忠都围绕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领衔提出议案和建议。
1998年初,王维忠在针对农村科技兴农状况调研村级经济债务链直接影响村级政治建设这一问题,总结成“村级债务链使村级政治建设变味”的报告给省、市主要领导,受到关注。
1998年夏天,他在赴美国学习时也没忘记职责。回国后写信给李述市长,建议邀请美中科技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周永昌博士来长春讲学,介绍美国经济及投资意向。李市长欣然接受并于春节前请周先生向有关人员介绍了向美国招商的诸多问题,与会者赞叹不已。
2001年九届全国人代会四次会议上王维忠提出8件议案:制定“刑事诉讼证据法”、“司法鉴定法”、“护士法”,修改《土地管理法》,“《民办教育法》要强调公办、民办教育一律平等”,“选举法增加人大代表条件款”,尽快出台《产品质量法》配套法规,“保留加强大中城市药品检验所”。其中“刑事诉讼证据法”、“司法鉴定法”、〖JP2〗“民办教育法要强调民办、公办教育一律平等”和修改《土地管理法》被立为全会议案。在代表团领导的支持下,王维忠以“个人和公家打官司为什么输的多是公家”、“以梅河口市公安局违法介入经济案,使一民营企业濒临破产看公安部工作”为题,分别向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提出质询案,经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公安部副部长分别与王维忠协商后转为建议交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处理。本次会议王维忠共接受11家新闻媒体采访,电视、报刊报道11次,被媒体称为“议案大王”。
2002年九届全国人代会五次会议上,他向大会提交议案12件:制定“强制执行法”,修改《刑事证据法》,《刑法》应强调对证人作证保护,修改《水法》并制定、修改相关法规促进水产业化、修改《义务教育法》(以上四件被人大常委会立为议案),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纳入医疗纠纷、房地产纠纷及垄断行业纠纷、制定“企业转让法”,制定“网络空间法”,制定“医护人员权益保护法”,修改《仲裁法》,“关于对特大型国有企业剥离非经营性资产、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议案,“关于农村费改税、税收分配向农村福利事业倾斜”的议案。大会期间他接受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中国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人民教育报》、《法制日报》等18家新闻媒体采访,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从“一无所知”到“议案大王”(2)
几年来,王维忠向各级政府提交的议案,先后有五项被省、市评为优秀议案。反映的社情民意有两次直接引起洪虎省长的重视,其中“农民手中余粮亟待出售”解决了德惠县农民售粮难的问题;“关于农村费改税的再思考”在吉林省政协《社情民意》和新华社吉林分社《内参》上刊出,省长、主管副省长亲批调查处理。
及至2002年的全国人代会上,王维忠共向大会提交议案34件,建议近40条,被采纳的议案有13件,吉林代表团被采纳的议案有35件。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王维忠提交了18件议案,被采用了14件,提交议案数和被采用数名列近三千名全国人大代表的前茅;2005年王维忠已向大会提交各类议案88件,被采用58件,并提出建议近200余条。由于王维忠提的议案多,有一定质量,都是用事实和数字说话,因此引起了各新闻媒体的关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法制日报》、《中国青年报》、人民网、新华网等各大新闻媒体先后有200多人次采访过王维忠,各种报道文章160多篇,从多方面多角度宣传了吉林。就这样,这位医学教授,像小学生一样学习法律知识,在短短几年时间内,终于成为全国几千名人大代表之中的“明星”,成为名副其实的“议案大王”。
用生命换来的议案(1)
在当选人大代表后,王维忠把身心和精力投入到下乡调研工作之中。他不顾自己上了年纪,经常像年轻人一样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工作。2000年1月,王维忠正在着手整理“建议制定‘民办教育法’”、“建议制定‘农民权益保护法’”等7项议案的调研材料,此时只完成了其中4项议案的写作,没想到因注射一针德国进口的流感疫苗,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住进了医院。王维忠是从事医疗工作的,深知病情的严重性,没写完的三项议案,像三块沉甸甸的石头一样,压在老人的心上。病情最严重时,关在重症病房里的王维忠四肢有三个输液通道。在高度腹水根本不能坐稳,也无法侧卧的情况下,他竟然还在构思怎样才能写好这三个议案。尽管浑身无力,但只要有了灵感,他就要用颤抖的手紧捏着笔,写上几个字。医疗组教授、家人、领导都劝他要好好休息,千万不要再写了。连医疗组的医生都对他的病情没有把握,但是,对生命充满了乐观心态的王维忠从没想到过“死”,因为他是医生,是医疗专家,他了解这种疾病的发展规律。就这样,只要手能动,只要脑子清醒,他就坚持写下去,几个字、几句话,就这样努力地写下去,写下去……好多次,药液都漏在皮下,滴在床上,他竟没有察觉;有时,家人正在护理他吃饭时,他会突然停下来,让他们拿来纸和笔,因为他又想起了一句很好的话;有时在半夜三更,守护他的亲人竟会猛然看到老头子不知何时早倚靠在病床上,一边喘着气,一边眯着双眼,像小学生做作业一样,一笔一画地在笔记本上写着,写着……就这样,王维忠将构思好后的东西全部写成提纲,有时是在儿子、学生和朋友的帮助下,由他口授,他们记录,最终完成了三个议案。经过14天无尿、高度腹水后,虚弱的王维忠只能以血液透析、排除体内毒素等手段来维持生命,曾先后透析12次,放腹水9次。由于省、市及学校、医院各级领导的重视,抢救及时,治疗到位,他的病情终于一天天好转。此时已是2000年的2月底了。在王维忠心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赶到北京及时参加人代会。当躺在重症病房中的王维忠指着摊在病床上的那几份议案,对看护他的二儿子王绍申提出想进京参会时,绍申急了,他好言劝阻老人说:“爸爸,其他的事我可以由着您,但这事可不行!您也不想一想,现在您病得这么重,身体还不知何时才能恢复,别说去千里之外的北京,就是离开医院我们都不放心呀。”最后,绍申实在劝阻不住固执的父亲,只好又把老母亲、姐姐和妹妹她们拉来劝导,可还是没有用。医院领导和治疗组的同志们获知后,一个个想方设法跑来劝阻他。就连吉林省人大的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也坚决不同意他带病参会。可固执的王维忠认准的事十头牛也拉不回。他一边积极配合医院治疗,一边躺在病床上绞尽脑汁地想点子呢。2月20日,为了能早日出院,王维忠要求撤掉身上所有的静脉给药,改成口服和肌注。25日上午,他向院里提出去北京参会的想法。院领导和医疗组的教授们一听,都不同意,并说出种种理由来阻止他参会。本来就是医学专家的王维忠当然能理解院领导和同事们的良苦用心:自己尽管刚刚脱离生命危险,身体也开始恢复,但多项化验指标不正常,随时都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危险,都为他捏了一把汗,担心他万一会出什么事。见正面的不行,王维忠又换了一个理由:“你们以前不是多次找过北京的专家为我会诊过吗?这样吧,我开不开会不重要,但可以借开会期间请北京专家会诊,再对病情作一次全面的检查。”2000年3月1日,春寒料峭的长春是个好天气,新春的太阳透过医院住院处的大玻璃,投射到王维忠的病床前。他面朝东升的旭日,贪婪地呼吸了一大口新鲜空气,然后趁人不备,拔掉身上的针管,倚着墙壁,开始练习走路了。随后,他趁儿子去买早点的机会,急不可耐地打通了省人大有关领导的电话,大声地说:“我今天完全可以出院了,真的,请领导相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