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人脑使用手册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品书网 > 科幻小说 > 人脑使用手册 > 第4章

第4章

书籍名:《人脑使用手册》    作者:金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所以,在这些人体内的有益细胞和有害细胞之间,占上风的永远是那些有益于人体健康的  荷尔蒙。

            由此可见,人类的健康与长寿,与大脑有着极其密切的关联。因此,人类围绕着如何让大  脑保持年轻,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譬如让自己经常动动脑筋,每天让大脑去思考一  些问题,或者通过学英语、学书法、读书等方法来提升脑细胞的活力等等。

            为什么文人会比较长寿(2)

            应该说,这些方法对于脑细胞的活跃都是有极大帮助的。但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并非  所有的思维活动都能够对人的大脑带来好处,特别是那些令人不愉快的思维活动,不仅不能  够给  人带来好心情,反而给人的大脑带来更为沉重的思想负担,这的确是许多人始料不及的。

            如何避免人的思维活动走向“歧途”?如何把我们的思维活动带向愉快的联想,这就是我们  出版这本书的目的:如何让大脑年轻。

            是什么原因使他的肝癌不治而愈(1)

            据最新的医学研究发现,在人的免疫系统中,有一种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白  血球细胞——NK细胞,这种细胞不仅能够维护人体健康,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杀死癌细胞。  

            

            癌病作为人类健康的最大敌人之一,没有人不害怕患上这种疾病,然而在十多年前,在我国  的南方地区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肝癌不治而愈”的真实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近80岁的农村老汉,一天晚上,这位老汉因为他的小儿媳妇经常无故惹  他生气,突然感到胸口以及全身各个部位都不舒服起来,并伴有难忍的疼痛。两个儿子赶  紧叫救护车把他拉到医院去检查。不一会儿,检查结果出来了:肝癌后期。医生告诉他的两  个儿子:“准备后事吧,最多有3个月的活头儿。”

            两个儿子非常孝顺,听了后心里自然非常难过,老人也猜到自己一定是得了什么大病,但儿  子们都不说,于是就去问医生,得知了自己的病情以后,就对两个儿子说:“这样吧,我都  这么大岁数了,就是死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唯一的遗憾是我至今还没有出过远门去旅游  旅游,你们两个呢,也不必难过,这样,你们把为我准备后事的钱和看病的钱都给我,你们  也不用管我,让我自己出去旅游一圈,死到哪儿算哪儿,哪里黄土不埋人呢?”

            两个儿子自然不肯,但是经不住老人的一再坚持,实在无可奈何,两个儿子只好依了他,就  给了他钱,小儿媳妇心里愧疚,也连夜为老人赶制了一个褡裢,把自家地里种的生花生满满  给老人装了一袋子,这些新花生过去老人一粒也舍不得吃,都是留着榨油吃,现在小儿媳妇  为他准备了一褡裢,让他挎在身上,也算是她想对老人尽的最后一点孝心吧。

            老人出发了,沿着村边的黄河往上游走,每天也不求自己走多远,走累了就闭上眼睛躺在黄  河边上歇息一会儿,渴了就喝点儿黄河水,有时黄河水太浑浊,他就舀出来澄清了再喝,饿  了就剥几粒生花生米吃,什么野菜、黄河鲤鱼,逮着什么吃什么。因为他早已把生死置之度  外,所以一闲下来时,脑子里什么高兴就想什么,想唱什么乡曲就唱几句,无忧无虑,美若  神仙……

            就这样一年一年过去了,儿子和儿媳妇都以为老人一定是死在外地了,整天思念不已。谁知  过了五六年光景,老人突然回来了,不仅没有死,而且满头的白发也变成了黑发,特别是  一身的精神气儿,看起来简直比他的两个儿子还年轻!再到医院一检查,什么肝癌?根本就  不存在了,他的神奇康复,在当地流传甚广,就连当初为他做诊断检查的医生也惊奇不已。  ——这位老人已经90多岁了,至今还活着。

            是什么原因让一个患了晚期肝癌的老人起死回生的呢?

            有人说他在外面一定是遇到了什么活神仙,给了他起死回生的仙丹妙药,这当然是无稽之谈  。有点医学知识的人分析,老人的起死回生,一定与他吃的生花生、野菜、鲤鱼以及喝  没有加漂白粉的黄河水有关,或者他在无意中吃了什么可以抗癌的中草药,尽管我们的当代  医学目前还无法对他的康复作出一个科学而又合理的解释,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的康  复不是药物治疗的结果。

            

            严格说来,人体内本来就具有应对各种疾病的防御机能,这些机能之所以不能够正常发挥出  来,多半原因是由于我们不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引起的。

            据最新的医学研究发现,在人的免疫系统中,有一种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白血球细胞叫  NK细胞,不仅能够维护人体健康,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杀死癌细胞。其表现形态是,NK细胞可  以分泌出一种叫“帕氟啉”的物质,这种物质能在癌细胞上穿一个洞,然后灌进水分和盐分  ,几分钟内就可以把癌细胞杀死。

            从这位不治而愈的肝癌老人身上,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三个值得关注的地方:

            是什么原因使他的肝癌不治而愈(2)

            1饮食。不管是他吃的花生米,还是黄河鲤鱼、野菜等等,不仅没有污染,而且都含有丰  富的氨基酸。特别是花生,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营养全面,含有脂肪、氨基酸、卵磷脂  、淀粉、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等,其中蛋白质的含量不亚于鸡蛋、牛奶,并且很容易被人  体吸收,在食物界有“植物肉”、“绿色牛乳”之称。同时,花生中所含的脂溶性维生素  E还与生育能力和长寿关系密切,并且可以预防肿瘤、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等疾病  。

            2饮水。黄河水虽然在人的眼睛中是浑浊的,但却没有我们日常饮用水中的漂白粉。在医  学原理中,在自来水中加入适量的漂白粉,是为了消灭原水中的有害菌,提高饮用水的安全  性,但如果长期饮用,却容易留下隐患,因为在自来水加入漂白粉的消毒过程中,会诱发新  的化学反应,长期依赖它来抗击细菌的侵袭,不仅不利于健康,有时还可能产生致癌物。

            3愉快的行走。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将向你介绍,在行走中进行愉快的冥想,是激发体内  分  泌有益荷尔蒙的最有效方法。因为这位老人知道自己身患绝症,已经无药可治,所以不仅早  已把生死置之度外,而且还能够有效地利用属于自己不多的时间,来放纵自己的心情,让身  心充分享受大自然的阳光、空气、雨露、风霜,这种貌似漫不经心的享受生命,恰恰顺应了  人体内防御机制在对抗疾病时需要的最有利的支持。所以,他在享受生命最后时刻的有效时  间里,不仅赢得了生命,而且赢得了健康。

            总而言之,每个人一生中都时刻面对着两股力量,一股是导致人体产生疾病的力量,统称为  压力;另一股是使人体获得健康的力量,统称为生命力。这两股力量的大小与均衡,决定了  一个人生命的状况。所以,一个人要想健康长寿,就必须学会两点:一是如何正确释放压力  ,二是如何不断增强生命力。

            7测试:这些关键词你都记住了吗

            1世界上所有脊椎动物的寿命,都是以它的大脑发育期停止后的年龄再乘以5来计  算的,这是所有脊椎动物的正常寿命。人的大脑发育期是在25岁停止的,所以,人的正常寿  命应该是25×5=125岁。

            2人之所以生病,首先是因为我们思想上缺位“人不应该生病”的意识;其次是由于我们  的生活方式不当引起的,譬如饮食过饱、过量、偏食及化学物质的影响都会缩短人的生命。  

            3人类健康真正需要的生存环境,不是一个没有细菌的真空,而是一个与恒有菌友好合作  的环境。这种环境,仅仅靠物质的有效治理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有一个平静的  心态。

            4商人之所以寿命比较短,是因为他们常年置身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身心透支  太大了,所以这些人虽然常常能够赢得财富,但却往往要付出健康与生命的代价。

            5文人之所以寿命比较长,是因为他们从事的工作往往远离竞争激烈的社会现场,再加上  文人一般都富有想象力,所以愉快的心境常常使他们更容易赢得健康。

            6人体内本来就具有应对各种疾病的防御机能,这些机能之所以不能够正常发挥出来,多  半原因是由于我们不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引起的。

            第二章  精神紧张是万病之源

            抹不掉的“童年记忆”(1)

            大脑的“童年记忆”是一种很可怕的东西,特别是那些给自己脑海中留下了  深刻记忆的往事,一旦不能尽快摆脱它的影响,就会使人在今后的为人处世中形成一种思维  定势。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15岁的男孩子跟爸爸一起到农村老家去玩。清晨,见爷爷牵着一匹高头大马从牲口棚里  走出来,把它拴在院子里一根细细的、矮矮的木桩上,然后就放心大胆地去干其他事情了。  男孩子着急地说:“爷爷,不行不行,这样马会跑掉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