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人脑使用手册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品书网 > 科幻小说 > 人脑使用手册 > 第15章

第15章

书籍名:《人脑使用手册》    作者:金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体内的各种神经  ,只是联结人体细胞的电路,只有荷尔蒙才是一种可以在人体内传递信息的物质。

            所以,我们在主张“大脑决定健康”这一宗旨时,强调的就是这种对大脑的重新认识,这些  认  识,既包括对大脑结构中的神经分布、血液流通、信息传递,也包括对大脑的功能发挥等问  题,虽然这些问题无一不处在医疗科学的最前沿,但作为它的普及知识,我们还是可以把它  讲述清楚的。

            长期以来,人类之所以在健康长寿的问题上一直徘徊不前,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我们的医  疗研究走进了一个“物质大脑”的误区,忽视或轻视了人的精神作用和情绪反应,当人类把  科学的目光聚焦在“荷尔蒙”上的时候,人类健康长寿的大门才缓缓地开始打开了。  

            有益荷尔蒙是怎么产生的

            “东西”本身一般都是中性的,对所有人来说,既不是多么好的事情,也不  是多么坏的事情,所谓对自己产生的影响,就是如何看待和处理这些问题的想法。  

            

            简单地说,有益荷尔蒙是由我们的良好情绪产生的。

            在许许多多的医疗杂志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文章,一个人因为情绪长期低落或精神紧  张,慢慢患上了各种疾病,开始时只是觉得四肢无力,身体疲倦,第一次到医院检查时,也  没发现有什么明显的器官病变,但时隔不久再到医院重新检查时,或者过了一段时间后再到  另外一家医院去检查时,不仅在某些器官上发现了明显的病菌和病变位置,而且还可能是一  种令人生畏的恶病(癌症之类)。有些人把这种“误诊”现象归罪于医生的医疗技术和责任  心,也有的人把这种“误诊”现象归罪于医院的医疗设备太落后,但很少有人去想想,真正  “误诊”的却常常不是我们的医院和医生,而是你自己长期不能扭转的不良情绪!

            其根本原因是,在一个人得病的初始阶段,他体内的有益菌和有害菌虽然已经失去了暂时的  平衡,但还没有构成大量有害菌恣意嚣张的环境,更没有给有害菌提供出一个异变的温床,  如果人能够在这个时候及早转变自己的不良情绪,不仅会使体内滋生出许多有益于人体康复  的荷尔蒙来遏止有害菌的嚣张,而且可以从此改善自己的体内环境;但由于人的不良情绪  不能得到扭转,并且在继续蔓延放大,不仅不能使体内的有益荷尔蒙分泌出来,反而会促使  更多有害的荷尔蒙大量滋生,并且为有害菌的急速繁衍起到了助纣为虐的作用。这就是人第  一次到医院检查时没有发现疾病,而再次到医院检查时却发现了惊人恶病的根本原因  所在。——也就是说,是人长期不能改变的不良情绪,使自己体内的有害病菌赢得了十分宝  贵的时间!——你能够怨谁呢?

            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已经讲过,在人的身体中,有益荷尔蒙与有害荷尔蒙是并存的,当一个  人情绪好的时候,体内最容易产生有益荷尔蒙,而当一个人情绪不好的时候,体内最容易产  生有害荷尔蒙——这就是荷尔蒙产生的本质特征。

            它的医学原理是:

            当一个人出现情绪波动时,往往与生气、发怒、焦虑、忧愁有关,每当这个时候,人的神经  会突然感到某种紧张,于是,大脑在接到这种紧张的信息后,会急剧分泌出一种叫“去甲肾  上腺素”的物质(一种有害荷尔蒙),从而引起体内血管的急剧收缩,进而造成血流停滞或  者减缓。这种物理性变化,不仅对身体不利,而且还会产生大量的活性氧,损伤遗传因子,  生成氧化脂质,从而提高成年人的发病率。据许多医学报告分析,人类的疾病80%都与这  种叫“去甲肾上腺素”有关。

            而当一个人的情绪处在兴奋状态时,愉快的大脑细胞就会在神经的刺激下,源源不断地分泌  出大量的β-内啡肽(一种有益荷尔蒙),把欢乐的情绪表达给体内的各个器官,鼓励它们  更加努力,为人体提供出更加有益于健康的精神支持和物质支持,使人的精神风貌和身体健  康始终活跃在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中。

            由此可见,一个人的精神愉快与一个人身体健康有着多么紧密的关联。但令当代人不能两全  的是:一个是身体健康的本质要求,希望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一种愉快的心境  ;另一个是人生成功的不断鞭策,希望人在成长道路上通过不断进步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矛盾的两个方面,常常使人处于不知何去何从的两难状态。

            简单地说,人生在世,没有一个人不想成功,也没有一个人不想愉快地生活,但生活在当前  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没有压力、没有苦恼、没有紧张感、没有情绪波动的人是根本  不存在的。虽然人人都希望成功,但不管什么样的成功,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有的是资本  代价,有的是关系代价,有的能力代价,有的是健康代价,有的是生命代价等等。因此,当  一个人追逐成功的时候,就必须要有付出某种代价的心理准备,也就是说,当某种代价来临  的时候,你已经做好了迎接它的一切安排,只有这样,你的情绪才能够一直是活动在健康需  要的稳定值上,一旦超越了这个人体健康需要的“稳定值”,有害荷尔蒙就会乘机而上,让  你在取得胜利的同时,使你付出巨大的人生成本——健康或生命。

            “语诊热”风生水起(1)

            心理学书籍之所以越来越在图书市场走俏,心理医生之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  的青  睐,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当代人类的许多疾病,单靠药物已经无能为力了。

            

            “望、闻、问、切”乃是中医学中的四大诊病手段,其中的这个“问”字,就是医生与患者  之间一个很重要的交流过程。在这个交流过程中,医生可以通过患者的口述,来了解他  的病因、病史,还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抚慰,来安定一个患者的情绪,使患者放下心理  包袱,积极配合医生的有效医疗。

            中医学的博大精深之处,就在于它运用的始终是一种“万物一体”的生命哲学,人作为万物  中的一种精灵,其最复杂的地方,就是他在种种事物面前,往往是以三种思维方式(感性思  维、逻辑思维、灵动思维)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感性思维主导着他的直观印象,逻辑思维陈  述着他的智慧分析,灵动思维折射着他的意外发现,虽然三种思维方式各有千秋,但当它们  交织在一起的时候,却更容易导致一个人的无所适从。人的情绪之所以常常出现不稳定,大  多都是缘于这三种思维方式的相互作用。

            中医学之所以把“问”字纳入诊病的一大必然手段,就是它明白一个患者不管得了什么病,  也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破坏的都是人体内的“阴阳”平衡,所以,所有中医大夫在给患  者诊脉过程中,都会不厌其烦询问患者许多问题:家庭经济状况、夫妻感情如何、儿女在  哪儿工作、最近有什么不开心的事、睡眠好不好等等,而后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出治病  的药方,并在一个患者走出病房之前,奉送他一句话:“遇事要往开处想,心情不好是不利  于治病的。”

            在有些患者眼里,这些絮絮叨叨的大夫没什么本事,如果有本事的话,他根本用不着患者开  口,只要摸摸脉就可以一清二楚了。其实不然,医生向患者询诊,是每一个中医大夫在诊断  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遗漏了这个过程,反而是一个医生失职的重要表现,因为人  类许许多多的病因,都会因为遗漏了这个“过程”而发生了错断。

            “语诊”作为中医学中的一种独门功夫,它的最大威力就是在给一个患者治病的过程中,医  生想到的不仅仅是病的症状,还包括病的起因,但由于病症的同类化与千差万别的人性化不  成正  比,所以才只好通过“语诊”来了解患者的病因到底在哪里,最后以“心病必须心药治”的  方法,来达到治愈的目的。

            

            “语诊”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用语,反映在我们的最新医学用语中,就是当今遍及全球的“心  理医生”。

            这些医生,虽然不具备在医院里坐诊行医的资格,也不懂得多少医药原理和诊治方法,但他  们却常常能够以“外行”身份来与“内行”医生平分病患者的天下。

            心理医生的生意之所以越来越红火,虽然与我们的医疗水平不能够满足广大患者的需要有关  ,但更重要的是因为我们现代人的许多疾病都与精神压力和不良情绪有关。如果仅仅从病症  上  看,这些病人根本就不像病人,既能吃,又能喝,还不耽误工作,但他们心里知道,自己确  实病了,特别是当自己遇到不能开释的心理障碍时,通过心理医生来解开思想疙瘩,就成了  许多心理病患者的首选。

            应该说,这种心理治疗法,不仅在一些比较发达的国家已经蔚然成风,而且在一些比较贫穷  的国家中也已经风生水起,因为心理疾病不仅是人类健康长寿的最大威胁,而且已经变  成了人人都有份的“公共病毒”,虽然人人都想远离它,但没有一个人能够彻底摆脱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