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世界百年空战纪实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品书网 > 科普学习 > 世界百年空战纪实 > 第40章

第40章

书籍名:《世界百年空战纪实》    作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英军对夜间城市防空还缺乏足够的经验,大批德国轰炸机成功地飞抵伦敦上空。顿时,整个城市响彻了刺耳的空袭警报,灯火管制使街区陷入一漆黑暗。探照灯光束像一把把锋利的宝剑在空中扫来扫去,为地面防空部队和战斗机搜寻目标。只见各种飞机时而俯冲,时而拉升,一股股冲天烟火随之而起,一架架飞机拖着浓浓的黑烟栽向大地,整个伦敦街区看上去好像正承受一场空前的大劫难。

            德国空军的夜袭使英国防空陷入了很大的被动,至1941年2月,德军共出动飞机24000余架次,被击落156架;而伦敦则遭受了惨重损失,市民死亡近万人,市区1/5的房屋被炸毁,交通和公共设施遭到严重破坏,每天从伦敦开出的火车由轰炸前的60次减至4次。附近其他城市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最为严重的是航空工业中心考文垂,德军向那里投了16000余吨炸弹,整个城市几乎被毁,12家飞机零件工厂也遭到严重毁坏。

            英国空军面对这种被动局面想出了各种办法:一方面,他们用飞机装载探照灯配合地面探照灯部队为战斗机照明,并在德机来袭方向大量施放阻拦气球;另一方面,以无线电干扰德国空军的夜间导航设备,破坏德机投弹命中率。他们还及时研制出了炮瞄雷达、战斗机夜航设备和机载雷达系统等一批全新武器装备。所有这些措施有效地遏制了纳粹空军的猖獗进犯,从而减小了伦敦的损失。

            直至希特勒下决心入侵苏联后,轰炸仍在持续,但已主要作为掩盖进攻苏联企图的烟幕,空袭规模也逐渐减小。5月,当进攻苏联的准备一切就绪时,德国空军开始大规模转向东线战场,不列颠之战结束。

            在整个"不列颠战役"期间,英国损失作战飞机近千架,被炸死炸伤各类人员14.7万余人,被毁房屋达100多万幢。但英勇善战的英国飞机员也给纳粹造成了无法承受的损失,使德国损失飞机2400余架,"海狮计划"不得不无限起推迟,并最终化为泡影。丘吉尔首相对"不列颠战役"中的战斗机飞行员对英国人民的贡献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在国会讲话中说:"战争史上,还从来不曾有如此多的人(英国人民)从如此少的人(飞行员)那里得到如此大的好处。"

        拔掉狼牙

        ——盟军航空兵大西洋、地中海猎潜战

        漫漫反潜路

            潜艇战大师、德国海军元帅邓尼茨曾讲过:"乌鸦抓不住鼹鼠,飞机也消灭不了潜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初期,飞机确如一只只呆笨的乌鸦,面对尖齿利爪的鼹鼠——潜艇而束手无策。

            1939年8月23日,英国岸防航空兵按战前拟制的战时应急计划开始在北海上空巡逻。9月3日正午时分,英法对德宣战。飞机开始悬挂反潜炸弹,随时准备攻击德国潜艇。9月5日,岸防航空兵第233航空中队的1架"安桑"式飞机奉命在苏格兰西海岸附近海面巡逻。这已是飞行员们参加反潜巡逻的第14天了。在此期间,至少有46艘德国潜艇从他们的眼皮底下溜走。无边的大海,枯燥的飞行,焦虑、郁闷的心情和无所事事的感觉沉重地笼罩着机组的每一位成员。这一次,他们是不是又要无功而返了呢?突然,机首右前方的海面上出现了一艘潜艇。潜艇也似乎发现了飞机,正在下潜。机长毫不犹豫,眼睛瞪得圆圆的,紧盯着即将潜入海底的潜艇,超低空俯冲过去,连投两枚100磅炸弹。然而潜艇仅受到轻微震动便逃跑了。飞机的遭遇则惨得多。它低空投弹后,炸弹像一对水瓶儿似的撞击水面后又"弹"向空中。撞击使引信延时开关打开,飞机机组人员目瞪口呆:炸弹直追飞机,在飞机正下方爆炸了。飞散的弹片击穿了飞机油箱,汽油汩汩流出。返回基地已是不可能了,只好在海上迫降。机组人员狼狈地从机舱爬出来,拖出救生艇爬了上去。当他们回到岸防航空兵总部后却遭到上司的一顿臭骂——潜艇向岸防航空兵司令部抗议:原来他们攻击的是一艘英国潜艇。

            过了一个星期,9月14日,英军飞机第一次与真正的敌人遭遇了。但这次的遭遇比上次还惨。两架"大鸥"式俯冲轰炸机从"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上起飞,对德国U-30潜艇实施了攻击。炸弹又一次打了水漂儿在空中爆炸,两架飞机被弹片击伤双双掉落海里,德国潜艇却安然无恙。艇长伦其中尉命令潜艇浮出水面,从容地打捞起两名落水的英国飞行员,然后又下潜离去。第二天,同样的故事又重演了一遍。

            看来,需要对炸弹进行改装,同时,还需要增设轰炸瞄准具和新的探测仪起。但装备一种崭新的武器,从研制到完善和成批生产至少需要2年时间,因此改装一种原有的武器以满足急需便成为首选方案。当时在英国能找到的唯一的机载反潜武器就是450磅的圆柱形反潜炸弹。英军以这种炸弹为原型,在1940年春末制造出了一种供反潜飞机临时使用的武器,这就是Ⅶ型深水炸弹。这种炸弹的弹头部有圆形整流罩,尾部有尾翼,空中姿态很稳。

            这种改进的深水炸弹与原来的反潜炸弹相比,有三个优点:一是采用水压引信,比老式延时引信简单,因此可靠性高;二是爆炸威力比老式反潜炸弹大;三是这种深水炸弹只有到达预定深度后,水压引信才会起爆,因此爆炸不会给飞机造成任何危险。岸防航空兵于1940年8月由海军部领来700个这种反潜炸弹,经局部改制后装备在较大型的反潜飞机上。之后,又将小型的250磅Ⅷ型深水炸弹装备在小型飞机上。

            解决了攻击用的武器问题,还要解决测定潜艇位置的问题。鲍恩博士解决了这个问题。鲍恩博士和他的研究小组研制了ASⅦ型雷达,接着又为这种雷达设计了配套的天线系统。这样,雷达的作用距离有了明显的增加。

            飞机攻击潜艇的配套装备基本上配齐了,但实战攻击效果并不理想,原因何在呢?专门研究反潜炸弹的威廉斯教授找到了答案。

            当时深水炸弹的定深都在100-200英尺之间,这是潜艇从发现飞机时开始下潜,在飞机实施攻击的时间内所能下潜的平均深度。当攻击飞机从潜艇上方通过时,潜艇确实处于125英尺左右的深度上,但由于与下潜旋涡的水平距离加大了,潜艇并不一定会被击伤。能被深水炸弹击中的,只有在水面上的潜艇或正在下潜的潜艇。但深水炸弹总是在这些目标下方很深的地方爆炸,从而不能给潜艇造成致命的损伤。因此,威廉斯教授重新确定深水炸弹的定深为20-50英尺,并开始制造相应的浅定深水压引信。

            飞机与潜艇总是千方百计地设法首先发现对方。最初,潜艇总能在飞机攻击之前就潜入水下。能否采取措施使飞机不太容易被潜艇发现呢?无论是昼间还是夜间,在光亮的天空背景下,飞机总是一个容易被看见的黑点。岸防航空兵使用的"威特雷"和"威灵顿"式飞机过去一直执行夜间轰炸任务,飞机下表面为黑色涂色。飞行员们联想到,海鸥和其他海鸟的腹部一般是较明亮的白色,这可以使它们捕食的动物不容易发现它们。因此,1架"威灵顿"式飞机下表面被迫为白色,它和另1架涂黑色的飞机进行了对比试验。当两架飞机飞过地面观察员的上空,涂白色的飞机被发现的距离要比涂黑色的飞机低20%。威廉斯根据这个数据算出,白色飞机攻击水面潜艇的机会要比黑色飞机高30%。他建议所有反潜飞机下表面都涂成白色。

            反潜航空兵还仔细研究了德国潜艇的"狼群"战术。邓尼茨的"狼群"战术是,先用1架侦察飞机或1艘潜艇搜索敌方护航运输队,发现护航运输队后将测得的位置报告给驻在里昂的潜艇作战指挥部,并对护航运输队进行跟踪,边跟踪边发报,指明运输队的新位置。"狼群"便在总部的命令下从四面八方向护航运输队靠拢,并对猎物实施群体攻击。如果能捕获跟踪潜艇发报的信号,并利用该信号测定汽艇位,用飞机进行攻击,就可以使"群狼"无眼,无法进攻。因此,英国科学家们研制了一种小型高频定向探测仪。用数个仪器测得的方位数据便可以准确地测出这艘重要的跟踪潜艇的位置。

            准备工作基本就绪,"乌鸦"即将对"鼹鼠"大开杀戒。

        潜艇杀手布洛克

            1941年下半年,岸防航空兵接收了新的成员——第120航空中队。该中队装备的是美国4发动机的"解放者"式飞机。这是当时的一种先进的反潜飞机。它的最大特点是飞行距离远,最大载油量为2500加仑,可以在距基地1100英里远的区域内巡逻3小时,最大续航时间为16小时。飞机上装有4门20毫米前射机关炮,6门0.303英寸机关炮,6个250磅深水炸弹;机尾装有ASⅦ型雷达的旁视扫描设备,机首、机翼上装有自导天线。德国潜艇的主力于1942年夏天转移到大西洋中部,在岸基飞机中只有第120中队的"解放者"式飞机能到达这一海域。布洛克便是该中队的成员。

            布洛克是北爱尔兰人,战争初期曾驾驶"安桑"式和"赫德逊"式飞机进行反潜作战,当120中队换装"解放者"式飞机后,他便参加了120中队,他被官方称为"卓越的"飞行员,"杰出的"领航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