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世界百年空战纪实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品书网 > 科普学习 > 世界百年空战纪实 > 第90章

第90章

书籍名:《世界百年空战纪实》    作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早在1941年12月底,英国首相丘吉尔就从本国利益出发,在访问美国旗间向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了在北非登陆的"体育家"作战计划,但因遭到美国三军参谋长的反对而未实施。

            1942年9月22日,在丘吉尔主持下,英美联合参谋部会议确定:英美联军于1942年11月8日在法属北非登陆,然后再由西向东对德、意军发动进攻,以彻底歼灭北非的德意军队,控制地中海,巩固中东,为而后在意大利和巴尔干半岛的军事行动创造有利的条件。丘吉尔声称:"火炬"战役不仅应照亮通往北非之路,而且还应照亮通往巴尔干之途。

        美、英伞兵首次联手

            准备参加"火炬"作战的英、美军队共有13个师、665艘军舰和运输舰,组成西、中、东3路特遣队,将分别在阿尔及尔、奥兰、卡萨布兰卡地域登陆。根据丘吉尔的建议,罗斯福任命艾森豪威尔将军担任"火炬"作战的总指挥。这是艾森豪威尔首次担任这么大战役的指挥,因此他深感责任重大。

            为配合美、英登陆部队在"法属非洲"作战,盟军指挥部决定使用英、美空降兵配合中路特遣队夺取德军纵深内的机场和重要目标。但当时美英两国还未做好把大量空降兵投入作战的准备:美军的第82空降师和第101空降师于1942年8月份才由第82摩托化师改编而成,接到任务时,刚开始进入第6周的训练;而英军空降第1师虽然编制是3个旅,但只有1个旅训练过,另2个旅正在组建中。为此,盟军所能提供的空降部队只有美军伞兵第503团第2营和英军第1空降师第1旅的3个营。

            应丘吉尔的要求,美伞兵第503团第2营于1942年秋天被海运到达英国,编入英军第1空降师。该营到达后,即在索尔兹伯里平原进行训练。美军伞兵是从C-47飞机上由侧门进行跳伞的,而英军伞兵当时由于没有运输机,只能在惠特利轰炸机上进行训练。所以当英国伞兵看到美伞兵从C-47飞机上轻松自由地从侧门跳伞时,都很羡慕。由于英国的轰炸机不能用于战斗空降,英伞兵部队只好重新进行从C-47飞机侧门跳伞的训练。紧张的训练尚未结束,英第1伞兵旅就接受了在北非空降作战的任务。

        首  战  无  功

            1942年11月7日21时,在机场上已等候了几个小时的美伞兵第503团第2营终于登上装满油的C-47飞机,开始了二战期间最远航程的空降作战。为了节省油料,本特利要求各机组尽快升空,以减少飞机在空中编队的时间。本特利上校的部属不全是老飞行员,而且没有一个人参加过战斗,39个机组中有14个机组是在几小时前才组成并接收到自己的飞机。绝大多数领航员不但缺乏领航经验,甚至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熟悉自己飞机上的设备和研究航线。对于飞行员来讲,夜间编队飞行确实难度很大,好在英国空军为其中25架飞机提供了领航员。

            飞机全部升空后,在康沃尔南端附近的波特里斯上空300米高度上编好队,由英国皇家空军的喷火式和波式战斗机护航,在黑暗中往南飞向直布罗陀。

            飞行编队到达比斯开湾上空时,担任护航的战斗机返航。然后,C-47飞机的机组人员靠领航员的推算继续向前飞行。由于天气变坏,比斯开湾上空气流不稳定,飞机在航行中颠簸得很厉害。

            天亮了,飞行员们通过机内通话后一致认为,在东南方看到的海岸便是北非海岸。快要接近陆地了,飞行员们都兴奋不已。靠近海岸后,机群继续沿海岸向东飞去。这时油料已经不多了,领航员细心观察着海岸线,极力想找到一个可识别的目标,但没有找到。这时,编队指挥官本特利上校发现在地面上有一个阿拉伯人。为了搞清自己所处的位置,他驾机在沙漠中的一个小道上降落。经询问,那个会讲法语的阿拉伯人告许他,奥兰在北边160公里远的地方。

            位置确定后,本特利驾机起飞,指挥机群向北飞去。机群飞到洛默尔附近时,油料已快耗尽,有的飞行员想在卢尔梅尔机场着陆,遭到维希政府驻军高射炮的射击,有几架耗尽油料的飞机只好在该机场附近迫降。美军伞兵第2营营长拉弗乘坐运输机飞来时,看到地面有一支行军纵队,他误认为是敌军,便下令伞兵跳伞,准备对其攻击。伞兵们落地后才发现这支队伍是登陆美军第1装甲战斗群特遣队的一部分。运输机把伞兵投下后,利用最后一点油料,在一个干涸的盐湖上着陆,机组人员很快被法国宪兵俘获。本特利本人驾机空投完伞兵后,飞往塔发拉沃伊和拉西尼亚机场侦察,返回时油料耗尽,也迫降在盐湖上被俘。

            拉弗中校从第1装甲师坦克驾驶员那里弄明白自己所在的位置后,立即指挥全营向塔发拉沃伊机场开进。接近目标后,拉弗发现该机场已被向奥兰方向推进的美装甲师所攻占。他的伞兵营接受了守卫这个机场的任务。由于弄不清楚法国部队的企图,拉弗便使用品车,向迫降在卢尔梅尔机场附近的飞机运去燃油,打算用这些飞机把伤员迅速运走,但有5架C-47飞机起飞不久,便被法国的战斗机击落。在这种情况下,拉弗只好征用一些车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的伞兵集中到塔发拉沃伊机场。

            由于计划不周,对敌情知之甚少,美伞兵第2营的空降行动对战役没起多大作用。

        纵深空降初见成效

            东路特遣队在阿尔及尔登陆以后,11月9日,英军伞兵第1旅第3营312人在派恩科芬中校指挥下由英格兰乘美军运输机第51大队的C-47飞机直飞直布罗陀机场,在该机场落地加油后再次起飞。10日下午,英国伞兵抵达阿尔及尔附近的梅松布朗舍机场,准备在英军第6突击队的协助下进攻靠近突尼斯边界的波尼(安纳巴),由于飞机机械故障和恶劣的天气,途中损失了4架飞机。

            根据情报,有一个德国伞兵营准备增援波尼。英伞兵第3营为了抢先到达该地,于12日凌晨乘26架C-47飞机,在12架喷火式战斗机的掩护下,迎着黎明向波尼飞去。在波尼着陆时,英军未遇到抵抗。随后,这支伞兵部队又行军160公里,转移到距突尼斯城80公里的贝贾与第1伞兵营会合,参加了攻打该城的外围战斗。

            美军伞兵营在北非空降后,11月10日又接受了攻占阿尔及利亚东部特贝萨机场的任务。拉弗在塔发拉沃伊机场尽了最大的努力,才把在洛默尔伞降时用过的降落伞找回来并进行了修补。截止14日,已有300顶降落伞可以使用,同时还集合了350人准备执行新的任务。通过空中侦察和询问当地的阿拉伯人,拉弗发现距贝萨西机场以北16公里有一个更易于夺取的尤克勒斯巴恩机场,该机场也是德军运输机和战斗机的基地。最后,拉弗决定把尤克斯勒斯巴恩机场作为夺取的目标。

            英国第1伞兵旅这时接受了攻占突尼斯境内的苏克埃尔阿巴机场的任务。由于这时美、英两支空降部队相距较近,为了便于协同作战,拉弗的伞兵营受命接受英军弗拉维尔准将的指挥。但由于没有适当的联络方法和通信器材,弗拉维尔所在的第1集团军司令部对空降计划、协同等情况一无所知。因此,伞兵指挥员们必须自己解决存在的困难。进攻的时间定为11月15日,登机的机场为梅松布朗舍。美军伞兵营和英伞兵第1旅第1伞兵营于11月15日7时30分登上C-47飞机,在2个由"喷火"式和"飓风"式战斗机编队的护航下,向各自的攻击目标飞去。

            英伞兵第1营的飞机编好队后沿海岸飞行,但由于天气突然变坏,能见度极差而被迫返航。美军伞兵营乘坐的20架飞机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沿着紧靠海岸线的内陆山脉强行飞行。9时45分,美军伞兵营飞临目标上空后实施伞降。守卫机场的法军1个团不仅没抵抗,而且还热情地欢迎了天上来客。拉弗把部队集合好,即用电话与在阿尔及尔的美军克拉克将军取得联系,并得到他的命令,向突尼斯前进。

            16日,沿海一带乌云散去,天空晴朗,英军伞兵第1营在希尔中校率领下,再次搭乘32架C-47飞机从梅松布朗舍机场起飞,在苏克埃本阿巴机场实施了伞降。他们与美军一样,也受到了法军欢迎。希尔征用了一些公用品车,带领他的营向前推进64公里,到与英军伞兵第3营会合后联手对贝贾发起攻击。经过激烈的战斗,英国伞兵攻占了贝贾并一直坚守到地面进攻部队到达。

        "红色魔鬼"苦战突围

            11月底,英美联军从贝贾东面对比塞大、突尼斯城周围的德军发动进攻,但遇到了德军顽强的抵抗。

            为配合伞兵对比塞大和突尼斯城的进攻,盟军计划向德军防线后方两侧各发起一次袭击。在北面,由英、美军联合组成突击队从海上登陆,切断比塞大西面的主要公路;在南面,弗拉斯特指挥的英伞兵旅第2营将攻占突尼斯城南面的狄普尼机场,以便供盟军部队夺取突尼斯城时使用。

            英伞兵第2营原定于11月28日期飞,但由于受天气影响,再加上梅松布朗舍机场上的作战物资不足,该营的出发时间被推迟了一天。

            29日11时30分,伞兵2营530名士兵搭乘保罗·威廉上校指挥的运输机第62大队的44架C-47飞机,在26架战斗机掩护下,直飞640公里以外的狄普尼机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