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世界百年空战纪实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品书网 > 科普学习 > 世界百年空战纪实 > 第129章

第129章

书籍名:《世界百年空战纪实》    作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不一会儿,只见"瑞鹤"号上那面大大的太阳旗在水面上抖动了片刻之后,便与这艘声威显赫的超级航空母舰一起沉入了大洋深处......

            此后,在美机强大的轮番攻击下,小泽舰队的主要舰只——4艘航空母舰全部沉没。从此,日本海军完全丧失了海空突击力量。

            小泽海军中将在炮火连天之中,仍不忘自己的使命,8时30分,他向栗田发出了一封极为重要的电报:"敌舰队已被我诱至北方,目前正集中火力向我机动部队进攻!"然而,令日本人痛苦的是,这封电报居然没有到达栗田手中。因此,日本大本营精心设置的"诱饵"被美国人给白白地吞掉了。就这样,日本人以引诱哈尔西舰队主力远离莱特湾的"诱饵"作战,以其本身的"成功"而告结束了。

        错  失  良  机

            战争真是一个荒诞的怪圈,它总是不停地把胜利的花环和惨败的绞索,轮换着往双方的脖子上套。25日零时35分,佯装败退的栗田舰队竟然令人不可思议地通过"魔鬼"般的圣纳迪诺海峡,驶抵萨马岛以东,早晨6时45分,恰好与掩护登陆的美第7舰队迎头相撞。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此时,在栗田的战列舰和美国登陆部队之间,除了金凯德那几艘脆弱的护航航空母舰外,已经没有任何阻碍了,"捷一号作战"看来进展十分顺利。

            "保持现有阵形,立即全速突击!"清晨6点58分,栗田在"大和"号舰桥上,果断地下达了命令。他不是留下几艘巡洋舰来迅速收拾掉这些脆弱的护航航空母舰,自己赶紧率主力去摧毁金凯德近百艘束手待毙的运输舰队,而是集中整个舰队,一拥而上,去攻击这些倒霉的美国军舰。

            顷刻之间,那些躺在甲板上哼着美国小调的水兵们,还没来得及醒过神,就被日本战列舰上射出的炮弹炸成血浆肉泥了。令人恐怖的"大和"号首当票冲,随着它那闷雷般的巨型火炮发射声,美国"约翰逊"号驱逐舰一下子就被炸得开了花,倾刻沉没。当时舰上一名脱险的军官后来这样说;"'约翰逊'号活像一只被载重汽车撞倒的小狗。"

            托马斯·斯齐拉格海军少将指挥的美国护航舰队根本不是日本人的敌手,只好边打边退。斯齐拉格后来回忆说:"我并不认为我们能支持15分钟,但是,我以为,在我们被打沉之前,应该尽量狠狠回敬他们。"因此,斯齐拉格一面匆忙施放烟幕、且战且退,一面让仅有的10几架"复仇者"式和"野猫"式飞机起飞。这些飞机十万火急地装上了任何能用得上的武器,如重磅炸弹、鱼雷、甚至深水炸弹。飞机升空后,美舰即躲入雨区,利用暴雨来躲避日舰炮火的轰击。

            只见空中五花八门的美机在投光了炸弹和鱼雷后,就用机枪扫射日本军舰,子弹打光了,就在日舰周围兜圈子,迷惑日舰炮手。仅飞行员加里森海军上尉就进行了10次这种根本没有子弹的迷盲"扫射"。这种装模作样的攻击使日本军舰根本分不清真假,但却不得不频频改变航向,在原地打转。

            尽管金凯德在收到斯齐拉格少将的电报后,不断向哈尔西紧急呼吁:"急需快速战列舰,立即驶往莱特湾!!"但哈尔西却仍然认为:栗田早已是遍体鳞伤,不会有什么战斗力,一定是金凯德自己慌了手脚,沉不住气了,因而继续对小泽这块"肥肉"穷追猛打,毫无回救之意。

            此时,斯齐拉格将军的招数已全部使尽,下一步就是全军覆没了。他报告说:"敌人在快速赶来,炮火越来越猛。此刻,我们的任何1艘护航航空母舰显然都不能再经受大口径火炮轰击5分钟了。"

            突然,海面上炮声一下子全部停下来,奇迹出现了。原来是栗田又想起了他此行的主要使命——摧毁莱特湾美登陆部队,便于上午9时11分发出命令:"全舰队集合,向后转舵,全速向莱特湾进发!"

            面对正向自己杀气腾腾逼进的栗田舰队,金凯德更加惊慌,他一再向哈尔西发出求救急电,甚至用明码发电。后来,在尼米兹的亲自干预下,哈尔西才不得不派兵回援。

            25日11时20分,栗田舰队调整好阵形,开始向莱特湾直线挺进。舰上所有大炮、鱼雷都已装填完毕,处于一触即发的临战状态。再过2个多小时,就能够到达莱特湾海域了。此时的形势对日本人真是太有利了:斯齐拉格早已逃得无影无踪,哈尔西又是远水不解近渴,莱特湾内失去任何掩护的登陆部队和近百艘运输船,只剩下听任栗田随意宰割的份了,"捷一号作战"终于成功在望了!然而,当栗田率舰队向莱特湾方向行驶了2小时后,却突然下达了"舰队全体舰只左满舵!北上突击!"的命令。此令一出,日军整个舰队都不仅为之愕然。突入莱特湾本来是"捷一号作战"的核心,尽管当时栗田的近20艘舰只仍具有较强的战斗力,但他却临阵逃脱了。当时,美国人正好有80多艘运输船在莱特湾卸载,可说是从鬼门关上捡了一条命。战后美国人自己也坦率地承认:"如果栗田舰队冲进来,那可真不得了啦!"

            战后数年,当人们问及栗田当时这一情况时,他仅仅陈述说:"我就像一名棒球比赛中失败的投手。因为当时我根本不知道哈尔西已被调离北上,也不知道继续向莱特湾前进便会取得胜利,迄今回想,实有无穷悔恨......"就这样,莱特湾大海空战奇迹般地草草收场了。

            莱特湾海空战是太平洋战争中最后一次大海空战。此战,使日本的海、空力量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使美国人完全掌握了菲律宾地区的制海和制空权,而且完全切断了日本与南方重要资源地区的海上运输线。此战之后,美国人越过了日军重兵防守的台湾岛,开始直扣日本人的大门了。日海军大臣米内光政在评论莱特湾海空战失败对日本海军和帝国的影响时,只说了一句话:"我觉得这就是终结。"

        皇军伞兵的最后疯狂

        ——日军布劳恩空降作战

            1944年9月8日,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向美军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部发布命令,确定10月20日为向菲律宾"攻击发起日",并决定首先攻占莱特岛。莱特岛位于菲律宾最大岛吕宋岛的东南、棉兰老岛的北面,它扼菲律宾中部苏里高海峡的要冲,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丛林中的补给基地

            10月20日凌晨,由美第6集团军司令沃尔特·克鲁格中将指挥的第10军的第1机械化师、第24步兵师和第24军的第7、第96步兵师分别由该岛的北面和南面约16公里长的海岸线上攻击登陆,滩头很快被占领。

            日军防守该岛的是步兵第16师团,驻菲律宾的日军司令官山下奉文将军原计划在菲律宾的吕宋岛利用有利地形进行作战,而对菲律宾其余各岛则采取逐次放弃的战术,以赢得时间来加强他在吕宋岛的防御。但日军统帅部获悉美军对莱特岛发动进攻后,却命令山下不惜一切代价坚守该岛。这是因为日军统帅部考虑到,如美军在莱特岛建立空军基地,日军向其他岛屿的守军运送部队和补给的所有主要航海线就都处在美军空军攻击的范围。山下将军根据新的指示,除命令进入该岛中部山区的第16师团坚守外,又集中了所有的船舶,调来步兵第26师团增援该岛守军。

            克鲁格将军为了对付山下的防御力量,增派空降第11师在比托海滩登陆,并命令伞兵部队从中央山脉向西海岸进攻。由于交通不便,伞兵的后方补给和后送伤员越来越困难,甚至想在丛林中开辟一个简易的机场都没有必需的装备。在泥泞的山路和浓密的丛林中,要花费很长时间和人力才能把75毫米口径榴弹炮向前运动。这时,尼古拉斯·斯塔德赫尔上校使用1架预定作为海空救援用的C-47飞机,进行了13次单飞,在该师先头部队比较容易到达的马纳拉瓦特一块长150米、宽50米的空地上,伞降了第457野战炮兵团"A"炮连的75毫米榴弹炮,炮兵从这个在丛林中开辟的空降场上向各个方向进行炮击,对日军威胁很大。

            莱特岛原有5个简易机场:在布劳恩附近有巴尤哥、布里和圣巴勃罗机场;在莱特岛首府塔克洛班及杜拉格各有1个机场。美军登陆后,空降兵第11师师长乔·斯温将军在找不到运输机的情况下,使用炮兵部队的11架"幼狐"观测机给进入山区的空降部队空投补给品,建立了一条"饼干供应线"。从布劳恩周围简易机场起飞的这些飞机平均每天往山区空投21吨物资,这些空投物资能保障该师的两个团进行6周的作战,基本上解决了丛林山地运输不便的困难,对日军造成了很大威胁。而且"幼狐"飞机还经常把包括师长和参谋长在内的重要人员伞降到山区中的部队阵地上。在马纳拉瓦特炮兵阵地周围作战的部队,也开辟出一个简易机场,用来从空中后运伤员。由乔·斯温将军亲自仓促组成的这支空中补给队引起了日军指挥官对布劳恩及其周围繁忙的简易机场的注意。

        空  地  合  击

            11月27日夜,日军派出4架飞机运送一个60人的伞兵队,袭击布劳恩附近的机场,但在执行过程中,1架飞机途中失事坠毁,1架被美军击落,1架迫降在水上沉没,1架在布里机场强行着陆,但人员又被歼。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