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世界空降作战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品书网 > 古典文学 > 世界空降作战 > 第5章

第5章

书籍名:《世界空降作战》    作者:胡复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步兵分队编4个战斗小组,每组12人。伞兵队的主要武器装备有:40毫米火箭筒9具,喷火器3具,轻机枪12挺,重机枪2挺,60毫米迫击炮4门。突击总队的跳伞训练由美军顾问团以伞兵学校的名义组织实施,1945年6月9日首次进行空中跳伞,至7月有第1、2、3、4等4个队完成伞训。

            各国空降兵部队的体制编制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空降兵,处于兵种发展的初期。一方面,由于空降兵大多由步兵改编而来,地面战斗行动又与步兵相似,有的并充当步兵使用,因此,其编制装备基本和步兵相似,是个"轻装步兵"。另一方面,在遂行空降作战任务时需得到航空兵的全面保障,在一定时节要接受空军指挥,因此,空降兵又带有空军的色彩,被称为"空军陆战队"。这样,构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空降兵体制编制上的以下特点:

            1.在领导体制上,有的隶属陆军,有的隶属空军,还有的隶属海军。美、英军的空降兵隶属陆军,空降师为陆军的一种不同类型师。苏联的空降兵属空军领导,空降兵部设在空军司令部内。德空降兵分为两类,伞降师归空军建制,机降师归陆军建制。日分为陆军空降兵和海军空降兵,分别归陆军和海军部使用和管理。

            2.根据空降方式的不同,在编制上分伞降部队和机降部队。伞降为当时的主要空降方式,伞降部队是空降兵的主要成分。机降部队主要使用滑翔机机降,有的国家称突击滑翔机部队。在组成上各国不同,德国为伞降师、机降师,美、英在空降师内编伞降旅(团)、机降旅(团),苏、日在编制上不作区分,作战时视情况临时确定为伞降部队或机降部队。

            3.大多数国家的空降兵都采取军、师、团、营、连体制。军是空降兵的战役战术兵团,师是空降兵的战术兵团,团是空降兵的战术部队,营是空降兵的战术分队。在空降兵的兵团和部队内,编有步兵、炮兵、工兵、通信兵等各部、分队,有的还编有坦克兵和航空兵部队,体现了空降兵的合成性。武器装备以轻型为主,以便于空投或机降。

        第二节  航空运输部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航空运输部队,主要用于保障空降作战,是空降作战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就几个主要国家的航空运输部队情况介绍如下。

            德国的航空运输部队德军根据其"闪击战"的观念,认为运输机是实施快速进攻不可缺少的装备,大战前和大战爆发后进行了大力发展,成为当时拥有运输机最多的国家。1937年组建了第1个运输机部队,任务是保障空降兵的作战行动。

            1938年9月,德军有运输机300余架,1939年临战前,有运输机520架,其中将近一半编在空降部队,其余分散在各个航空军(每个军有1个运输机中队)。同时生产了专门的运输滑翔机,组建了滑翔机部队。为了加强对运输机部队的统一领导,1940年3月成立了运输航空兵司令部。同时扩编了运输机部队。1940年4月在入侵挪威的作战中,除空降兵所属的2个运输机大队外,又组建了2个大队。1941年6月入侵苏联时,每个空军军和空军集团军都编有1个运输机大队,此外,又组建了1个大队和2个独立运输机中队,用以拖曳滑翔机。1942年-1943年冬,为向斯大林格勒的第6集团军补给作战物资,德抽调各部队的容克-52、容克-90和FW200运输机以及He-111和容克-86轰炸机,组成了10个容克-52运输机大队,8个He-111轰炸机大队,2个容克-86轰炸机大队,2个He-177轰炸机大队和1个FW200大队,用于空运的各种飞机850架。与此同时,为向在北非作战的隆美尔兵团实施补给,除已有的1个运输机大队和2个运输机中队外,又组建了新的运输机大队。至1942年底,德军共有10个运输机大队,有运输机590架,滑翔机100架。1944年下半年后,由于作战损失和缺少补充,运输机不断减少,到1945年初,只剩下5个运输机大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运输机的生产情况是:1940年766架,1941年573架,1942年502架,1943年1028架,1944年443架,1945年没有生产,共3312架。

            德军的主要运输机为容克-52,其最大航程为1500公里,最高时速为300公里,能载伞兵20人。

            美国的航空运输部队美军第1个航空运输部队成立于1932年。1940年9月,美军有C-47型运输机540架,C-46型运输机200架。1941年1月组建了航空运输联队(第50联队),用以向本土和巴拿马运河区空运补给。为了便于向海外提供飞机,1941年5月美组建了飞机移交转运司令部,1942年4月该司令部改编为空中运输司令部。1943年初空中运输司令部辖有1个空运师(3个大队、15个中队),负责本土空运;9个空运联队,从事国外空运。1944年该空运司令部发展到123个中队,有运输机10456架。战争结束时,有空运中队123个,运输机9360架。美军的运输机主要是C-47和C-46。C-47为30年代研制的DC-3民航机改进型,其最大航程为2650公里,最大时速为370公里,能载伞兵20人。C-46是大战中生产的运输机,比C-47稍大,最大航程为1720公里,最高时速为350公里,能载30名伞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共生产C-47、C-46等运输机2.3万余架,其中,1940的生产162架,1941年532架,1942年1984架,1943年7012架,1944年9834架,1945年4403架,运输机不仅保障美军,并保障其他盟军使用。

            英国的航空运输部队英军的航空运输开始得很早,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即组建了第一支航空运输部队,用以担负殖民地邮政事务和紧急运送军队,但以后发展缓慢。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运输机不足,军事航空运输主要由民航飞机实施,以及依赖美军的空运力量。

            1942年英航空运输部队主要有:驻本土的第44大队,驻加拿大的第45大队,驻中东的第216大队,驻大西洋的第112联队,驻南大西洋的第113联队,驻意大利的第179联队。以后又组建了驻本土的第38、46、47大队,驻西非的第114联队,驻印度的第229大队。为了加强对航空运输部队的管理和协调民航工作,1943年3月组建了航空运输司令部,同时,对一些航空运输部队进行合并,组成了地域性的专门指挥机构。如所有驻地中海地区的航空运输部队合并组成地中海航空运输司令部和北非航空运输司令部,在阿尔及尔设立了东南亚航空运输司令部。大战中,英军主要是DC-3型运输机,在英国的命名为DAKOTA,其性能与美军的C-47型运输机基本相同。

            苏联的航空运输部队1931年6月,苏联即以自己研制的第一代特伯-1轰炸机和卡-5旅客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试验性的航空队,开始进行航空运输。但以后的很长时间,没有建设独立的军事航空运输部队,而是把运输机和轰炸机混编在一起,因而阻碍了航空运输的发展。苏军兼负航空运输任务的是重型轰炸机部队,1933年为航空兵重轰炸机军(远程轰炸航空军),1936年扩编为集团军(特种任务航空兵集团军),在其编成内有一个运输机特种编队。1942年这个运输机编队改编为第1运输航空师,这是苏军事空运部队第一次出现的独立番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运输航空师隶属轰炸航空兵集团军;民航转入战时体制,大部分飞机组成独立编队,配属给各个方面军。

            1938年,苏曾利用美C-47型运输机专利,仿制了里-2运输机,但生产很少。据苏联材料,1941年-1945年6月,苏生产军用飞机13万架,其中,重轰炸机和专用运输机几乎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军用于空运的飞机主要是特伯-3轰炸机、帕埃斯-84旅客机以及里-2运输机。特伯-3是4发重型轰炸机,能带弹5吨,带弹2吨时,航程为2500公里,时速280公里,可作运输机使用。帕埃斯-84和里-2的性能与美军的C-47基本相似。1941年秋空降军脱离方面军直属空降兵司令部时,苏共有10个独立空运大队和5个独立空运中队,专门用于空降、空运的飞机约100余架。

        第四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的空降作战

        第一节  战争初期闪击战中的空降作战

            一、闪击丹麦、挪威时的空降作战——世界战争史上首次大规模的空降作战

            德军闪击丹麦、挪威时的空降作战,是战争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空降作战。

            法西斯德国侵占波兰后,即加紧了对西线进攻的准备。为了保障向西进攻时的北翼安全,同时夺取北欧战略原料产地,决定首先攻占丹麦、挪威。

            丹麦、挪威都是小国,国防力量薄弱。丹麦只有2个步兵师,1935年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后,认为加强战备反会引起德国的猜疑,因而未作战争准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