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世界空降作战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品书网 > 古典文学 > 世界空降作战 > 第39章

第39章

书籍名:《世界空降作战》    作者:胡复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在登陆之前,以军先用直升机机降了1个侦察组,查清埃军防御部署情况。实施登陆时,机降了1个伞兵营。由于埃军已经撤走,伞兵营未经战斗就占领了这一阵地。

            第三次空降作战是6月9日和10日在戈兰高地。叙军在戈兰高地部署了火力很强的炮兵部队,使以进攻部队受到很大威胁。9日、10日连续两天,以军使用直升机机降了1个营,攻击叙军炮兵阵地。由于地形坎坷不平,直升机无法着陆,伞兵从悬停中的直升机上沿绳索滑下。叙军没有想到以军会采用这样的攻击方法,一时惊慌失措,放弃战斗,火炮很快被以伞兵破坏

            第三次中东战争是以色列第一次使用直升机进行机降作战。当时以军只有一次能空运1个加强营的直升机,以充分发挥直升机的潜力,在6天内连续空降3个营。空降时,直升机采取超低空进入的战术。在有先进的战斗机和地空导弹、高射火炮威胁下,直升机未受任何损失。

        第三节  第四次中东战争中的空降作战

            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十月战争,赎罪日战争。1973年10月6日埃及、叙利亚为收复失地向以色列发动突然袭击,战争爆发,10月24日交战双方宣布停火,战争结束。战争在北、西两线进行。在18天的战争中,埃、叙、以三国军队进行了7次直升机机降作战。

            一、北线的空降作战:

            叙军对赫尔蒙山的直升机机降突击10月6日14时5分,叙军对以军进行55分钟的火力准备后,第一线9个步兵师发起猛烈进攻。在开战后的4小时,叙第82突击营乘直升机突击了以军在赫尔萦山西南的前沿阵地和设在老头山上的观察所,并将该观察所70余种先进的飞机导航设备和电子干扰设备运回国内。老头山上的观察所,有60余人,它为以色列炮兵向约旦河谷地北部和戈兰高地北部射击指示目标和观察射击效果,用电子通信器材监视和通报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以及地中海水域和空中的情况,被以色列称作"国家的眼睛"。叙军直升机机降突击的成功,破坏了以军的耳目,保障进攻部队顺利突破以军防御。

            以军对叙后方地域的袭击:

            10月12日晨,以军戈兰高地战线司令部获取了一份情报,得知前一夜伊拉克一支装载兵员和武器装备的运输部队已开始由巴格达向大马士革移动。12日10时,以军制定了一项紧急作战计划,决定用直升机运送空降部队阻止伊运输队前进。

            12日23时,一架CH-53G直升机装载12名空降兵和一辆车载106毫米无坐力炮,从以色列起飞。为避免被叙军雷达和防空基地发现,直升机沿黎巴嫩海岸低空向北飞行,于24时在巴格达——大马士革公路戈兰高地战线东北100公里处着陆。着陆后,直升机在距公路数百米处荫蔽,空降兵对桥梁安放了炸药,在伏击地前方埋设了地雷。

            13日1时,伊运输部队进到此地,由于是后方地域,又在夜间,伊军忽视了警戒。以军先将桥梁炸毁,切断了伊运输队的前进道路,尔后使用106毫米无座力炮袭击运输车,在伊运输队处于一片慌乱之中时,空降兵乘势发起攻击。此时以战斗机也起飞参加战斗。在战斗机的掩护下,空降兵顺利完成了任务,而后乘直升机安全撤走。

            以军夺回赫尔蒙山阵地。10月21日,以军转入反攻后,使用1个营对赫尔蒙山进行了直升机机降突击,夺回了被叙军占领的阵地。当日下午,以军CH-53直升机搭载空降兵1个营沿黎巴嫩边境进入目标,另1个步兵营从地面向赫尔蒙山西南攻击。为达成空降的空然性,直升机最大限度地利用地形,沿山谷作超低空飞行,避开了叙军雷达、防空导弹和高射炮兵,直升机没有直接在叙军阵地上着陆,而是降在叙军防守疏忽的山顶北端。以空降兵着陆时未遇到任何抵抗,迅速在叙军阵地背后实施了突然袭击,一举占领了阵地。叙军发现赫尔蒙山阵地被以军占领后,进行了猛烈的炮火袭击,并决定实施空降反击。16时,叙军派出5架米-8直升机搭载空降兵从大马士革低空进入赫尔蒙山。由于担任掩护的6架战斗机和3架武装直升机被击落,缺乏空中火力支援,空降反击没有成功。10月22日11时,以军完全控制了赫尔蒙山阵地。

            二、西线的空降作战

            埃军对以防御纵深的袭击10月6日14时20分,埃军在经过猛烈的火力准备后开始向以军发起渡河进攻,至17时30分,最后一批步兵抵达苏伊士运河东岸。此时,埃军1个营乘30架米-8直升机在以军防御纵深10~20公里的巴卢扎地区机降。埃空降兵着陆后对以军的指挥所、无线电通信设施、后方补给站等进行了袭击,使该地处于一片混乱之中,有力地支援了渡河埃军发展进攻。

            埃军袭击沙姆沙伊赫:

            10月7日夜,埃军在夺占沙姆沙伊赫的作战中,使用1个营对以军阵地实施直升机机降突击。由于以军严密防护,埃军直升机在到达目标前被发现,有12架直升机被击落,空降部队几乎全部被歼,袭击没有成功。

            以军迂回包围苏伊士城10月22、23日、以军3个步兵旅向南推进,为了赶在24日停火生效前对苏伊士城达成合围,以军1个营乘直升机飞越运河在苏伊士城南机降。在机降营的接应下,地面部队在正式停火前攻占了阿达比亚港,切断了开罗至苏伊士城的公路,对埃军第3军团及苏伊士城形成了合围态势。

        第四节  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中的空降作战

            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的战争,也称为第五次中东战争,它是以色列侵黎之战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以军先后投入11个旅、1300辆坦克、2400辆装甲输送车、200门大口径火炮、300架飞机、70艘海军舰艇,总兵力约10万人。1982年6月3日,以色列驻英大使在伦敦遇刺,以色列以此为借口,于6月4、5日,出动大批飞机空袭了贝鲁特及黎南部的巴解游击队基地和主要交通线,在边境地区与巴解游击队展开炮战。6日凌晨,对黎南部浅近纵深的巴解游击队各军事要点实施炮火准备。11时许,在北部边境和戈兰高地60余公里的正面上,分西、中、东三路同时向黎巴嫩南部发起突然进攻。西路为主攻方向,投入5个旅,沿海岸向北进犯,至10日完成了对贝鲁特的包围。中路2个旅,渡过利塔尼河向北推进,9日进占阿因达拉,控制了贝鲁特至大马士革的国际战略公路。东路2个旅从戈兰高地出击,沿贝卡谷地西侧北上,牵制了贝卡谷地叙军。开战5天,向北推进90公里,控制了黎巴嫩包括首都在内的四分之一领土,达到了战略目的。11日以色列单方宣布与叙军停火,接着叙和巴解也宣布停火,大的作战行动结束,9月下旬,以军陆续撤出贝鲁特。

            在战争的头5天,为快速发展进攻,以军使用直升机机降部队,实施了8次直升机机降作战。

            6月6日,西路进攻苏尔时,直升机在苏尔侧后空降,同地面部队和登陆部队对苏尔形成合围,数小时即占领该城;中路在抢渡利塔尼河时,直升机在纳巴提亚的南面和东面空降,在纳巴提亚南建立了一个桥头堡,抢占了各处桥梁,保障了部队渡河。

            6月7日,西路在进攻西顿时,遭受巴解游击队的顽强阻击,以军登陆部队绕过城市,在西顿侧后实施直升机机降,从而完成了对该市的合围,对夺取该市起了决定作用。

            6月8日,西路在达穆尔与巴解游击队展开激战,夜间,以军用直升机向达穆尔吊运了约100辆坦克,同时在萨阿迪亚进行了直升机机降,空降兵与从海上登陆的突击队会合,与地面部队发起联合进攻,挫败了对方的抵抗;中路在迂回由叙军驻守的杰津时,实施了直升机机降,迫使叙军撤出杰津。

            6月9日,西路在哈尔达进行了直升机机降,保障地面部队推进到离贝鲁特国际机场南数公里的地方;中路在阿因达拉使用直升机吊运了大批坦克、装甲车,同时机降了部队,加快了进攻速度;东路在攻占吉布金时,用直升机将坦克、火炮及空降部队运至叙军翼侧发起攻击,迫使叙军后撤。

            以军参加空降作战的部队为2个空降旅,每次空降的兵力不超过1个营。由于直升机机降与登陆兵登陆、地面部队突击紧密结合,使空降作战取得了更大的效果。

        第十五章  战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空降作战

        第一节  荷兰空降袭击日惹市

            印度尼西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荷兰的殖民地,1942年为日军占领。1945年日本投降后,印度尼西亚爆发了"八月革命",8月17日宣布独立,成立了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开始,英国借口解除日军武装,在爪哇等地登陆,占领了雅加达、万隆、三宝垅等城市。接着英又利用被日军监禁的荷兰战俘,组成了"荷印联军",荷兰政府也从欧洲调来军队,逃亡到澳洲的荷印行政机构卷土重来,企图恢复殖民统治。为了反对英、荷殖民主义者的入侵,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军队与英、荷登陆部队发生了战争。在印尼人民奋力反击下,英军被迫撤出,而扶殖荷军对印度尼西亚实施占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