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谁让我中了五百万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品书网 > 玄幻小说 > 谁让我中了五百万 > 第38章

第38章

书籍名:《谁让我中了五百万》    作者:流沙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既然是数码的,当场打印就可以了,干什么多加费用?”

            “当然是因为我们用得打印机好,速度快,速度快就费墨水,费了墨水的话,我们还要自己掏钱……”

            没听说过这种道理,但是,即然急着要,也只能多花钱了,谁让公安局不说清楚的?还说什么便民措施,办护照是便民了,可是你不说清楚了怎么办,还不是让人家多跑两次,杨柳有车也就算了。

            再次走进办证的接待处,一个老人在和那个警官说:“警察同志,我年纪大了,能不能这个表格你给我一张?”

            “不行啊,我们这里没有打印机,只有复印机,用来复印你的身份证的。”警官依然是一副笑脸,不过口气一点都没有商量的余地。

            “我不知道这个表格需要网上下载,我也不会用网络,我难得出一次国,您看……”老人还是在争取。

            “您可以让你的家人帮忙吗。”里面的话依旧如此。

            “我换了好几部车过来的,能不能帮一下忙?”

            “这是政策,我不能更改的。”

            杨柳看了真是有些生气,一个老人难得出一次国,那些穿着警服的人也真能“公事公办”,反正他态度好,你不能说他,他反而能怪你不看清楚条条框框,还只能自认晦气。杨柳算是领教这些官老爷的脾气。

            “我说老爷子,我的表格还没有填,警官先生,能不能帮我复印一下?”杨柳看不过去了。

            “复印一块一张。”里面的语气还是不带感情色彩。

            “谢谢,谢谢啊,否则我又要多跑一次了。”老人对杨柳说。

            “没什么,老百姓么,互相帮助应该的。”杨柳的心里想:你们这些人真应该下岗。

            杨柳填好了表格,里面收了他的东西让他在家里等,说是用快递送到他家。切!又是公安局的三产,少说又是几十块钱,不过,如果是挂号的快递,送这种证件类的东西好像还要贵,仔细看了看那张小纸条,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发现:快递费,工本费,一共两百三十元整。靠!真的是穷疯了,比美国的护照贵了不止一倍!可是中国人的护照在国外好像也没有美国护照来得值钱啊?

            杨柳开车去了旅行社,他看了半天也不知道应该选什么旅行社,因为他的要求实在是特殊,他要去的地方很多:冲绳首里城、岐阜县白川乡、清水寺、二条城、金阁寺,奈良的东大寺、唐招提寺、平城宫遗址以及日光的东照宫等等,这些地方分散得很开,这样一来,没有两周是很难看全的,更何况杨柳决不是那种走马观花,他是真的想要了解一下日本的文化。

            接待员的笑脸永远是那么好看:“先生需要什么服务?”

            “哦,我想了解一下旅游的线路。”

            “请问是境内的还是境外的?”

            “我要去日本。”

            “哦,现在去日本有东京—大阪富士山6日游  8830元一人。”

            “有没有别的线路?”杨柳的路线可是包括了冲绳、京都、奈良等等好几个地方。

            “暂时没有了。”

            “那么,如果我订制线路呢?”

            “那您需要有八个人以上组团。”

            还是钱!

            “那么,你帮我看看这条线路的价格,估算一下日期可以吗?”杨柳说着拿出自己的计划图。

            “请稍等。”接待员拿着杨柳的东西就去问经理了。

            过了没多久,一个看山去四十岁左右的人走过来:“请问是您指定的线路吗?”

            “是的。”

            “我们看了一下,这条线路估计需要两个星期的时间,包括住宿,饮食,车票,机票,签证等等,大概是两万到两万五一个人,如果组团超过二十人的话,可以一万八一个人。”

            “谢谢。”杨柳可没有什么兴趣花二十五万请客组团走那么多地方,有那钱我一个人去总可以吧?

            杨柳走出旅行社才发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他不懂日语啊!而且第一次出国,人生地不熟,这可怎么办?而且旅行社又规定了,如果跟团旅游不能单飞,杨柳觉得,有时候事情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他只能再度走进旅行社,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经理,他说,他只需要一个专职导游,然后他想一个人走走,导游不过是联系和翻译,他问经理是不是有这种旅游项目。

            “这个……有点困难,因为单人出游签证比较难办下来。”经理一脸为难。

            也对,日本也算是一个发达国家,不是什么人都能去的,跟团旅游尚且需要一个人十万的存款凭证,一个人还不更难?

            “这样吧,”杨柳最终咬了咬牙,他准备花钱了,“这次的旅游费用,我的预算是二十万,导游的费用在这二十万里面支出,应该是五万但是在回来以后才给,那么剩下的十五万作为我们两个人的旅游花销应该足够了,还有一些零散的钱我自己准备,你们去日本领事馆,需要多少费用的存款凭证。”

            经理的脸马上就因转多云,真可以用拨云见日来形容,因为光是这样一次旅游,他们就可以赚大了,而那个幸运的导游则是这其中最大的赢家,相信这个消息会让那些去日本的导游争破头。

            “那么……这位……”经理简直是看着送上门的钱在说话了。

            “杨。”

            “杨先生,我们是不是可以马上签订旅游合同?”

            “可以。我甚至可以马上付清费用。”杨柳不想多说话,不就是钱?这个年月,这个世道!

            “您希望什么时间出发?”都用上敬语了。

            “应该在七月吧。”

            “好的,那么在我们和日本领事馆交涉以后,我们会通知您的。”

            杨柳付了两万定金,然后走出了旅行社,他看着外面有些阴沉的天,心里觉得不是滋味,如果他没有那么多钱,是不是就不能进行这次日本文化之旅了?答案是肯定的。后来他才知道被这个经理骗了,什么签证不好办这些都是骗人的,无非就是要钱!平白无故少了那么多钱,杨柳又要炒股票了。有一点他知道,这次让旅行社狠狠赚了一票。

            

        钱之哀  第四十八章  追名逐利

            星期一由于下雨,杨柳没有去老李那里,却因为睡过了头上班迟到,这对于杨柳来说有些少见。可能是因为晚上想着司徒燕和茹雅心的事情睡得晚了。还好就是星期一一大早杨柳没有课,他的课基本上都在早上十点钟以后,尽管如此,还是需要一大早就到学校。

            刚刚走进办公室,杨柳就听到了有人说:“你们不知道,今天的股票……”

            股票!杨柳正好需要买股票赚钱,他当然竖起了耳朵,说话的这个人可以说是第一代股民了,他炒股的时候,杨柳才刚刚初中一年级,这位老股民因为投资正确,挣下了很多钱,但是由于后期的股市不景气,他也损失了很多,不过总的来说他运气还算好,挣下的钱买了一套房子,现在他总是以股评家的身份出现,给那些炒股的人一些小道消息。

            “老耿,你说的是不是真的?”杨柳问他。

            “小杨,这你就不懂了,你不炒股票,不知道股票这个东西还是有它的规律的,比如说,今天这个股票,它肯定会涨,而且我敢说,到了明天你赚一块钱不成问题的。”

            “你买了没有?”

            “我?没有。”

            “那你还不快点去买,这种赚钱的机会放过了多可惜?”

            “啊呀,小杨,这个消息也是听来的,我……你知道前些年我有些怕了……”

            什么呀,还是不准的。

            杨柳还是坚信自己的思路,看着顺眼的买。偷偷溜上了网,杨柳开始看,那个股票有些顺眼,突然他看到了贵州茅台,嗯,这可是好东西,茅台酒那可是国酒,当年周总理就是在国宴上被这个酒灌醉了,周总理啊!连许世友上将这个抱着酒坛子睡觉的老家伙看到周总理喝酒和甘拜下风的人,竟然让茅台给灌醉了,这可是个好宝贝,而且据说前些年你想买真的茅台还买不到呢,怎么说这个股票也是个硬通货,买了,杨柳一下子全部吃进,然后就回到办公室和他们插科打诨了。

            老耿还在发表他的观点:“所以说,我现在钱少,如果给我十万,不,只要五万,我就能赚到二十万,不是我吹……”

            “我说老耿,你现在在股市里的资金还有多少?”杨柳问他。

            “不多了,这些年我买房子,装修……”

            “你就说还剩多少?我不要听理由。”

            “还有五千吧。”

            “老耿,你这五千怎么就没有变成两万呢?”杨柳实在讨厌老耿那种样子。

            “你不知道,现在的股票多难做……”看来老耿已经被人说习惯了,又开始长篇大论了。

            刚刚觉得耳朵边上有些清静,走进来了一个人,径直走到杨柳面前:“杨柳,帮个忙吧。”

            杨柳一看,原来是语文教研组的一个同事,姓于,三十好几的女人了,成家了,孩子也有了,在这个学校里可以说属于中坚力量,学校就是这么奇怪,你只要没成家,没有孩子,就永远属于那种“不成熟”的人物。杨柳奇怪的是,这个人和自己基本上“老死不相往来”的,今天怎么求上门来了?

            “好……你说,什么事情,只要我能帮忙的尽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