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纪实:生命的感动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品书网 > 科普学习 > 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纪实:生命的感动 > 第2章

第2章

书籍名:《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纪实:生命的感动》    作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最新网址:wurexs
                                    14日12时25分,在塔台指挥的空降兵某部队长王维山的卫星手机传来伞降分队指挥员的报告声。当日上午11时48分和12时9分,重灾区首批伞兵空降茂县。

        随后,一条条灾情报告、引导信息从受灾严重的茂县传来,这标志着空军部队已深入重灾区,搭建起一条内外联系的信息通道,对后续人员、物资、装备大规模进入灾区提供重要信息依据和决策参考。

        气象报告:灾区上空有局部晴空

        指挥部下令:抓住有利天气,立即起飞。搭载伞兵的大型运输机紧急升空,穿越云障,飞向灾情严重的茂县上空。此前一天,空军运输机已搭载伞兵飞抵重灾区上空,由于天气原因,未能实施伞降。空降指挥部多次组织研究,对空降任务进行科学调整。

        11时35分飞行高度5000米

        机舱内,伞兵们背负伞包,携带GPS全球定位系统和卫星电话,铮亮的头盔在机舱内发出幽暗的光。塔台上,"保持飞行高度、观测伞降地形、把握跳伞时机",指挥员连续发出一条条指令,空气骤然紧张。

        11时40分随着一阵巨响,一阵白雾在机舱中迷漫

        面对记者迷惑的目光,一旁的大队副参谋长王君伟解释说:"这是放氧,以增加高空舱内含氧量。""挂拉绳!"伞降指挥员一声令下,15名翼伞队员上好了拉绳弹簧钩,做好伞降准备。

        11时48分茂县上空

        "嘟、嘟"尖利的警报声音骤然响起,舱内的警报灯瞬时闪个不停。只见舱门徐徐打开,伞兵们迅速起身,按顺序向舱门靠拢。这时,又一声尖利的警报声响起,伞降领队、空降兵研究所所长李振波第一个跳出舱门,随后一名名伞兵依次跳下,在灾区上空绽开朵朵伞花。

        12时9分第二批伞兵按计划完成伞降。17分钟后,伞降人员从灾区发回了伞降着陆情况,伞降队员无一伤亡

        这次行动是空军在高原复杂地域,无地面指挥引导,无地面标识、无气象资料条件下运用伞降方式参加抗震救灾。空降兵首批先遣分队将主要负责通信联络、灾情勘察、情况上报等任务。后续部队将根据灾情分批、多路开赴灾区,实施救援。

        15勇士冒险空降茂县灾区

        第5节:200名突击队员的急行军

        200名突击队员的急行军

        5月17日夜21时,王毅不得不离开汶川救灾现场,换上一件干净点的迷彩服,乘飞机赶到北京参加18日晚在中央电视台举行的"爱的奉献"抗震救灾募捐晚会。

        晚会一结束,他就想连夜赶回四川,没想到有关部门又安排了采访,他只好再滞留几个小时。

        王毅离开部队已经36个小时了。坐在主席台上,这位面色黧黑的大校话并不多。不发言时,他似乎如坐针毡。

        "我的部队还在汶川,我想赶紧赶回去。"他低声地说。

        5月12日下午,汶川大地震发生122分钟之后,正在阿坝州马尔康执行任务的武警某部参谋长王毅奉命带领670名官兵立即向汶川县城进发。

        破坏力极强的大地震造成汶川与外界通讯中断、交通阻隔,数万群众生死不明。汶川到底怎么样了?

        车队冒着细雨在泥泞的路上强行开进。晚上22时,道路出现大面积塌方,车辆再也开不动了。

        王毅当机立断,他挑选200名突击队员,轻装简从,携带铁锹、铁镐等工具,徒步急行军赶往汶川。

        队伍行进途中,王毅接到命令,立即带领部队奔赴理县,那里迫切需要救援。

        赶往理县的路上余震不断,五六百米高的山上,不时有巨石、树木轰然滚下,有的砸在路上,有的直接坠入路边水深流急的江中。

        雨点不停地落下,官兵们身上湿淋淋的,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

        他们从挡在路上的巨石石缝里穿行,在横亘路中间的大树上爬上、爬下,缓慢的行军速度煎熬着王毅和战士们的心。

        5月13日9时,突击部队终于抵达理县县城。震后的县城满目疮痍,官兵们立即投入救援。

        当日下午,王毅又接到紧急命令,立即急行军向66公里外的汶川县城开进。

        一些路段严重垮塌,突击队干部们就站在路基边缘,扶着战士们过去。一座必经的水电站里,水已经漫坝了,王毅带着战士们小心地从坝上走过。

        有时走着走着,路就彻底断了,他们就找古栈道走,20多厘米宽的栈道下面,距离江面300多米,一个失足,后果就不堪设想。

        所幸,凭着平时练就的本领,官兵们一个不落地安全赶到了汶川。

        "军人就是要有超常的承受能力,不怕流血牺牲。"王毅说。

        5月13日晚23时15分,王毅带领突击部队进入与世隔绝了30多个小时的汶川县城,通过海事卫星,他们将汶川的灾情报告了出去。从此,人们的心,与汶川一起跳动。

        第6节:生死10小时

        生死10小时--"沙家浜连"2800米高山救老人

        5月18日早上7∶30,济南军区某摩步旅"沙家浜连"所在部队官兵,经过千余公里30多个小时的长途机动,刚刚到达四川彭州白鹿镇灾区,顾不上休息吃饭,来不及卸车安营,就立即派出100党员突击队,在当地村民带领下,赶赴龙门山深处,营救被困在2800米高山上的16名老人。

        白鹿镇9个行政村全部分布在大山深处。在这次大地震灾害中,该镇成了全省损失最惨重的乡镇之一。由于山体滑坡,道路堵塞,至今还有几百名行动不便的老人被困在高山上。今天"沙家浜连"所在部队官兵要营救的就是距镇区最远、道路最险峻的九大队的16名被困老人。

        救援分队沿着陡峭的盘山公路刚走出不远,就看到前面的道路被泥石流和残断的大树堵了个结实。只见带状的狭长山坡从山顶一直坍塌下来,松动的石块泥土随时可能滚落,而路的另一侧则是万丈悬崖和湍急河水,仅被滑坡的泥石流封堵的路段就有二十多处。有的地方实在危险,无法通行,官兵们只得绕道趟过湍急的河水,爬上陡峭的山崖。经过四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官兵们终于到了位于2800多米高山上的九大队。

        此时,乘坐了两天两夜火车,还没有来得及吃饭的官兵,已是浑身汗透,体力严重透支。然而,当他们得知16位老人已三天粒米未进,平均年龄65岁以上,无力行走时,纷纷把自己带的水和干粮送给老人们吃。他们用竹竿、椅子、编织袋、背包绳等,迅速制作了9副简易担架。带队的某集团军炮指部主任张念红和某旅副参谋长宋学照,给大家明确任务后,带头背起老人朝山下走去。爬上山时,已属不易,下山抬着或背着老人,更是难上加难。

        陡峭的山路上,官兵们或4个人抬着一副担架,或背着老人,相互搀扶着艰难行进。在一段几乎是直上直下的山路上,背着抬着老人都无法前行,几名体格健壮的干部战士干脆自己躺在地上,把老人抱在怀里,用身体护住老人,让两名战友用背包绳拉着一点一点往下滑行。

        通过水流湍急的一条河流时,桥上的木板有些已经腐烂,官兵们担心桥木断裂,某旅副参谋长宋学照就带领几名干部,跳进水中用肩膀顶住桥板,让官兵们踩着肩膀通过。就这样,官兵们先后翻越了6座大山,趟过了3条急流,一路历尽艰险,惊心动魄。下午6时30分,经过50公里、10余小时的艰苦接力,官兵们终于将16位老人安全地救下了山。而此时,参加救援的官兵却个个成了泥人、水人,有的腿都抬不起来了,有的躺在地上睡着了。

        他们,真不愧是"沙家浜连"的英雄官兵啊!

        第7节:彭州女警蒋敏(1)

        彭州女警蒋敏

        永远的痛--执勤中接到电话全家10口人死亡

        对于地震幸存的每一个人来说,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首先想到的就是第一时间给家人报平安。但是就在那一刻,蒋敏工作的彭州市通讯中断,电话打不进来,也打不出去。

        但容不得丝毫的犹豫,也不能失去一分一秒的时间,民警们紧急集结,出门抢救伤员、上街维护秩序……在地震灾难来临的那一刻,每个民警都暂时抛却心里所有的个人安危,迅速投入抗震救灾。

        19时10分,出门巡逻回来的蒋敏再次拨动那串再熟悉不过的电话号码,然而,传来的还是那令人揪心的忙音。

        收音机的声音在耳边沉重地回荡着最新消息:四川北川老县城被塌方山体全部掩埋,目前,确定死亡人数大约三千余人……

        蒋敏按捺不住内心的牵挂,继续拨动北川县家里亲人的电话。周围很嘈杂,但气氛却死寂。蒋敏将滑盖手机推的那一瞬间,民警钟玮看了一下,手机显示屏上,是蒋敏女儿瑞瑞那胖乎乎的可爱小脸。

        20时30分,电话依然无法拨通。

        收音机里的继续传出关于地震数据的统计,"北川死亡人数约7000余人。"突然,蒋敏拉着同事钟玮的手,有些语无伦次地说:"玮玮,你说,一个仅有2万人的县城,一个妈妈,要照顾两个年老的人,还要拖一个两岁的小孩子,他们能不能从六楼活着出来?"那一刻,周围的人心都碎了。时间在延续,工作也在继续,蒋敏揪着心继续执勤。13日凌晨6时许,蒋敏的手机响了,来电显示对方号码是北川的。"喂!"蒋敏刚刚和对方说了两句话,顿时泪如雨下。蒋敏在哭,旁边女警也在哭:蒋敏的舅舅哭着打来电话,蒋敏的爷爷奶奶、母亲、女儿全部遇难……除了舅舅,蒋敏在北川的全家10口人已经确认死亡……

        永远的伤--家人没有了我们爱其他人吧

        摆在面前的生离死别,是那么残酷。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urexs。手机版阅读网址:m.wurexs

                                

                                

                                

《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纪实:生命的感动)》第2章:第2章

Copyright © 品书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