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纪实:生命的感动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品书网 > 科普学习 > 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纪实:生命的感动 > 第5章

第5章

书籍名:《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纪实:生命的感动》    作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最新网址:wurexs
                                    大雨的冲刷让三江村周边的山体开始出现滑坡,从山上泻下来的泥石流,让原本断裂的道路更加难以前行,阻断了通往村庄的所有道路。

        暴雨落下的时间是晚12时,因地形限制位于两山之间的营地,瞬间变为泥石流冲击的目标。

        雨急,风大,山上碎石乱翻滚。

        在戴志强的指挥下,士兵被分成两组,一组用强光手电侦察营房周边山体的变化。另一组则在戴志强的指挥下检查灾民帐篷是否有损毁。

        "头儿爱兵,危险的活儿他都冲在最前面。"一位士兵说,检查老乡帐篷的任务很危险,大家都知道下雨时活动范围越大,越容易被山上的飞石击中。

        "飞石厉害的很,一下子老牛都砸死喽。"三江村村民说,地震后飞石比以前多了很多,所以大家只要看见雨,就不会出门。

        "这点小事怕啥?"战士在身边时戴志强嗓音洪亮,但没人听见时,他也会双手合十小声嘀咕:"老天帮忙,别下了,要不直升机来不了了。"

        18日,凌晨2时,地震山崩

        18日凌晨2时,雨停。灾民的房子没倒,泥石流也没有落下。不过大雨停止并没有阻挡住灾难的接连来临。

        余震,让与汶川几乎处在同一经纬度的三江村不停颤抖。睡觉时被震醒的战士说,他感觉自己好像睡在蹦床上。

        "担心地震让本能走出三江村的小道受阻。"戴志强说,"我更担心的是,余震会引起山体滑坡或山崩。"

        "咔隆隆!"

        闷响过后,担心在凌晨3时转化为现实,原本小规模塌方的李家山山崩了,夜色里滑落的巨石,与山体之间不断蹭出银色的火花。

        凌晨5时,志愿者陈强起床后发现,李家山少了一半,整个山峰宛若被人用刀切过一般。

        山石滚落发出闷雷般的响声,村民感觉到土地晃动时看见,滑落的巨石夹着丝带一般的长长烟尘,不断从李家山主峰飞落。

        一次比一次强烈的山崩,让恐慌在村内蔓延。

        村长来了。他说,对面李家山是挖空区,因此山崩不会停。村民来了,满村乱窜的家犬让人们坚信不明的灾难,随时可能降临。

        凌晨,两只野犬进入村庄,咬伤一名村民。随军军医担心,疯狗带来的病菌会造成瘟疫。"疯狗通常是从震区过来无家可归的野狗,被咬后会传染各种疾病。"

        随后,闷雷般的山崩声中,又传来战士冲锋枪发出的"嗒嗒"声,两只疯狗被打死,村上气氛稍有缓和。

        早六时,一次犹如瀑布般泻下的山崩,让恐惧升至极点。

        巨响、滚石、冲天烟柱--山崩形成的气流卷着沙粒冲向了三江村,沙尘中一米之内的物体已无法辨认。沙雾形成的窒息,让简易棚内的村民四处乱跑。沙尘中,戴着口罩的军人们张大嘴不断深呼吸,可同样感觉胸闷。

        第15节:一名空降兵的坚守(2)

        巨石形成的石河夹杂着隆隆的响声,开始向三江村蔓延。一波石浪将齐腰粗的树木推倒,随后赶来的石浪又瞬间把大树掩埋。

        18日,上午,求救

        为了避免意外发生,戴志强开始求助,他希望部队能够早点把飞机派来。

        "卫星电话没电了","北斗定位系统发出的求救短信没有回复","海事卫星接收不到信号。"

        坏消息接连不断出现,躲在村庄制高点的人们进入一种烦躁的状态。

        上午10时,三江村对面的李家山第6次出现大面积山崩。与此前不同的是,这次山崩,客车大小的石头从山体内横向喷射而出。

        "情况十分危险,"一位志愿来救助三江村村民的登山专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该专家认为,目前李家山持续出现山崩导致的结果将是,高三百米的山体会拦腰截断,自西向东倒塌的山峰会形成巨大的冲击波,将三江村内的所有人卷至高空。"这种情况下,人还没有落地就已经在空中死亡。"

        这一消息传出后,村上的女人开始哭泣,男人则开始不停地在原地转圈。

        "情况紧急,速援!"、"情况十分紧急,速援!"尽管部队的求助短信不断发出,但何时来飞机的消息始终无法确定。

        "路出不去,直升机不来,眼看着对面的山石不停砸过来。"一名志愿者说,当时他除感到绝望以外,考虑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尸体会被在何处发现。

        18日,上午,"留遗言"

        惊慌中,人们开始策划逃生方案。翻山不行,那里的泥石流已经夺走近百人的性命;撤退到高处躲避山崩不行,老人、孩子和伤员无法前行。

        最后,五名身强力壮的登山爱好者被一部分人选为突击队,人们希望这些能在石头上跑步的小伙子把受困的消息带到40公里的红白镇,在那里指挥部会派出直升机前来救援。

        "无论谁被坠石砸到,后面的人都不要停,我们的任务就是把消息送出去。"突击队长讲话时,村里的妇女已经开始揉起了鼻子。

        突击队组成后,人们开始纷纷把自己的名字、工作单位、家人联系方式及自己想说的话、逐一写在纸条上,这些纸条将由突击队送到外界。

        人们开始写纸条的时候,戴志强也在书写,不过他很快把纸条撕烂,用力将碎片扔出去。

        "告诉总部,除了在这里掩护灾民外,我没啥说的!"戴志强的声音很大。

        戴志强大吼过后,登山者决定将出发时间延后一小时,恰恰就是这一小时让所有受困者得到了救助。

        18日,上午11时,来援

        上午11时,崩裂的李家山仍然在喷涌着石头,前行的石河已离三江村不足200米。守在村上最前沿的战士们衣服上已落满山崩时带来的尘土。

        突击队要出发了,看着整装待发的小伙子,现场的人都已无语。"这条路很危险,几十处的塌方区已经砸死很多人了。"老乡嘱咐突击队员时声音几近哽咽。

        "飞机!直升机!"人群中忽然传出一声大喊,短暂的平静后,潮水一般的欢呼声立刻席卷了整个三江村。

        扛旗守在村子高岗上的战士哭了,村民、医生、军人相互拥抱在一起。

        值得注意的是,在人们发出欢呼声的同时,山崩戛然而止。直升机落地了,战士们奔跑着把伤员送进飞机。

        "戴志强营救了突击队。"直升机上一位志愿者指着大片塌方的山脉说,如果没有戴志强的坚持,突击队走到这里已被掩埋。

        第16节:灵的新生(1)

        灵的新生

        他们虽然是在押人员,但是面对地震这样的灾害,同样和我们拥有一样平等的生命,我们不仅要保护他们的人身安全,更是要保护他们的人权。

        --北川县长经大中

        北川县发生地震前,北川看守所关押着25名在押人员,其中有2名是重刑犯。北川驻扎有一个武警中队,专门负责看守所警戒。据介绍,当天看守所里只有王万安、唐首才两名值班民警。

        5月12日下午,一阵天崩地裂的巨响后,地震袭来,看守所在一刹那土崩瓦解。地震了!王万安、唐首才迅即冲出门外,这时,他们想到了在押人员,马上转身冲进值班室取监舍门钥匙。但是二人同时摔倒在值班室门外。他俩相互搀扶着从地上爬起,分别抱着树木稳住身体,只见看守所外围高墙和内监舍轰然塌下,周边的高楼纷纷倾覆,看守所及邻侧一边四层楼的拘留所被夷为平地。

        不过,幸运的是因为看守所都是一层的平房,在押人员被压在下面并不严重。

        唐首才发现在押人员被埋后,拼命似的冲到了倒塌的监舍前。当时强烈的余震仍在继续。看守所处于北川老城区,后面的高山正在大面积滑坡,随时可能将他们掩埋其中,他们顾不上危险,一边大声地呼喊,一边用手在废墟里面刨。

        从下午2点50分到5点多,经过3个多小时营救,废墟中的25名在押人员中被刨出17人。

        这时,外面被营救的30余名受伤群众也被安置到了看守所院内。王万安等人一边实施救援,一边维持院内秩序。为了保证受伤群众得到及时的安置和治疗,同时防止在押人员趁乱脱逃,他们找来附近的基干民兵,组织他们将受伤群众撤离看守所现场,送至更为安全的安置点。

        到下午5点时,在押人员被成功转移时,唐首才发现,整个县城已经被夷为平地。而此时,相距500米处的公安家属院,他的妻子和女儿已经被掩埋,还不知死活。

        看守所的武警中队在这场灾难中也遭受重创,许多战士被塌方埋住。一些未受伤的武警迅速赶到现场,将救出的在押人员看管起来。

        第17节:灵的新生(2)

        随后,武警中队派出10多名战士,将在押人员进行分类,17名在押人员被分成4个小组,一起向外转移。

        当时,北川通向绵阳方向的道路已经被塌方掩埋。滑坡成70度,上面覆盖着巨大的山石,上面还有石头在滚落。2名食堂帮厨的服刑犯、4名重伤和11名轻伤在押人员,在武警、公安的押护下,一路相互搀扶,手脚并用,爬过这些滑坡。因为周围还是存在危险,武警官兵又押解着17名在押人员,不断转移,寻找安全的安置点。最后来到距看守所3公里处的任家坪公路收费站。

        来到收费站时,已经到了晚上7点,他们又累又饿又渴。看守所所长罗长均、当日正在轮休的看守所民警尚玉宝闻讯赶来。他们一商量,决定拦车将17名在押人员转移到70余公里外的绵阳市看守所。

        但是,武警没有接到上级命令,不同意将在押人员押解出外地。此时,北川县公安局常务副局长佘大庆了解到情况,决定由他开道送在押人员到绵阳市看守所,以常务副局长的名义要求武警中队派五名战士随车押解,承诺事后如发生问题一切由他负责。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urexs。手机版阅读网址:m.wurexs

                                

                                

                                

《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纪实:生命的感动)》第5章:第5章

Copyright © 品书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