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重回1988:我成了全球外科第一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品书网 > 都市言情 > 重回1988:我成了全球外科第一 > 第451章 调人,员工破万!

第451章 调人,员工破万!

书籍名:《重回1988:我成了全球外科第一》    作者:青竹先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你也不用担心,调来的人我会亲自过目,有能力的我会安排他们上位,没能力用资历来压人的,那就直接送走!”

        “我向阳集团可不养这些人!”

        苏晚秋平静地道。

        要人的事,苏晚秋还没说,但也在这几天了。

        到时候苏晚秋会朝钟町来提交申请,这样的话,上面不仅仅可以从湘南的工厂调人来,还可以从其他省调来。

        第四期完全投入后,工厂生产线的工人,差不多要达到五千人。

        这只是生产线的工人。

        除了生产线的工人外,还有做临床数据和科研的,这两种是向阳集团以后发展必须存在的部门,也是保障所在。

        在员工上,生产线五千人,那这两个部分至少安排两千人左右,其中临床数据是重点!

        “多谢苏医生!”

        张平平连忙道。

        片刻,一群人去了向阳医疗器械厂,虽然已经是晚上八点,但此刻向阳医疗器械厂可没有丝毫提供的意思,生产线全开。

        “董叔叔,你们医疗器械厂现在还是三班倒?”

        张平平问道。

        “现在可是人手最充足的时候,等到其他的厂房都投入以后,那别说三班倒了,两班倒都做不到了,现在只能生产,先屯着!”

        董新来感叹地道。

        “你们向阳药厂,我看可是一整夜都不熄灯的!”

        董新来开口道。

        “我和你一样,现在人手充足,那就先生产一些,尤其是卡莫氟和依诺他滨,还有紫杉醇和卡铂,一旦医学会开启,怕是订单会直接压住!”

        张平平笑着道。

        皮尔上次交了五个亿的代理费后,第二天就下单三个亿!

        这三个亿都是紫杉醇和卡铂,而现在向阳药厂生产的紫杉醇和卡铂,还仅仅是供应国内,需要国内需求平衡后,才会选择出口。

        “苏医生,你们怎么来了!”

        苏晚秋等人刚到医疗器械厂,老刘就出来了,看到了苏晚秋连忙迎接了出来。

        随即,就看到了董新来和张平平。

        “老刘,带苏医生去看生物高分子材料!”

        董新来连忙道。

        “行!”

        老刘连忙在前面带路,片刻,到了特殊研发区域,可以看到,周围直接封闭起来的,除此之外,门口是消毒间。

        必须消毒,并且穿上无尘清洁服才能进去,进入研发部。

        “刘主任,董局长!”

        “苏医生!”

        ……

        研发部的人,连忙朝苏晚秋打招呼。

        这一次,整个研发部扩大了很多,整个部门差不多有一百多个人,分成了三组,正在做测试!

        “拿出制作出来的高分子材料给苏医生看看!”

        董新来道。

        “好!”

        三个小组的组长端着一个小小的封闭盘子,放在了苏晚秋的面前,盘子中,是一张很小的补片,除此之外,旁边还有置管用的导丝。

        “苏医生,请看!”

        董新来连忙道。

        “我看看!”

        苏晚秋戴上手套开始查看起来,片刻,苏晚秋的眉头皱了起来,董新来说的没错,这成品距离苏晚秋制定的标准还差不少。

        而苏晚秋制定的标准,仅仅是投入临床最低的标准而已。

        “苏医生,如何?”

        董新来问道。

        其他的人,也都看着苏晚秋。

        “十天之内,能否达到最低标准?”

        苏晚秋问道。

        “苏医生,我们三个团队都在尽力做,保证十天之内达到标准!”

        董新来沉声道。

        其他的人,也一脸坚定。

        “高分子生物材料是这一次医学会展示的重要材料之一,我估计到时候订单不会少!”

        苏晚秋笑着道。

        “保证完成任务!”

        董新来连忙道。

        “你们也不用压力太大,靠着我华国的技术和设备,可以达到目前这个标准已经很不错,接下来你们要做的,那就是增加设备的标准!”

        “好的设备,带来的产品自然也就不一样!”

        苏晚秋沉声道。

        设备标准?

        几人眼中都亮了起来。

        “苏医生,我们懂了!”

        三个小组的组长一起开口道。

        他们做出的产品,确实还差一点,但实际上,他们在操作上已经没什么问题了,主要是华国设备太次。

        这些,无法怪他们!

        “苏医生,第一批腔镜和心脏起搏器已经可以交付给皮尔先生了!”

        “是否交付?”

        走出向阳医疗器械厂,董新来朝苏晚秋道。

        “交付吧!”

        “皮尔先生的华纳公司可是我们向阳集团现在最大的合作伙伴!”

        苏晚秋笑着道。

        “行!”

        “那我明日就联系他们带走一批!”

        董新来道。

        晚上九点,苏晚秋回到了家中。

        “晚秋,岭南乡医院现在怎么样了?今日我到乡里,好多外国人!”

        躺在床上,团子已经睡着了,秀灵靠着苏晚秋,低声道。

        “国外来了十个团队,过一个星期左右还要来一大批的人,到时候我和钟雪厅长说一声,叫他们将向阳村的路都封锁了,国外的公司和团队必须通过申请才能进入向阳村!”

        苏晚秋道。

        “嗯嗯!”

        秀灵点点头。

        “对了,你也开个会和下面的人说一声,这么多外国人进入我们岭南乡,大家也稍微注意点,不要起了冲突!”

        “当然,要是他们欺负人,那也不用客气!”

        苏晚秋道。

        “行!”

        秀灵答应了下来。

        一夜过去。

        第二天。

        苏晚秋来到岭南乡医院后,先带着众人去看了实验体的情况,然后还看了肺动脉重建的患者,患者情况已经稳定了下来。

        这一场手术,算是真的成功了!

        不过要走出无菌室,还需要不少的时间,这么大的创伤对只有三十七天的患者来说,相当于苏晚秋将他从阎王面前拉了回来。

        想要完全恢复,需要的时间更长。

        一号住院楼顶楼!

        “苏医生,医学会还有十四天!”

        韩笑笑开口道。

        “对,十四天!”

        “你要坚持住!”

        苏晚秋笑着道。

        “放心吧,我肯定可以坚持到医学会的,隔壁的于爷爷也说了,我肯定可以坚持到医学会的,对了,于爷爷是什么病,我问他他都不和我说!”

        韩笑笑朝苏晚秋问道。

        听闻此言,苏晚秋身后的秦明和李老等人都沉默了下来,相对韩笑笑,于老师长的病那才是真正的没办法了。

        若是后世,还可以开展免疫和靶向治疗,但这个年代,已经尽力了!

        “他,一点小毛病!”

        苏晚秋笑着道。

        “等我能走的时候,我要去找于爷爷玩,昨日都是他来找我的,他还和我说了很多以前的事儿,可好玩了!”

        韩笑笑连忙道。

        “行!”

        苏晚秋淡淡一笑。

        韩笑笑的身份,于老师长不可能不知道,老师长疾恶如仇,但却也分得清黑白,韩笑笑是韩笑笑,韩东是韩东!

        韩东死一百次不过分,但韩笑笑不一样!

        查房后,苏晚秋回到了医生办公室。

        “苏医生,你说的这事交给我就行!”

        钟町来听说向阳集团缺少人手,直接答应下来了。

        王主席也笑了笑,这对他们来说不是什么大事情,调些人来就行!

        “钟老,要是可以的话,尽量安排大学生!”

        苏晚秋连忙道。

        “没问题!”

        钟町来点点头,随即道:“这几年毕业的大学生要是知道你向阳集团的福利,还不得直接跑来了,他们是没机会!”

        “没错!”

        王主席点点头。

        很多药厂的工人没有调动,要来苏晚秋的向阳集团那是很难的,尤其是大学生,他们都是包分配的,要转移工作,那也需要服从组织调动。

        “那就多谢了!”

        苏晚秋淡淡一笑。

        这几年毕业的大学生最好,他们在其他的厂房待遇不行,到了苏晚秋的药厂后也好管理,真要是调一些高层来,那苏晚秋都要头疼!

        “你要多少人?”

        钟町来问道。

        “先调三千过来,要是医学会订单大,还要加人!”

        苏晚秋道。

        向阳集团第四期投入之后,现在的人手只能满足正常生产线,要加班两班倒或者三班倒,那就需要一倍甚至是三倍的人手。

        调来三千人,也就勉强够。

        至少张平平和董新来安排,出去做临床数据和做科研的人手到时候不用调出来搞生产了,科研直接安心的做临床数据。

        “这么多人!”

        钟町来深吸了一口气。

        目前国内,员工达到三千的厂房都是屈指可数,苏晚秋直接开口要三千人,而且向阳集团以前的人手那也不少,这加起来,得多少人了?

        很快,怕是要破万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