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快乐人生七步骤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品书网 > 文学理论 > 快乐人生七步骤 > 第18章

第18章

书籍名:《快乐人生七步骤》    作者:玛西·西莫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不难发现这种毁灭性的生活方式只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变成疯子,另一种就是自杀,而很多时候两者兼有。对于一个正在成长的少女来说,人生的前景是如此灰暗。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担心自己某天早上醒来,突然会像家族里的其他人一样,失去了理智。所以我变成了一个自我压制的怪物,尤其是对食物。很多年来我所想的所有事情就是下一顿该吃什么。这种境况很尴尬。我告诉自己说:”我是在浪费时间!“可不这样想,我又无法面对那种更深层次的、因为害怕死亡或者变成疯子而产生的痛苦。较之这种痛苦,体型和食物可是容易对付多了,最起码它们是可以控制的。

            

            当然,我还没傻到通过酗酒和吸毒逃避痛苦,对一个海明威家族的人来讲,这实属不易。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运动,严格控制自己的进食。我强烈的进食控制的一个积极方面就是,它给我一个可以控制易饿症的理由。我人生最大的感受就是自己是个没用的废物,这种感受就像一片乌云遮住了我的快乐,也成了我生活中挥之不去的阴霾。

            

            很多年来我一直用喝浓咖啡的方法来保持体型,但这也损害了我的健康。最后我抛弃了这些做法,开始吃健康的食物,并且开始不那么残忍地要求自己做运动,但却始终承受着内心的恐惧。生怕一步走错,生活的心魔又会露出它丑恶的嘴脸。

            

            后来,我学到了一个能让我的忧虑消失不见的方法,就是桑多纳疗法。只要问自己几个简单的问题,我甚至可以让最顽固的想法消失不见。我突然明白,我的问题就在于我一直深信不疑地觉得自己的忧虑是与生俱来的。其实不是这样的!它们之所以紧紧地困扰着我,就是因为我拒绝和抵制它们,并且紧紧地守着那些思想带来的负面情绪。如果我不再受这种想法的纠缠并给它们松绑,又会出现怎样的局面呢?

            

            第53节:头脑的快乐支柱-不要总以为自己是正确的

            

            真的那么容易做到吗?

            

            开始我还是拒绝这个观点的。但是渐渐地,我发现懂得放手能大大减轻忧愁带来的紧张感。在这个简单的过程中,我只是问自己一些简单的问题:”我能让这些忧虑消失吗?我能吗?什么时候呢?“不论我面对着怎样的问题,这样的提问都让我心里紧张的气泡破裂了。当我继续尝试这种方法的时候,一些内心的焦虑就渐渐放松了。我开始不再和自己的需要和控制欲作斗争,而是慢慢接受我现在的样子。虽然我不知道这种方法为什么会管用,但它的确是管用,这就够了。

            

            我最喜欢在远足时使用这个方法,就像父亲和祖父一样,我总是很喜欢身处自然界的感觉。当我发现自己因为什么事情而不开心的时候,就会出去走走。我记得有一次我心情糟透了,并且坚信自己一点也不吸引人,是个胖得不可救药的肥婆。那天天气晴好,沿着位于太阳谷中后院的小径,我独自一人向山中走去,开始用桑多纳疗法和自己对话。我大步地走着,自言自语。还好旁边没有人,否则他们一定会认为我是个疯子的。

            

            当我回到家,看到镜子里的自己的时候,我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刚刚出去散步的那个”肥婆“!虽然我仍然穿着出发前的那一身衣服,也没有减掉多少脂肪,但是我发现,我还是挺好看的,真的是挺好看的。我的身体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唯一的变化是那些否定自我的想法都已经消失不见了。从这一刻起,我完全了解到忧虑和愁思是怎样控制我的。

            

            虽然有时候我依然会抱怨自己,但是它已经不能再统治我的生活了。过去,我每6分钟就要否定自己一次,现在是每6个月一次。我也不再沦陷于外表对我的影响,不再去想这件事了。虽然我仍然很谨慎小心地对待自己,但这仅仅是因为我想这样,而不是出于一种对生活的控制欲。

            

            现在,45岁的我再没有听到过曾经充斥于脑海中的那个恐怖的声音。我学会善待自己,我找到了生命的真谛,那就是与生俱来的快乐。现在,在大多数时候,我都像一个小孩子那样天真地觉得:在我走过的生命中,我不应该活在评判中,而是应该享受人生的过程。

            

            丢掉多余的行囊

            

            从玛丽尔与自我否定斗争的故事中,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有的人为了外表而否定自我,有的人为了人际关系或者事业而否定自我。不管原因为何,”我不够好“的想法毁掉了我们的快乐感。当我们开始停止与这些思想斗争并且学会舍弃的时候,我们就成功地解放了自己。

            

            就像玛丽尔一样,我曾经也觉得我有责任去斗争,最终找出纠结在心中的每一份消极思想的根源。当我走在喜马拉雅山路上的时候,我终于知道了我正在对自己做什么。当我看到那个娇小的印度女人把40多千克重的旅行箱顶在头上运往山上去的时候,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是丢掉困扰我和身边的人负担的时候了。学着驾驭自己的思想,让所有的忧虑和愁思消失不见,这就是我觉得去除重负最简单而最有效的方法。

            

            第54节:头脑的快乐支柱-不要总以为自己是正确的

            

            桑多纳疗法

            

            桑多纳疗法建立在2个前提上:

            

            1?忧虑和愁思都不是事实,它们不能奴役你。

            

            2?通过努力,你可以让它们消失不见。

            

            事实上每个人都拥有快乐的因子,但是这些与生俱来的快乐被不开心的事情蒙蔽遮挡了,而你应该做的就是发现快乐的因子,并拨开遮挡它们的乌云。

            

            坚持消极思想的习惯太强大了,甚至在日常交谈中都得到了体现。当我们觉得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们常常脱口而出:”我心情好糟糕。“”我都快愁死了。“而这种习惯恰好加强了我们对消极情绪的依赖度。桑多纳疗法正是要突破这种习惯性的心理依附。

            

            下面的练习是桑多纳疗法的入门知识,它们让你知道怎么去应用玛丽尔在她的故事中提到的那些方法。

            

            丢下负担的过程

            

            身心放松,集中精力,闭上双眼。

            

            第一步:想一件快乐的事,然后感受你的内心情绪。如果你觉得昏昏欲睡或者心中一片空白,这都是正常的,接受这些感受,然后让它们充斥内心。

            

            第二步:问问你自己--我能让它们都消失么?

            

            这个问题只是让你确定自己是否准备好了,”是“和”不是“都是可以接受的回答。即便你的答案是否定的,你也能让痛苦的情绪消失不见。关键不是问题本身,而是通过提问让你体验摆脱不愉快心情的过程。

            

            第三步:问问自己--我愿意让它们消失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话,或者你还不是很确定,问问自己:我是宁愿被消极的情绪笼罩还是更愿意选择自由?即便答案是否定的,也请继续第四步。

            

            第四步:问问自己--我是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

            

            这个问题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你或许会发现你自己可以轻松地摆脱消极的情绪。要记住,摆脱它们是你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做的一个决定。

            

            第五步:在需要的时候重复以上的4个步骤,直到你觉得自己已经变得释然。

            

            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在每一步的时候都进步了一点。开始时结果可能不是那么明显,但是只要坚持下去,疗效就会越来越明显。”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所以要有耐心。摆脱了负面的情绪之后,你就会觉得轻松、平和。

            

            大脑的快乐习惯

            

            让思想拥抱快乐

            

            人生如此美妙,希望我能早些知晓。

            

            --克莱特,20世纪法国小说家

            

            有一天晚上,切洛克印第安部落的一位老人给自己孙子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关于人内心争斗的故事。他说:”孩子,争斗是在我们内心的两只“狼”之间展开的,我们所有人都会经历这样的斗争。一只狼名叫“难过”,它代表着害怕、忧虑、愤怒、嫉妒、悲伤、自怜、怨恨和自卑。另一只狼名叫“快乐”,它代表着愉快、爱、希望、宁静、善良、慷慨、真实和同情。

            

            第55节:头脑的快乐支柱-不要总以为自己是正确的

            

            这个孩子想了一会问爷爷说:“哪只狼赢了呢?

            

            老人回答道:”你选择喂养的那一只。

            

            我们天生就有把负面情绪、想法和经历植入脑海中的倾向,所以大多数人常常“喂错了狼”。当你的大脑对于快乐不感冒时,它自然会“悄悄离去”。要想更快乐一些,就要提升自己的快乐起点,让你的思想走向愉悦。

            

            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是在詹姆斯·布拉斯那里,那是我第一次听他名为“觉醒的愉悦”的精彩课程--一个为期10个月的试验性项目,旨在培养一个人拥抱幸福和快乐的能力。在第一堂课上,詹姆斯·布拉斯介绍说,这节课的目的是让大家学会让思想走向愉悦。他建议我们应该调整注意力,让它转移到更快乐的事情上来。

            

            就像不粘锅的涂层变粗糙了后就要粘上东西一样,把思想的涂层变粗糙可以让它更快乐,你也可以坚持积极的思想而不是徘徊于消极的方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