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李小龙的功夫人生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品书网 > 科普学习 > 李小龙的功夫人生 > 第13章

第13章

书籍名:《李小龙的功夫人生》    作者:张小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莲达差点哭出来。后来,她在一篇文章里写到这天的心情:“在那一刻我感到有什么东西从我的生命中离我而去。我是否再也见不到他了?当他越来越强壮,越来越优秀的时候我是否已经慢慢地泯灭在他的记忆中呢?”

            迷茫的莲达在西雅图等待,而在奥克兰,李小龙也天天思念着莲达,两人都忍受着分别的煎熬。虽然每个星期都有电话和信件,但这又能如何能抵消彼此的思念呢?慢慢地,两个人逐渐冷静下来,开始思考一些现实的问题,并理智地规划起他们的未来。1964年夏天的一个下午,莲达收到了李小龙的一封信,他决定返回西雅图与莲达重聚。

            莲达在机场终于等到她日思夜想的李小龙。让莲达惊喜的是,李小龙竟然带着一枚婚戒站在莲达面前。李小龙的求婚有些仓促,没有红酒,玫瑰,没有浪漫的烛光晚餐,甚至这枚婚戒也是义父严镜海的太太借给他的。但莲达并不在乎这些,她觉得这已经足够,她认定眼前这个男人就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人。

            但两个人的结合却遭到了来自莲达家庭的反对意见。莲达一家是虔诚的基督徒,她的母亲和父亲也是不同民族通婚,饱尝异族通婚带来的麻烦。莲达的父亲在她5岁时就去世了,她的母亲辛苦把她抚养大,希望她在学业上有所成就。更最主要的是:莲达的母亲对李小龙没有太多的了解,对李小龙所从事的事业也不理解,她固执地认为一个整天打打杀杀的中国小伙子不能给莲达带来一辈子的幸福。莲达理解母亲内心的想法,她说:“我母亲从我5岁时就开始守寡,她比常人经历了更多的苦难,她处处为我着想,怕我和她有一样的命运。她希望我将来成为一个女博士,做一个独立自主的女人。所以,当她听说我在跟一个美籍华人来往之后,非常担心,她并不是对布鲁斯有什么意见,而是怕我和布鲁斯像她和父亲那样,因民族、风俗、国家的不同而造成婚姻破裂,但妈妈并不知道我和布鲁斯间已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早已相互了解彼此的习俗,并早已接受和遵守这些习俗。”

            尽管莲达努力向母亲解释,但她还是很担忧。一边是自己深爱着的男人,一边是含辛茹苦养育自己的母亲,她陷入难以抉择的地步。李小龙非常理解莲达的担忧,他来自中国传统家庭,非常在乎两个人结合的时候能否得到所有亲友的赞同和祝福,而且他认为娶了一个妻子就等于进入一个家庭,他不想和莲达间有任何不愉快。最终他们两个人决定先斩后奏,李小龙安慰莲达说:“你尽管放心,我有办法说服你母亲,我们一定能够生活在一起的。”

            先斩后奏的婚姻(2)

            1964年8月12日,李小龙与莲达领取了结婚证。这一天,李小龙没有礼服,只能临时租借了一套,而莲达的婚纱,也是临时租借的。根据规定,他们的名字将被登在当地的报纸上。很快地,他们结婚的事就被莲达的母亲知道了,莲达的母亲立刻召开了紧急的家族会议,几乎所有的亲属都参加了这次会议。在这次家族会议上,一开始,所有的人都劝说他们再重新考虑一下这桩婚姻,因为他们两人都太年轻,这样的决定实在是很冲动,不可能维持很长时间。莲达和李小龙当着所有亲属的面坦白了他们的想法,他们表达了自己对彼此的爱意,认为他们能经得起任何考验。他们认为亲属们只是需要时间对李小龙进行深入了解。在这次家族会议上,莲达的母亲被来自东方的小伙子的真诚打动了,她同意了女儿的婚礼。

            几天后,李小龙和莲达在亲友的祝福中在西雅图的罗尔教堂举行了婚礼。婚后,莲达为了丈夫的事业做出一个巨大的牺牲——放弃学业,跟随他去奥克兰,一起去打拼美好的未来生活。

            成功背后的女人(1)

            李小龙成功的电影事业离不开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这是他的动力;他更离不开妻子莲达默默无私的奉献。

            来到奥克兰,由于工作时间紧迫,李小龙原本打算的蜜月旅行也被迫取消了。这对新婚妻子来说,是件沮丧的事,可莲达不仅没有丝毫的怨言,在很短的时间内,她还做了一个重大的选择:随李小龙再次搬家,移居加利福尼亚洲。因为李小龙发现西雅图是个相对保守落后的地方,比较传统。他力图推广的功夫以及像空手道这种外来的东西还属于不能很快被别人接受。于是他们决定去全美风气最开放的加利福尼亚,李小龙对那里的功夫发展前景非常看好。莲达也很清楚,一个异国人想要在美国开创一番事业是非常艰难的,他们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所以对未来9年时间内他们先后搬过11次家、经济也曾一度非常拮据的情况,莲达从来没有怨言,而是选择和李小龙一起共同鼓励度过。

            1965年2月1日,中国农历年的除夕夜,李小龙和莲达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孩子的诞生给李小龙带来难以言喻的欣喜,他给儿子起名为李国豪,英文名字布兰顿·李。儿子的诞生,给李小龙带来更多的动力,他感觉自己的生活比以前更充实美满了。李小龙初为人父的喜悦仅仅持续了一周,从大洋彼岸就传来噩耗:他的父亲李海泉于2月8号病逝,享年64岁。李小龙伤心至极,父亲走得如此突然,没来得及看一眼刚出生的孙子。于是他们决定在最短的时间内定好机票,全家飞往香港奔丧。

            丧事办得很体面,一切按照中国的传统的仪式进行。莲达尽管生长在虔诚的基督教家庭,自幼又受到美国式的教育,但她一步不离地陪在丈夫身边,履行着各种各样繁琐的东方礼节。几乎时从这段时间开始,莲达的生活重心和目标确定为:让李小龙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事业,她全部精力投入到照顾李小龙的生活和精神。

            李小龙的练功强度非常大,对体能的消耗自然也很大,常常半夜突然饿了,莲达就起身下床给她准备吃的;李小龙有挑食的毛病,细心的莲达就在李小龙的饮食上格外用心,还特意学做中国菜,尤其是小龙喜欢的粤菜,她更是做得有模有样。李小龙外出拍戏时,莲达最挂念的往往也是李小龙的饮食和生活,她一接到李小龙的电话便会嘘寒问暖。1970年,李小龙曾在一次练功中受伤,非常严重,不得不卧床休息。医生向李小龙宣布:以他的伤势以后不太适合做高强度的运动,更别说练功了。莲达知道这对李小龙来说不啻是个致命的打击,她像安慰孩子一样安慰他,并以自己的耐心和医学知识精心照料着李小龙,使小龙的伤势恢复得出乎意料。在莲达的建议下,李小龙还利用这段不能练功的时期读了大量的书,这不仅对李小龙的武学上的思考产生了很大影响,而且对李小龙的演艺事业也有不小的促进作用。

            李小龙在一次采访时曾对观众说:“是莲达改变了我,让我从一个男孩变成一个有责任心的男人,我在修养期间读的书,很多都是莲达帮我介绍的,这些书籍影响了我的生活和信念,为我以后自写自拍自演的电影提供了很大帮助。”

            李小龙成名后,莲达还为提升李小龙的公众形象做出了很大努力。她深知,很多名人非常善于经营自己的公众形象,但李小龙性格太急躁,情绪波动大,这样对于维护一个银幕英雄、功夫高手的形象非常不利,所以她无时无刻都在提醒李小龙。有一次,一位李小龙的崇拜者前来找李小龙拜师学武,恰巧碰上李小龙在打坐。崇拜者的贸然前来,打断了李小龙的修炼,这让李小龙勃然大怒,他愤怒地赶走了崇拜者。莲达知道这对李小龙的形象将会产生不良影响,于是她开车追上那位崇拜者,向他解释李小龙暴怒的原因,并答应会在他下次来访时安排他见李小龙。崇拜者被莲达诚恳的态度打动了,打消了对李小龙不良的印象。

            在莲达的建议下,李小龙还参与了一些公益活动。她时常帮李小龙举办一些义演义教活动。这些活动一方面帮李小龙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另一方面,也让李小龙接触到了更多对他事业有帮助的人。好莱坞的大制片商温特杜尔和李小龙的认识,就是在莲达举办的聚会上,他后来在好莱坞和李小龙合作了扬名国际的《龙争虎斗》。

            成功背后的女人(2)

            1973年,成为国际著名影星的李小龙压力非常大,他的脾气变得更加暴躁,甚至喜怒无常,常常动不动就发火,并把坏情绪带给别人,影响剧组的拍摄进度。所以,在拍摄电影时,每当李小龙发脾气时,剧组就立刻给莲达打去电话,让她来安抚李小龙。在这段日子里,莲达就如同灭火器,总能帮助李小龙化解与剧组的冲突。温特杜尔就曾经对媒体谈论起莲达和李小龙的关系:“李小龙很自负,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孤立,如果没有莲达,他的人际关系会非常差,李小龙能够娶莲达这样的女人为妻,是他最大的幸运。”

            李小龙和莲达结婚9年,虽然后来李小龙一直绯闻不断,但他和莲达的感情却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有人说:“莲达的存在,是上天给李小龙这位英年早逝的天才一笔宝贵的财富。”李小龙也深知这一点。他也曾多次深情地对媒体说:“在我的一生中,最大的收获,我并不认为是武道或电影表演,而是娶得了一位好妻子。她为人很贤惠并能处处迁就我,重要的是在我困难的时候她鼓励我并给予我信心,是她使我成为不平凡的人,假如我是一只鸟,而莲达就是我永远的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