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人大代表王维忠传奇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品书网 > 科普学习 > 人大代表王维忠传奇 > 第67章

第67章

书籍名:《人大代表王维忠传奇》    作者:石野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杜的单方违约令田冰猝不及防,她只好紧急动员教师个人借款、亲友借款,争取银行贷款,以用作新校后续建设与设施购置。这才得以完成一期工程的收尾,并按时开学。

            杜月野见无法阻挠乔羽新校开学,又于2004年10月下旬开始紧逼向田冰要钱,声称“我们公司要还银行的贷款,得把资金撤出来,拿不出钱,就别想办学了”。但杜却不同意以明德公司名义贷款,同时又拒绝他人参与扩股融资。直到杜又炮制了一系列令其目瞪口呆的事件后,田冰这才明白:杜月野与其合作根本不是为了教育,而是企图收取储备金“圈钱”,利用办学用土开发房地产“挣大钱”。

            2005年3月杜月野多次打电话给田冰,强烈要求解散明德公司、停办学校。随后他又多次威胁说:“你不停办也没法办学了,实话告诉你,乔羽新校是非法工程!”

            一直被蒙在鼓里的田冰这才得知:投入巨资的新校工程未办验收手续。为了避免事态的发展,田冰答应杜,并于2005年4月4日双方召开了一次董事会。会上,杜月野以调离主管会计为条件,同意双方共同办理工程验收手续。2005年4月4日,两个股东形成了明德公司会议纪要。

            但是,杜月野换主管会计是真,办手续是假。2005年4月13日,杜竟然指使主管会计蒋瑞平非法转移、藏匿明德公司的会计账簿。随后,杜月野又想方设法逼田冰马上解散济宁明德公司。

            谁把民办学校变成公办学校?(2)

            2005年5月5日,济宁市段修龙副市长在田冰方呈交的有关报告上签署意见后,乔羽学校派唐宏伟副校长持报告前去向杜月野索要相关建校资料时,谁知杜当场撕毁信函,并威胁道:“不给我钱,我不提供任何资料!”致使乔羽学校无法办理工程验收手续。无奈之余,田冰只好向原有意向的投资方泰国某集团王鸿林经理求助,请他急速将有关施工图纸送到济宁。但是,因杜拒不提供其他材料,致使新校工程最后还是未能及时验收。

            〖JP2〗与此同时,有人以各种名义向济宁市建委举报“乔羽学校是非法工程,强烈要求责令停办”。接报后,济宁市建委、高新区建设局责令校方立即停止使用所有工程,妥善安置在校学生。市教育局也明令不准再招收新生。就这样,投入巨大、建得红红火火的新校竟成了“非法工程”!这意想不到的事实,一下子将乔羽学校逼到绝境。〖JP〗

            更蹊跷的事情还在后头。2005年4月30日,杜月野突然在当天的《济宁日报》第四版,以个人的名义刊登了一份“严正声明”,引起了济宁市民的高度关注,更令乔羽学校的千多名在读学生的家长焦灼不安。

            2007年7月1日,我在田冰家中看到了这份报纸原件。在这份“声明”中,杜以“济宁明德教育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乔羽新校)执行董事长”的身份称:“……现因公司(学校)两个董事之间发生严重的经济纠纷,已进入司法程序。济宁明德教育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乔羽新校)两个股东之一、主要投资人、公司董事长杜月野郑重声明,从即日起,由于招收新生所出现的一切问题,概不负责。”杜把自己写成主要投资人、公司董事长,将两股东的矛盾声明为“发生严重的经济纠纷,已进入司法程序”。

            邱昭生指着这份报纸无比愤怒地告诉我:针对这份严重失实的“声明”,田冰和乔羽学校的法律顾问第二天即赶到济宁日报社,用铁的事实证明:济宁市明德教育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为田冰,田冰的投资比例高于杜月野;杜月野只是投资人之一,学校与公司之间是投资和被投资的关系;杜声明的所谓“发生严重的经济纠纷,已进入司法程序”根本无任何司法证明。尽管田冰多次向济宁市委及市委宣传部投诉《济宁日报》的违规行为,要求严肃查处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但是至今没有一个结果。

            正如邱昭生所言,“这份‘声明’的出台,其实是杜月野拉拢个别腐败官员为其作后盾的开始。”随后,后面所发生的一连串的事实,都说明了绝非杜一个人操纵的……

            2005年5月9日,杜又以个人名义,以特快专递的方式向全市各县区中小学校邮寄了3000多份攻击诋毁乔羽学校和田冰的传单,还在一些大企业、村镇张贴传单。同时,杜月野多次电话威胁恐吓田冰和邱昭生。随后,中学部校长王庆丰、副校长周生伦都先后接到死亡威胁电话。更令田冰心疼的是,一些学生在校门外乘公共汽车时,竟多次被一些不三不四的陌生人威胁,吓得学生们都不敢轻易出门。

            2005年4月29日,杜月野来到济宁市开发区公安局举报,称田冰投放资金510万元成立济宁明德教育服务公司后,利用职务之便,将510万元全部转移到与本公司无任何关系的济宁乔羽学校,致使公司无法正常经营,要求警方对田冰以“抽逃资金、挪用资金罪”立案。5月8日,警方以田冰涉嫌“抽逃资金罪”立案。此后,警方在长达两年的时间内对田冰进行立案侦查。

            随后,田冰多次被传讯,学校账目被查封,乔羽学校陷入真正的危机之中。

            2007年4月27日,经任城区人民检察院批准,济宁市公安局以涉嫌“挪用资金罪”对田冰执行逮捕。

            2007年7月3日下午,我在两位当地朋友的陪同下,来到了位于济宁市开发区海河路的乔羽学校新校区。除了门口有两个看门人,里面空无一人,一片荒芜,远处突立着几幢空荡荡的崭新大楼。

            校门口右面高竖起的一块长方形的金色大理石牌吸引了我的目光。知情人指着上面郁闷地说,这就是当时被杜铲除掉的新校名。尽管历经了两年的风吹雨淋,那精美的石牌上还可隐隐约约看到被铲除掉的“乔羽学校”几个大字的字迹。

            原来,在田冰陷入困境后,杜月野向教育局申请办学,并向乔羽申请办学授权,但遭到拒绝。乔老坚持“我在济宁只给田冰校长授权,乔羽学校是人家台胞陈先生捐款建立起来的……”当杜得知乔老对乔羽学校经济纠纷明了坚决的态度时,杜心生怨恨。2005年6月25日,他带人来到开发区的新校区,竟然将乔老亲自题写的“乔羽学校”四个镏金大字铲除下来。

            2005年6月,在田冰退出乔羽学校后,按照政府三次协调会议“谁办学,谁付给退出方钱”的原则,杜月野至今拒绝偿还乔羽学校分文。不久,杜又违背市政府协调会议精神,于2006年暑假单方停办了学校,驱散了所有学生。

            据知情人透露,杜月野解散新校后,又无法在这片办学用地上开发房地产,就打算将这片建好的校区与济宁市教委辖下的两家学校合并在一起,将对方空下的地方用来开发房地产……

            2007年4月27日,田冰被逮捕的当天上午,济宁市教育局发函,终止与田冰签订的“委托办学协议书”,并宣布解聘其乔羽学校校长职务,依法进行财务清算。当天晚上,济宁市教育局即派出以副局长莫成伟为首的工作组进驻学校,以“维护乔羽学校正常办学秩序”为由,强行接管了乔羽学校。

            谁把民办学校变成公办学校?(3)

            此举遭到邱昭生的强烈反对,他严厉指出,乔羽学校是民办学校,只是属市教育局领导,官方从未投资过一分钱,教职工都是学校招聘。市教育局既然下达文件免去田冰的乔羽学校校长一职,那先得拿出对田冰的任命书来!你们根本就没有任命,现在怎么有权撤她的职?2007年5月8日,邱昭生被迫离开学校。由于精神上深受刺激,引发冠心病和脑血栓,老人现在一直依赖拐杖走路。

            4月28日上午8时许,以莫成伟为首的工作组特意在乔羽学校操场召开了全体教职工大会,再三要求所有师生都不得接受任何新闻媒体的采访,违者后果自负。同时,工作组也宣布邱昭生依然为副校长,并负责监督工作组的工作。

            5月9日上午,工作组组长刘家庚要求邱昭生配合他们清查学校的账务。邱表示反对:这是民办学校,有独立的法定代表人,即使田冰真的犯法了,也只能由司法部门查办,你们无权来查账!尽管对方软硬兼施,但至今乔羽学校的公章一直保存在邱昭生手中。

            2007年6月13日和6月22日,工作组向众家长发公开信公然称:田冰因涉嫌“挪用资金罪”已于4月底被任城检察院批捕,目前正在审理中。为了保持该校的稳定和正常教学,市教育局及时派驻了工作组……再三要求家长们务必于6月26日前到当地的建行办理学杂费缴费手续,并特别注明了收款单位是:济宁市教育局财务结算服务中心。

            本来是私营的民办小学,缘何突然为当地市教育局接管了呢?2007年7月2日下午,当我来到济宁教育局欲采访有关领导时,对方有关工作人员一口回绝。

            下午3时许,天气闷热。我顶着烈日来到位于济宁市中区常青路26号的乔羽学校。里面没有一个学生,只有门口坐着两个无精打采的保安。笔者正欲到学校办公室询问情况,但被保安拦住,并称,现在都放假了,教委工作组都不在。

            7月2日晚上8时许,听说我特意从北京来采访,乔羽学校的五六位老师特意找到我下榻的宾馆,纷纷向我反映:田校长一走,学校就群龙无首,老师都很迷茫,对学生也产生了许多不良的影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