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人脑使用手册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品书网 > 科幻小说 > 人脑使用手册 > 第23章

第23章

书籍名:《人脑使用手册》    作者:金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

            4体操运动的种类是很多,但不管什么样的体操,都有它明确的针对对象,虽然它们之间  一招一式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连接这些一招一式的通路却有天壤之别,有的连接的是气  道,有的连接的是血脉,有的连接的是肌肉,有的连接的是筋骨等等,如果连接错了,不仅  达不到健身的目的,反而会给自己的身体带来伤害。

            5穴位按摩的手段虽然很多,但其目的只有两个:一是促进血流畅通,二是促动体内有益  荷尔蒙的分泌。按摩是一种很好的保健方法,如果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会给人类的健康与  长寿提供很大的帮助。

            6日本学者在研究中发现,人体内的细胞凋亡完全是由活性氧诱导造成的,如果我们能够  在今后的生活中,以科学  的方式和个人行为避免活性氧的大量产生,就完全可以有效地遏止细胞凋亡。

            7胸式呼吸只能维持生命的存在,因为它对肺部的使用量仅仅是它的1/3,而在另外的2/3  肺内却依然沉积着旧空气。如果运用腹式呼吸,可以充分发挥肺的全部功能,还可以使体内  各器官到处都享受到新鲜空气的给养,既有利于净化血液,更有利于脑细胞的活性  化。

            第七章  合理饮食:为健康提供保障

            饮食是一门大科学(1)

            保持大脑年轻和人类长寿的最大敌人之一,就是饮食过量。饮食过量、偏食  以及各种化学物质的影响,都在无形中缩短了人类的寿命。

            

            我国对饮食文化的研究由来已久,“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谷肉果菜,食养尽之”的养生宝典,更是把科学饮食与人类的健康长寿关系阐释得  淋漓尽致!但非常遗憾的是,人类在许多美味佳肴的诱惑下,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有意无  意中构成了对身体的严重伤害。

            据有关部门统计,人类80%的疾病都与饮食有关。这个“吃”,不仅仅是指吃得多、吃得少  、吃得不卫生、吃得没营养等等,而是指吃得不科学。严格说来,人与人之间虽然由于身高  不同、劳动量不同,无法做出一个统一的饮食标准,但在给养与消耗之间却有一个可以恒定  的指数。这个指数,就是一个人不管吃进了多少东西,或者吃进了什么样的东西,都必须要  有一种必需的劳动去把它消耗掉,一旦不能把它消耗掉,这些没有被消耗掉的东西就会在体  内变成脂肪,形成对血管的积压,使血液无法畅通,于是,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心脑  血管病……便应运而生了。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需要与供给之间,还有一个消化能力问题,有的人属于那种大食量的  人,消化能力较强,虽然吃进了许多东西,也没有进行多么大的体力活动,却都能够消化掉  ,体内的血糖指数以及各项指标都保持在一个健康的水平上;而有的人虽然吃进的东西很少  ,也在极力扩大自己的活动量,但就是不能很好的消化,甚至造成了体内各项指数的超标。  

            严格说来,这种情况通常都与一个人的年龄有极大的关系,特别是那些正处在长身体阶段的  年轻人,不管他们吃什么,也不管吃多少,只要不太过分,都会由于“成长素  ”的需要而被全部吸收。换句话说,这个时候他们吃进去的许多营养,都不是被活动能量消  耗掉的,而是被一个人发育期间的“生长素”吸收掉的。但人在过了25岁以后,生长就停止  了,体内需要的各种营养不再像长身体时那样多多益善,因此,如果我们再像从前那样继续  保持着强劲的供应,其后果恐怕就不会那么乐观了。

            因此,作为营养结构的平衡,一是指各种营养素的搭配比例必须适当,二是指体外“供应”  与体内“消耗”必须要均衡。两个“平衡”只要有一个失败,都会给身体健康带来灾难。

            所以说,饮食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还是一门艺术。

            

            众所周知,错误的饮食会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疾病,其主要原因是它打破了人体内的三大基础  平衡:体温平衡、营养平衡、体液酸碱度平衡。

            在这三大平衡要素中,体液酸碱性的平衡最重要,对于它的意义,医学理论中是这样阐述的  :占人体体重70%的体液是有一定酸碱度的,它的存在与平衡,是一个人生命活动的重要  基  础,一旦这一平衡遭到破坏,就会影响到人的生命活动,也容易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保持饮食中的酸碱性平衡呢?

            在对食物酸碱性的认识上,许多人都存在着一个误区,那就是普遍认为食物中的酸碱性,是  可以凭味觉来感知的,其实不是这样。食物中的酸碱性,主要是取决于食物中所含矿物  质的种类,一般说来,碱性食物是指含钾、钠、钙、镁、铁等元素较多的食物,这些食物包  括蔬菜、水果、牛奶、栗子、杏仁等等,当人类将这些食物吃进肚里以后,就会形成碱性物  质;而酸性食物一般是指含磷、硫、氯等元素较多的食物,这些食物一般是指五谷杂粮、肉  类、禽类、水产、蛋类、花生、核桃等等,当人类将这些食物吃进体内以后,就会在体内形  成酸性物质。在这两种物质中,弱碱性的体液环境,才是体内细胞最理想的活动环境。

            由此可见,所谓食物的酸碱性,并非是指食物本身的性质,而是指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以后,  留在体内的元素的性质。因此说,食物本身的酸性与碱性只是一个生理性概念,而不是一个  简单的味觉或化学概念。

            饮食是一门大科学(2)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除了人类饮食中可以生成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之外,还有一种原因可以  导致酸性物质的产生,那就是一个人精神上的压力反应,这些压力反应,透过脑间组织传递  到  副肾和脑下垂体,通过荷尔蒙分泌传达到各器官,此时,若测定血液中的钙离子,一定会  比正常值下降了许多,这就是压力使血液中的钙离子降低,进而使血液变成酸性化的结果  。

            近百年,人类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而健康状况却每况愈下,甚至许多以前罕见的疾病也争  相萌生,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与思索: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当我们把  目光聚焦在“空气污染”、“食品污染”、“水质污染”、“药物滥用”等客观因素上的时  候,却常常忽视了自己的责任:科学饮食。

            这个“科学饮食”,并非单指一般意义上的保健卫生,而是指饮食结构上的科学操纵,理由  是:100年前,人类的许多疾病都是以传染性疾病为“重灾区”,而今天却是以“新生病”(  现代病)为聚焦点,这一本质的变化,要求我们的医疗技术、健康理念也必须要与时俱进。  

            饮食上的“六大误区”必须要知道(1)

            目前许多书中都大谈“多吃蛋白质食物不会长脂肪”,但实际情况是,无论  是蛋白质还是碳水化合物,如果摄入过多,都会产生热量,导致人发胖。

            

            由于饮食不当给人类带来了太多太多的疾病,致使人们一谈到饮食,就产生了无所适从的感  觉,特别是那些患了肥胖症以及各种各样疾病的人,更是谈食色变,整天这也不敢吃,那也  不敢吃,把自己搞得神经兮兮。殊不知,人的生命力是极其顽强的,只要我们做到适度搭配  ,是完全可以大饱口福的。

            因此,有“六大误区”是大家必须要知道的:

            1水果比蔬菜的营养好

            事实上,大多数水果的营养价值还不如日常生活中的蔬菜更丰富,因为水果和蔬菜中最重要  的营养作用,是为身体提供维生素C、胡萝卜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这些元素,蔬菜中的  含量要比水果丰富得多,譬如胡萝卜素,不管什么样的水果中的含量都远远赶不上菠  菜、油菜、莴笋叶、香菜等深绿色叶菜;维生素C,在苹果、梨、桃、香蕉等水果中的含量  ,仅仅是每百克零点几毫克,以维生素C含量高而著称的柑橘类水果中,也仅  仅是每百克含30~40毫克;而辣椒、青椒、菜花、苦瓜等蔬菜中的维生素C含量却可以达到  每百克含近百毫克。

            2瘦肉中不含脂肪

            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认识。严格说来,所有肉类中都含有不同等量的脂肪,只是含量的多少  而已。另外,即使同一种动物的肉,由于其生命期、部位、  营养状况的差别,脂肪含量也不同。一般来说,瘦猪肉中的脂肪含量是各种畜禽肉中最高的  ,达25%~30%,兔肉最低,仅为05%~2%。鸡肉(不带皮)的脂肪含量也比较低。牛肉  的脂肪含量一般在10%以下。

            3多吃植物油利于长寿

            这种错误认识已经被人类所觉察。原因是,经过多年的实践后发现,长期食用植物油的人,  虽然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相对低一些,但癌症的发病率却相对较高。这可能与植物油容易氧  化,易造成细胞膜损伤,从而导致了癌症的发生。此外  ,植物油与动物脂肪的热量相同,都容易引起肥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