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世界百年空战纪实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品书网 > 科普学习 > 世界百年空战纪实 > 第131章

第131章

书籍名:《世界百年空战纪实》    作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但为了预防万一,他命令在岛东部的机场跑道上埋下许多地雷,并把火炮配置在山下,以便使用火力控制该机场。板垣把主要防守兵力部署在顶部和马林塔山上,用于对付海上的登陆;把预备队隐蔽在马林塔山隧道内,指挥所设在顶部台地上,与所有部队都有电话联系。

        "岩崖部队"诞生

            1945年,太平洋战争进入最后关头,美军对日军展开全线反击。1月9日美军在仁牙因湾登陆,31日,空降兵第11师又在纳苏格布登陆和伞降,从而形成南北夹击马尼拉之势。战斗进行了半个月,由于日军重兵防守,仗打得非常残酷。为了切断日军的海上补给,防止日军从海上撤走,美军决定以空降兵协同登陆兵,夺取哥黎希律岛。

            美军为夺取哥黎希律岛,组成了"岩崖部队"。该部队由美伞兵第503团和步兵第34团3营编成,由伞兵第503团团长琼斯上校指挥。拉基中校率领的317空降运输航空大队的51架C-47飞机负责输送。此时,伞兵第503团和317大队都部署在明达罗岛,哥黎希律岛正好位于其活动范围之内。美军作战计划规定:步兵第34团3营由海上登陆,将哥黎希律岛守军拦腰切断;伞兵的任务是在步兵营的协同下,歼灭日军守军。由于拉基的航空大队只有51架飞机,全部出动一次只能空降1个营的兵力,为此伞兵第503团被分成3个梯队:第3营、1个野战炮兵连和1个工兵连为第1梯队;第2营、团部、勤务连和1个机枪连为第2梯队;第1营为第3梯队。第1和第2梯队在攻击发起日空降,第3梯队于次日空降。第3梯队空降后用20架飞机进行空投补给物资,民都洛岛上的机场为空降出发机场。

            空降突击夺取哥黎希律岛并非易事,因为该岛没有便于空降兵着陆的地方。唯一适合空降的地域,是位于岛的尾部的金德里机场,但它离山顶台地太远,而且日军的主要阵地正处在跑道上面的峭壁上。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美军一名空降参谋建议在山顶台地实施伞降,这样既可以控制制高点,又能出敌不意。琼斯上校看过空降地域的航空照片后,决定采纳参谋的意见,挑选山上仅有的两块比较开阔的高尔夫球场和练兵场作为空降场。空降场选定了,但琼斯还面临着诸多难题:在被马尼拉湾海水环抱、高达150米的日军重点防御下的山顶实施伞降,伞降地域的长度太短;岛上经常有时速为24至40公里的大风,即使按伞降最低充许高度120米跳伞,也需20-25秒钟才能着陆,再加上飞机的时速为176-192公里,运输机通过两个空降场的时间只有5秒钟,每架飞机一次进入目标只能投下6至8名伞兵,这就是说,每架飞机要进入3次才能投完。琼斯认为,必须制定出一个非常严密的作战计划。为此他和第317空降运输航空大队指挥官拉基中校,计划采用东北航线,成两路单机跟进,在相距500米的两个预定空降场上同时空降。空降兵第1梯队着陆2个小时后,第34步兵团第3营再从南海岸的山脚处登陆,以便伞兵能进入阵地对他们实施火力支援,同时也可以把日军的兵力引向顶部台地,减少登陆兵的伤亡。登陆兵登陆后,即向马林塔山和岛的尾部攻击。为了保证美军的战斗机和轰炸机有足够的白天时间对该岛实施火力准备,空降突击时间预定在2月16日上午8时30分。同时他们还商定,第1批伞降的第3营的当前任务是:夺取并扼守空降地域,清除山顶台地上的一切障碍,为第2批伞兵空降作好准备;以火力支援在山脚下登陆的步兵第34团第3营并尽快与该营取得联系。

            2月12日,琼斯上校又组织各营、连长乘轰炸机从空中侦察了空降地区的地形。所有空降人员都利用沙盘熟悉空降战斗地区的情况,对装备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和仔细的检查。除武器、弹药外,每个人还携带4日份的干粮和两壶水以及部分枪械部件。

        兵  从  天  降

            早在1944年12月至1945年1月间美军就对哥黎希律岛进行了一次比一次规模更大的轰炸,在发平空降突击之前的最后几天里,美军对该岛的每一平方公里都实施了最猛烈、最密集的航空火力准备,岛上的许多防御工事被摧毁。1945年2月16日,天刚蒙蒙亮,从陡峭峡谷中徐徐升起的晨雾气过哥黎希律岛上的练兵场和高尔夫球场。这时,停泊在马尼拉海湾口外的美军3艘重巡洋舰、5艘轻型巡洋舰和14艘驱逐舰开始对岛实施炮击。舰炮射击后,美军第5和第13航空队的70多架轰炸机和攻击机又从7时47分开始把3125吨炸弹倾泻到岛上各种军事设施和炮兵阵地上。岛上的35个高射炮阵地被摧毁,到处是断垣残壁和被炸断的树木,日军的所有电话线都被炸断,板垣的指挥所已和外界完全失去联络。

            在美军舰炮火力对哥黎希律岛实施突击的同时,在该岛以南约220多公里的民都洛岛机场上,"岩崖部队"第1梯队空降兵第503团第3营的士兵背着降落伞和携带的装备登上了飞机。7时15分,C-47飞机通过薄薄的晨雾滑到起飞线上,接着一架一架地腾空而起。51架运输机在空中编成长长两路纵队后,径直向北飞去。8时30分,正当美军的航空火力从顶部台地转向岛的尾部地带时,首批C-47运输机经过1小时15分的飞行,在海拔330米的高度上成两路纵队从西南方向进入了哥黎希律岛上空。左路纵队飞向练兵场,右路纵队飞向高尔夫球场。第3营营长约翰·埃里克森中校站在第1架飞机的机门口,一面侧身观察烟尘弥漫的练兵场,一面留心看着机舱门口上方的绿色信号灯。海岛在机下飞速移动。当绿灯亮时,伞兵们一个接一个迅速跳离飞机。天公不作美,这时海上刮起了每小时30多公里的南风,岛上风速达每秒11-12米,第1次进入跳下的伞兵大多落在预定空降场以南的地面上,该地到处是弹坑、炸断的树木、倒塌的房屋和炸烂的铁丝网,许多身负重载的伞兵,着陆后倒在地上被降落伞拖拉着爬不起来。团长琼斯乘拉基上校驾驶的1架C-47飞机绕岛飞行,指挥空降。当他发现风速过大,伞兵大部分都降落在场外后,他就决定把跳伞高度从330米降到300米(即从高于山顶180米降到150米),把飞机通过空降场后6秒钟跳伞改为10秒,后来他又把10秒改为20秒,终于把第2次进入的伞兵准确地空降在预定空降场上。运输机第3次进入空降地域时,琼斯带领和他同机的最后5名士兵在练兵场上空122米高度上跳伞。由于风力过猛,着陆冲击力很大,琼斯被伞拖了很远。

            9时30分,伞兵第1梯队全部空降完毕。伞兵着陆后,只受到日军微弱的抵抗,因此迅速地控制了空降场。当美军伞兵对日军发起攻击时,板垣才开始明白,他已处于空降突击之下。由于电话线被炸断,他手持军刀冲出指挥所,企图亲自组织反击。可是板垣刚出指挥所几步,被风刮到峭壁后面的一颗美军伞兵扔的手榴弹在他身边爆炸,板垣当即被炸死,跟随他的传令兵也被美军生俘。由于岛上事先无反空降准备,日军的指挥官又在战斗刚刚开始就被打死,日军失去指挥,不能组织有效的防御,顶部台地的防御阵地很快被美军突破,并被分割包围。10时,美军伞兵占领了顶部台地的日军兵营、医院和指挥所,并继续向莫里森山和发电站进攻,同时以居高临下的有利态势,将日军压缩在从海滩通往顶部台地的詹姆斯山谷、切尼山谷和拉姆齐山谷内。同时琼斯还把一些12.7毫米机关枪配置到位于拉姆齐山谷和防波堤顶端的阵地上,以便掩护步兵第34团第3营登陆。

            8时30分,正当美军运输机成两路纵队在哥黎希律岛上空空降时,在位于该岛西北部10公里远的马里韦莱斯港,爱德华·波斯尔思韦特中校率领的第34步兵团第3营搭乘25艘登陆舰,在驱逐舰和鱼雷快艇掩护下,开始向哥黎希律岛进发,并准备以每波5只船分5个攻击波登陆。10时28分,首批登陆舰艇到达该岛南面海岸。美海军的一排排炮弹落在登陆地段,有3艘驱逐舰驶近离峭壁900米的地方对日军阵地实施抵近射击。伞兵们也以俯射火力加强了对日军火力的压制。美国陆军于10时30分开始登陆,前4个两栖登陆波一直没有遭到强烈的抵抗,但第5个攻击波登陆时,受到日军残存的火炮、迫击炮和自动武器从美军控制着的空降阵地下面的峭壁洞穴里猛烈射击。有的舰艇在前进中被击中。登陆突击队的指挥官波斯尔思韦特中校乘坐的登陆舰在驶往马林塔山脚下的黑色海滩的途中,就被日军的机枪火力击中40处。1辆中型坦克从海滩向日军阵地攻击时也触雷被毁,还有1辆自行火炮和1门防坦克炮也相继碰上地雷,造成了支援车辆在登陆时的一阵混乱。但登陆部队很快就通过布雷场和铁丝网并发起冲击。步兵第3营只以很小的代价,就向岛内推进几百米,尔后又向东发展进攻,于11时占领了该岛腰部的高地马林塔山。

            伞兵第2梯队于当日13时空降,顶部台地上空再次布满了降落伞。该梯队的指挥官托尔森中校13时42分最后离机。伞兵着陆后,除以一部兵力防守空降场外,其余立即夺取了南船坞以北450米处的日军高射炮阵地,控制了由南船坞到山顶的公路,以保障与登陆部队会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