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将近清晨,门被推开,1名军官几乎冲到他的面前:"成功了!将军。"那名军官兴奋地忘了敬礼:"我军登陆成功,岛上198名英军全部向我们投降,总督雷克斯·亨特已被勒令回国。"
加尔铁里忽然间觉得一股热流涌上了眼眶,"我们终于拿回了马岛......"
几名助手也抑制不住狂喜,激动地喊道:"阿根廷万岁!"
"特遣舰队将永垂英国军史"
"马岛不再属于英国"的消息,无疑像地震一般,震动了英伦三岛,当天,伦敦《泰晤士报》在头版用两个大字做了标题"可耻"。唐宁街10号英国首相官邸,人们被这一消息也惊呆了,文武官员们凝视着地图上那已经插上阿根廷国旗的岛屿,久久沉默不语。
当天,英首相撒切尔夫人召开了紧急内阁会议,所有的工作都被抛到了一边,阁员们凝神屏气,耳边只有两个炸响的字眼:马岛。半小时后,议会两院以二战后没有先例的全票,通过了她的动议:对阿根廷宣战。
战时内阁成立了,国家战争机器开始了紧张而有秩序的运转。
撒切尔夫人出任首相的几年中,英国人从维护本国利益的基点出发,不断加强军事实力。虽然它继续为"北约"承担防御义务,但是训练、战备都明显地打着本国的印记。
几年前,英军成立了一个"快速反应司令部",可以随时指挥适应快速反应所需要的航空兵、伞兵、炮兵、装甲兵合成部队,有直接调用一切所需军火和装备的权力。此时此刻,它派上了用场。几小时之后,一份详细的作战计划便提交给战时内阁。
在作战命令发布的当天,快速反应部队立即做好了开拔的准备,虽然要到万里之外作战,但这支部队是有信心的。平时他们不仅进行北约防御所需要的训练,还经常进行各种作战条件下的适应性训练。这次他们将到南极地区海域作战,而不久前他们还在北极搞过演习。
30艘大型战舰在最短时间内开到了朴茨茅斯军港,与此同时,"鹞"式战斗机,"轻剑"、"海标枪"防空导弹和其他先进武器也源源不断地涌到这里。
国家战争动员体制此刻也显示了巨大威力。上百艘商船立即应征,用最快的速度就近卸货,尔后改变航向一起驶向南大西洋。这些船边航行边改装。6.7万吨级的"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号离开英国时还是一条豪华客轮,3天后,当1架美国军用飞机从它上空掠过时,飞行员吃惊地发现:两个硕大的游泳池已被牢牢焊上,变成直升机的平台了,完全不见了昔日的豪华。
此时,距阿根廷占领马岛仅仅只有4天,世界再次受到了震动。
海面上,"无敌"号航空母舰的舰首下浪花飞溅,小山般的波涛不时被这艘军舰碾作齑粉。紧跟在它后面的是它的姊妹舰"竞技神"号,随后滑过人们眼帘的是"热心"号护卫舰、"考文垂"号驱逐舰、"特里斯特姆爵士"号登陆舰......各型军舰迤逦而行,望不到尽头。天空上,各式飞机像蝗虫一样成批成群地活动,战斗机在高空,直升机在中空,反潜机在低空。潜艇在水面上也露出礁石一样的舰桥......
望着出征的场面,撒切尔夫人激动了,她说:"特遣舰队,将永垂英国的军史。"
马岛变成了一只铁桶
入夜的海风显得是那么的凶猛,小山般的海浪将航行的军舰颠簸得不停起伏着,舰队司令伍德沃德站在"无敌"号的指挥台上,目光深沉地注视着茫茫的海面。英国距马岛有13000公里之遥,舰队昼夜兼程,也需在海上颠簸2个星期,而阿根廷距马岛仅600公里,况且早有准备,这一仗打起来不会十分顺利的。
战争的阴影越来越近,英军的舰队距马岛已没有多少天航程了,但布宜诺斯艾利斯此时却依然沉浸在占领马岛后一片亢奋的情绪中。总统加尔铁里一直认为英国只能承认既成的事实。阿根廷此时要做的,就是向充当调解人的秘鲁总统和美国的黑格将军一遍遍陈述阿根廷的立场。
当他的将军们向他警告战争已迫在眉睫时,他还是不相信英国人会横跨大西洋,来同一个严阵以待的大陆国家作战。
但为了对付英国的恫吓,加尔铁里还是向马岛增派了几千人的部队,使岛上的守军达到了1万人。然而,这支部队既不进行高寒岛屿作战训练,也不做抗登陆准备,士兵没有配备御寒装具,以至后来不少人因严重冻伤而截肢。
一位将军向他提议:立即在岛上修建大型空军基地,否则,大多数作战飞机不得不从大陆起飞,只能在战区上空停留两分钟。
不幸的是,加尔铁里没能听进去这个建议:"以色列人不是一分钟就可以打个漂亮的空战吗?"他说,"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
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决策者们仍在犹豫不决之时,庞大的英国特遣舰队昼夜兼程、继续南下。4月9日,皇家空军1个大队向距马岛5600公里的阿松森岛转场,以此为中转站,向途经的舰只进行装备补给。4月12日,英军核潜艇进入战区,开始对阿根廷实行海上封锁,对来往于阿根廷本土和马岛间的阿海军构成了严重威胁。4月15日,英军飞机开始在马岛周围的空中进行巡逻。4月19日,英军远程战略轰炸机部署到了阿松森岛。这种"火神"式轰炸机航程达6000公里,可以由此进袭马岛。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先进的轰炸机不但能实施大面积空袭,而且可携带原子弹,英国的核威慑意图已表露得十分明显。
4月24日,英国特遣舰队先遣队驶抵距马岛716海里的南乔治亚岛水域。湛蓝的海面上,10余艘军舰像鲨鱼一样向目标逼近。此前,英军已侦知,岛上只有191名守军,先拿它开刀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当天深夜,英军1架C-130飞机向岛上空投了二战期间屡建奇功的"特别舟艇中队"的14名队员,神不知鬼不觉地对全岛实施侦察,随后,一批海军陆战队特勤人员也成功地先期登上该岛。
进攻序幕是以击沉阿军"圣菲"号潜艇拉开的。25日晨,当这艘潜艇向南乔治亚岛首府格里特维肯靠拢时,被英军"山猫"反潜直升机发现。随着深水炸弹和反潜导弹的一阵袭击,它便像死鱼一样搁浅在海岸边。在滚滚浓烟中,前来增援的40名阿军和潜艇人员一起仓皇逃上了岸。
英军"安特里姆"号驱逐舰舰桥上,先遣队指挥官布赖恩上校大手一挥:攻击。
大炮怒吼,飞机扫射,30名突击队员乘"海王"直升机迅速上岸,猛烈的火力压得阿军抬不起头来。原先上陆的陆战队又从侧面发起了迅猛的进攻,一时间,防军士兵的尸体成倍地增加,坚守的要点接连地丢失。抵抗很快就变得毫无意义。中午时分,守岛阿军指挥官亮出了白旗。
进展顺利的消息接连地传到特遣舰队司令部。
4月30日,英军"火神"远程轰炸机从阿松森携高爆炸弹,长驱5000多公里轰炸了马岛机场和阿军阵地,战果显著。
5月2日,英国核动力潜艇"征服者"号在马岛以西230海里发射了1枚"虎鱼"式鱼雷,击沉了阿海军唯一的一艘万吨级巡洋舰"贝尔格拉诺将军"号,阿根廷海军从此再也不敢驶出自己的领海。
4月28日后,英舰队主力已全部进入马岛水域,完成了对该岛的封锁部署。
接到这些报告,伍德沃德按捺不住兴奋,向战时内阁发出了"战斗全胜"的电报。
面对不利的事实,加尔铁里将军此时才清醒了,他下令:"必须以最快速度向马岛增兵!"
但他清醒得太迟了,这件事几天前还是可能做到的,如今变得不可能了,英国人对马岛环形立体的封锁极其严密,以致阿根廷运兵船从布兰卡港开出几小时后就不得不垂头丧气地返回。
"继续增兵,不惜一切代价。"加尔铁里震怒了。
但无情的事实证明这是徒劳的。阿根廷海军并不具备反封锁能力,白白损失了许多舰船和人员之后,阿根廷的将军们彻底绝望了。
此时的马岛实际上已成孤岛,岛上守军实际已成孤军。加尔铁里与助手紧急磋商后,召见了空军司令多索。
"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了,"加尔铁里目光炯炯地望着他的将军,"全体空军紧急待命,从空中打击敌人。"
"飞鱼!飞鱼!"
1982年5月4日,注定要写进阿根廷军史,写进世界战争史。
刚过拂晓时分,天空便一片湛蓝,东方露出的一丝朝霞,把平静的海面染得像溶化的铁汁。1艘军舰的轮廓在霞光中,缓缓地向前移动。
这是英国皇家海军的"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它正以30节的航速驶向马岛北部水域。今天,它将在那里担负警戒任务。
索尔特舰长站在指挥塔上,望着舰尾那一道弧型的白色浪圈,心情振奋。他渴望战斗,渴望自己的军舰大显身手,几天来,他一直为见不着阿军飞机和舰艇的踪影而苦恼。
索尔特是有理由为他的军舰骄傲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1975年才建成服役,舰上装备有"海标枪"导弹系统以及"山猫"式直升机、114毫米舰炮。舰载电子设备除了通信声纳、导航仪外,还装有远程警戒雷达和敌我识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