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世界空降作战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品书网 > 古典文学 > 世界空降作战 > 第9章

第9章

书籍名:《世界空降作战》    作者:胡复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5月17日起,守岛部队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弗赖伯格判断,德军主力将在海上登陆的同时,空降夺取机场,因此确定岛上唯一的海港苏达湾和最大的机场马利姆机场为主要保卫目标。考虑到岛上交通不便,互相支援困难,弗赖伯格将全岛划分为四个能独立作战的防区。马利姆防区由新西兰第5旅及希腊的7个营防守,共1.2万人;干尼亚和苏达湾防区由英海军陆战队及澳大利亚1个营防守,共1.5万人;雷西姆农防区由澳、希军7个营防守,共约7000人;伊腊克林防区由澳、希军7个营防守,共约8000人。3个轻高炮连及2个重机枪连担任对空防御。开始,弗赖伯格对守岛沮丧失望,在5月1日给总司令韦维尔的电文中说:在没有空军、海军支援的情况下,不可能击败入侵者;如空、海军能提供援助,坚守克岛的任务应重新考虑。以后,他在检查防御准备之后又乐观起来,电告韦维尔:"准备充分,士气旺盛,并已挖好各种堑壕,有45门野炮,且弹药储备充分;每个机场有2辆步兵坦克,许多车辆正在通过海运到达,同时抵达的还有有名的'老虎团'(利塞斯特西雷团第2营),我不希望过于自信,但我们应该看清自己的力量,在皇家海军支援下,我们相信克岛是可以守得住的"。

            5月20日凌晨5时,德航空兵向马利姆、伊腊克林机场及干尼亚市的防空设施发动了预备性攻击;7时5分,在空降开始之前,又再次发起攻击,德军完全掌握了制空权。

            5月20日4时30分,第一批运输机起飞。

            载运西部战斗群的运输机、滑翔机于7时许飞临马利姆机场上空,每12架飞机为一个编队,飞行高度300米。滑翔突击团的第2、4营伞降,跳伞高度120米。降落过程中遭到地面火力猛烈射击,人员伤亡很大。第1、3营乘滑翔机机降。1营降落在马利姆机场西边满布大小石头的河床里,没有部队防御,迅速集合起来。3营降落在机场东西的公路上,此处为新西兰2个营的阵地,着陆时遭到重大杀伤,包括营长在内的全部军官和三分之二的士兵被歼。

            与此同时,中部战斗群的伞兵第3团在干尼亚西南的加拉图斯地区伞降。第1、2营降落在英军防区内,着陆时大部被歼;第3营降落在新西兰第4旅防区内,着陆后被包围,就地构筑工事进行防御。

            中部战斗群指挥官兼德军岛上作战指挥官第7伞降师师长聚斯曼中将及其参谋人员因滑翔机机翼断裂在途中坠毁丧命。西部战斗群指挥官迈因德尔少将在着陆时受重伤。空降战斗一开始即失去了指挥官,使得德军的局势变得更严峻。

            运送第1批空降部队的运输机共493架,除7架外,都于9-10时返回出发机场。

            由于加油困难,同时机场尘埃密布,运送第2批空降部队的飞机比原计划晚3个半小时起飞,于15时开始到达空降地区上空。因为各运输机中队都不是按战斗序列起飞,到达空降地区的时间也就前后不一,形成零零星星的空降,并且持续的时间很长。第2批空降共用3个多小时。担任掩护和压制任务的战斗机和轰炸机是按原计划飞临目标上空的,16时15分前必须返航,运输机到达时,他们已经离开战区,因而第2批是在无航空兵掩护的情况下空降。

            第2批空降的部队遭到比第一批空降的部队更为惨重的损失。中部战斗群的伞兵第2团(欠1个营)进入空降地区时,遭到地面高射火力猛烈射击,运输机当即被击落7架,2架由于互相碰撞而坠毁。16时15分开始伞降,第1营在雷西姆农机场跑道以东着陆,团部及2个连降落在澳军第2营阵地内,其余分散降落在跑道以西地区。至黄昏时,该团伤亡400余人,未能夺取机场。东部战斗群的伞兵第1团及第2团2营,17时开始在伊腊克林地区伞降,直到19时才降完,着陆时建制混乱,损失惨重,并且有600人因乘载不下而留在出发机场。

            德在岛上的空降部队由于遭到守军顽强抵抗,同时失去统一指挥,直到夜间,3个机场无一占领,局势十分危急。

            为了挽救败局,德军确定立即将第5山地步兵师投入战斗。根据岛上的形势,决心重点突击距希腊空军基地最近的马利姆机场。

            由于电台损坏,通信中断,驻在雅典的德第11航空军司令部对岛上战斗进展情况全不清楚。21日拂晓,斯徒登特派出一名参谋乘飞机到马利姆机场进行现地侦察,飞机在机场强行着陆。当时马利姆机场的战斗情况是:机场南面有个107高地,为机场防御要点。开始,德军未能从航空照片上看出它的重要性,只派了1个加强连乘滑翔机进行攻击,结果伤亡很大,未完成任务。后来以4个连向机场实施正面进攻,2个连从南包围高地。防守马利姆机场的新西兰第22营,以2个连守卫机场,2个连控制107高地,营指挥所设在107高地上。战斗一开始,指挥所和机场的2个连便失去了联系。下午,守卫高地的2个连在伞兵攻击下被迫撤到高地顶部,但仍控制着制高点。黄昏时,进攻机场的德滑翔突击团指挥官负重伤,全团1900人只剩下600人,停止了进攻。此时,新西兰第22营营长没有查明情况,只根据自己的伤亡人数错误地作出难以坚守的结论,于18时请求允许他们撤退。经过批准,撤到了第23营的阵地上。午夜,德军2个班从西、南缓慢地摸上了107高地。至天明,107高地被德伞兵控制,并居高临下掩护部队攻占了机场。

            侦察参谋将此情况用无线电报告给斯徒登特后,斯徒登特当即将仅有的、由于乘载不下而留在出发机场的600名伞兵空降到马利姆机场进行紧急增援。16时起,又将第5山地步兵师机降在马利姆机场,至日落机降了1个团。从此,岛上德军力量得到增强,形势开始好转。

            21日,岛上英联邦守军为了粉碎德空降企图,弗赖伯格命令新西兰第5旅2个营乘夜暗向马利姆机场反击。由于命令没有及时传达到所有部队,二个营到第二天才开始行动,他们在距目标还有2.4公里时,遭到德军航空火力杀伤和德空降部队的抗击,反击未能得逞。午后弗顿伯格又命令第5旅再次反击,但受到德军伞兵的坚强阻击,人员伤亡很大,同时德航空兵加强了火力袭击,使第5旅旅长哈格斯特准将感到无能为力,请求撤退,最后撤出了马利姆防区,向东移至干尼亚。

            23日晨,德军在海上加强了活动,迫使英舰队撤回亚历山大港,德随即从海上向克里特岛进行物资补给。从此,德军在岛上的形势急转直下,24日黄昏前,德空降部队占领了马利姆,并开始向东发展进攻。25日德用缴获的坦克清除了马利姆机场的飞机残骸,26日第5山地步兵师1个整团在此机降。德军力量增强后,首先突破了马利姆东的英军阵地,27日攻占了干尼亚,28日攻占了苏达湾。29日,德西部战斗群和东部战斗群会合,雷西姆农、伊腊克林均被德空降部队占领。

            在德发起克里特岛进攻战役后,意大利当局认为有利于他们参加夺取该岛的作战,派出了一支相当于1个加强团的部队,于28日在岛的东端锡提亚登陆,登陆后未遇到抵抗,继而向耶腊波特瞄推进。

            从28日夜起,英联邦军即开始撤退。由于北部沿岸港口均为德军占领,被迫转向南岸。通过一个渔村,至31日共撤出1.7万余人,尚存6000余人来不及离岛,全部投降。此次战役历时12天,德军以重大的代价,夺占了该岛。英联邦军共损失1.8万余人,有近万名希腊军投降。德空降部队伤亡6500余人,占全部兵力的三分之一,运输机损失200多架。其中,第7伞降师人员伤亡四分之三,师长阵亡,由于损失惨重,克里特岛被德军称为"伞兵的坟墓"。

            克里特岛空降战役,对西方产生很大影响。美、英军事当局认为戏剧性的克里特岛空降作战,作战思想大胆新奇,具有极高的想象力,是历史上的第一次。美、英从而得出结论,盟国要打败强大的德国军事机器,空中机动是绝对必要的,从此美、英加速了空降兵建设的步伐,于当年组建了大规模的空降作战部队。

        第三节  一九四三年的空降

            自克里特岛战役后,由于空降部队和运输机的严重耗损,同时又得不到补充和训练,德军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没有进行较大规模的空降作战,空降部队都作为一般的步兵投入使用,直至1943年下半年,才开始进行一些空降活动。

            一、增援卜利马索尔大桥——战争史上唯一的一次空降遭遇战

            1943年6月,德军已将2个经过整训的空降师运到法国南部,准备用来反击盟军在地中海的进攻。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一开始,德空降集团军司令斯徒登特就建议用他的空降师在盟军后方实施突击,以粉碎盟军登陆企图,但他的意见未被采纳。

            当时,美英登陆部队已占领了西西里岛南部的诺托、锡腊库扎,正向卡塔尼亚发展进攻。卡塔尼亚南面的卜利马索尔大桥,为锡腊库扎到卡塔尼亚的咽喉要道,由意大利军防守。德军为增强该地防御力量,阻止盟军向北进攻,7月14日赋予第1空降师第4团一项紧急任务,空降增援卜利马索尔大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