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世界空降作战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品书网 > 古典文学 > 世界空降作战 > 第20章

第20章

书籍名:《世界空降作战》    作者:胡复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空降兵部队主力于15日4时起飞,拂晓进到目标区空降。共396架运输机,每45架为一个梯队,每9架编成一个三角梯队。飞行中全部打开编队灯,在进入法国边境前,一直有琥珀色识别灯向下亮着。飞行编队沿意大利海岸线到厄尔巴岛,然后转变航向飞到科西嘉岛北端,经戛纳南面进入法国。整个编队准确地按规定航线进入目标,没有受到敌机干扰。正当德军快速预备队为假空降迷惑开到土伦时,伞兵在拉穆顺利着陆。当时地面被晨雾遮盖着。但由于有地面引导分队的引导,飞机都准确地进入空降场上空,85%的人都在空降场内着陆。着陆后很快集合起来,向预定目标进发。午前,空降兵占领了勒米丹、拉穆特、卡斯特隆、莱赛尔等城镇。有一个梯队的20架飞机提前2分钟发出空降信号,伞兵着陆在圣特罗佩附近,但未受损失,在当地游击队协助下,占领了这个小镇。

            运载火炮、反坦克炮的滑翔机群8时进入目标上空,由于云雾遮盖,在空中盘旋至9时着陆。拖曳滑翔机的飞机按双机编队,每2架为一组,组与组距离300米,由于着陆区有德军设置的障碍桩,同时,先着陆的驾驶员只顾自己在最合适的地方降落,占满了场地,给以后的滑翔机着陆造成很大困难。随着场地越来越少,着陆事故越来越多,407架滑翔机中,战后能修复的只有50架。

            第二天上午10时,出动了运输机116架,空投补给品1700件,95%送到了部队手中。

            当时德军已无力抵抗,空降兵在法游击队协助下,顺利地完成了作战任务。空降作战中,共出动运输机1000余架次,空降9000余人,以及各种汽车221辆,火炮213门。空降兵伤亡900余人,损失运输机1架、滑翔机357架,歼敌2000余人,8月16日占领了拉穆。

            在空降兵的支援下,盟军登陆部队于当日下午开始上陆,日终前占领了三个登陆场,至19日登陆部队达7个师,28日攻占了重要海港马赛和土伦,不久进入里昂。

            这次空降作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最顺利的一次空降作战。它吸取了前几次作战的经验教训,改进了组织工作。这次空降作战的胜利,进一步确认了空降作战的价值,在盟军最高领导层中,对使用空降兵谨小慎微、顾虑重重的人少了。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于8月16日组建了盟军空降集团军,作为盟军司令部的一个计划与协调机构,以便在西欧争夺战中不失时机地组织实施空降作战。

        第五节  进攻荷兰和德国时的空降作战

            一、阿纳姆空降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规模的空降作战

            盟军自诺曼底登陆后,经过一系列进攻战役,到1944年9月中旬,推进到德国西部边境地区。在北部战线,第21集团军群占领了比利时,并进抵荷兰南部。为了从北面迂回齐格菲防线,直取德国鲁尔北部平原,第21集团军群于1944年9月17日开始了荷兰战役。

            第21集团军群编成内,有英第2集团军、加拿大第1集团军,以及空降第1集团军,共11个步兵师、5个装甲师、3个空降兵师,由蒙哥马利元帅指挥。总的战役计划是:由英第2集团军从特脑特以东突破德军防御,由南向北,向阿纳姆发展进攻,在下莱茵河北岸夺取登陆场,尔后前出到须德海湾沿岸,封闭荷兰西部地区的德军退路,并向德国北部发展。加第1集团军继续肃清被围于布伦、加来、顿克尔等地之敌,主力由安特卫普地区发起进攻,歼灭埃斯科河河口地区之敌,尔后向鹿特丹发展。

            3个空降师组成的第1空降集团军,配合英第2集团军行动。任务是在英第2集团军发起进攻前半小时,在第30军的进攻正面上,由南向北,沿公路依次在德军纵深的埃因候温、格雷夫、阿纳姆等3个地区空降,控制一条长约100公里的走廊地带,保障第30军沿此地带实施主要突击,进抵阿纳姆,在下莱茵河北岸建立登陆场。第30军以一个坦克师为先导,成纵队沿公路向北进攻,军的进攻正面为3.2公里,突破敌防御后,依次在埃因候温、格雷夫、阿纳姆与空降兵会合。英第2集团军所属之第8、12军分别在第30军的右翼和左翼实施进攻,向东和向西扩大突破口,保障第30军的两翼安全。英第2集团军进攻战役的代号为"市场-花园"作战,其中空降作战的代号为"市场"作战,地面作战的代号为"花园"作战。盟军进行的这次空降作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空降作战。

            在英第2集团军进攻的地带内,由南向北只有一条公路,公路两侧地势低洼,很多沼泽地,农耕地布满河流水渠,车辆离开公路即无法通行。公路由埃因候温至阿纳姆,要通过5条大的河流,各河流的渡口均有桥梁,成为重要的交通要点。最大的桥梁是阿纳姆大桥。

            在英第2集团军当面防御的为德军第1空降集团军,辖第2空降军与第2装甲军,共10个师。由于刚刚组建,人员缺额,武器不足,集团军司令为斯徒登特。盟军空降集团军辖美第82空降师、第101空降师和英第1空降师,另外尚有波兰伞兵第1旅和英第52步兵师。集团军司令为美布里尔顿中将,副司令为英布朗宁中将。空降兵的任务区分是:第101师在埃因候温以北、宗镇及维格尔西北地区空降,空降纵深21公里,夺取威尔米纳运河和泽德威兰运河的桥梁,控制长约24公里的路段;第82师在格雷夫和奈梅根之间空降,空降纵深70公里,夺取马斯河和瓦尔河上的桥梁,控制长约20公里的路段;第1师在阿纳姆西北10公里处空降,空降纵深103公里,夺取阿纳姆市及其大桥;第52步兵师和波兰伞兵第1旅作为预备队,在战役进程中,视情况投入作战。空中输送任务由美第9运输机指挥部和英第38、46航空大队担任,有C-47型运输机1700架,滑翔机400架,英国中、南部的24个机场为出发机场。为避免空中拥塞,分南、北两条航线,第82师、第1师为北航线,经荷兰的斯豪恩岛上空直达目标,在德军上空飞行128公里;第101师为南航线,经比利时上空直达目标,在德军上空飞行90公里。每条航线分3路航进,每路间隔为2.5公里。由于运输机不足,分3个航次空降。第一个航次为各师的突击梯队,第二个航次为各师后续梯队,第三个航次为集团军预备队。空降开始时间为地面部队进攻发起前半小时。

            地面进攻部队计划第1天进到埃因候温与第101空降师会合;第2天进到奈梅根与第82空降师会合,第3天进到阿纳姆与第1空降师会合。

            9月16日夜,开始进行航空火力准备。盟军出动轰炸机282架次,对德军机场、高炮阵地和防御工事投弹1180吨。9月17日9时30分,又出动轰炸机850架次,轰炸空降航线上德军的110个军事目标,100架次轰炸德军前沿支撑点。最后又出动轰炸机120架次突击德军预备队。

            9月17日12时10分,18架飞机运送引导分队在预定地域空降,标志空降场。

            12时30分至14时5分,各师突击梯队空降,共2.1万余人,使用1545架运输机和491架滑翔机。在2个半小时的航行中,两条航线上的飞机都未遇到德军飞机拦截,只南航线因德高炮射击,损失运输机35架,滑翔机13架。当时盟军担任空中掩护的有战斗机1240架,轰炸机1113架。9月18日,1360架运输机、1203架滑翔机输送了各师的后续梯队。各师的地面战斗情况是:

            第101师突击梯队为第501、502、506等3个伞兵团,6685人,由师长泰勒少将指挥,按时在预定地域空降。着陆时只遇到轻微抵抗,至日终夺取了最初目标。第506团占领了尚城,并进到威米纳运河南岸;第502团未经战斗即占领了圣奥顿罗特和贝斯特附近的桥梁。第501团击溃了德军反击,夺占了维格贝附近的公路桥。18日12时,地面进攻的先头部队进到该师战斗地域。13时空降第101师与地面进攻部队共同攻占了埃因候温南的4座桥梁。16时,师后续梯队第327机降步兵团2579人空降,同时补充了243吨作战物资。日终第101师协同地面部队攻占了埃因候温,并担任埃因候温及其附近各交通要点的防御任务。19日德军进行了反击,当日下午集团军派出了2310人乘滑翔机增援,由于天气不好,385架滑翔机有172架受到损坏。至20日粉碎了德军的反击,保障地面进攻的第30军先头部队渡过威尔米纳运河及泽德威兰运河。此后第101师担负守卫埃因候温至格雷夫之间公路的任务。

            第82师突击梯队为第504、505、508伞兵团,共7477人,由师长盖文准将指挥,负责地面作战指挥的空降集团军副司令布朗宁中将随该师行动。3个团分别在莫克、格雷夫、奈梅根空降,着陆时只遇到轻微抵抗,日终第504团占领了格雷夫附近的桥梁;第505团进到格劳斯德克高地,并就地组织防御;第508团进到奈梅根市郊。18日拂晓,第504团在第508团的协助下,对奈梅根大桥展开攻击,进到距大桥300米处受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