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英军攻占达尔文港后,对阿根廷港形成了合围之势。英伞兵第2营经短暂休整,又和伞兵第3营向阿根廷港进发。由于崎岖山路和大片沼泽地带,行军速度很慢,为此英军使用重型直升机,分段载运部队和武器装备,实行蛙跳式前进。英先头部队于6月1日进到阿根廷港以西20公里的肯特山。由于英军速度超出阿军所料,阿根廷港守军一时措手不及,阿根廷港外围据点大部分为英军占领。6月9日,英第5步兵旅在阿根廷港西南20多公里的菲茨罗伊登陆,从而完成了对阿根廷港的三面包围。6月11日黄昏,英军对阿根廷港周围阵地进行了"地毯式"的炮击和轰炸。12日凌晨一时,英军进入攻击出发地域,14日黎明,投入6500余人,在直升机支援下对阿根廷港作最后攻击,阿军被迫投降。
英军在马岛登陆作战中,大量使用了直升机。共派出7种不同型号的直升机近200架,通过直升机实施战场侦察、夺占登陆点、转移兵力、对敌纵深进行机降突击以及输送各种重型武器装备等,对夺取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第十六章 战后的特种空降作战
第一节 以色列的特种空降作战
一、偷袭纳贾哈马迪发电站
1968年10月31日晨,以色列海军小型舰艇1艘,从埃拉特港出发,在亚喀巴湾活动后进入红海,黄昏前与从西奈半岛南端沙姆沙伊赫驶来的2艘舰艇会合。天黑后,18名伞兵从这些舰艇上分乘3架直升机,由西南方向接近埃及海岸。为避开埃及雷达,直升机贴水面飞行。进入埃及领土80公里后,直升机着陆,由机载的3辆吉普车载运12名伞兵直驶纳贾哈马迪发电站和克纳大坝(位于阿斯多水坝北224公里)。以伞兵均着埃及军服,操阿拉伯话,因此未被埃及守卫人员拦阻。以伞兵用定时炸弹破坏了发电站的重要设施,摧毁了阿斯旺至开罗的主要输电线路,完成任务后顺利撤离。
二、袭击贝鲁特机场
1968年12月29日21时30分,以色列超级黄蜂直升机8架,载运160名伞兵在黎巴嫩的贝鲁特机场降落。伞兵下机后,冲向停机坪向所有飞机猛烈射击,击毁飞机13架,其中黎巴嫩国家航空公司的飞机8架。机场守卫部队措手不及,未进行有效还击,战斗持续45分钟,而后以伞兵乘直升机离去。
三、抢劫埃及雷达设备
1969年12月初,以色列得知苏联帮助埃及在苏伊士湾沿岸新建了若干能发现低空飞行目标的雷达站。以色列认为对其空军活动构成了很大威胁。12月26日(圣诞节)凌晨,以出动直升机2架载运伞兵越过苏伊士湾,袭击了设在加里卜角的埃及雷达站。以伞兵分成2个行动组,一组以密集的火力阻击埃及守军和增援分队,一组同海上偷渡登陆的包括工兵、电子技术人员在内的突击队,拆卸雷达设备,经短暂战斗,将重7吨价值百万美元的苏制新型雷达拆开用2架直升机运回以色列。
四、在恩德培机场营救人质——一次组织严密的营救行动
1976年6月27日,一架法国航空公司的大型客机在雅典被4名巴勒斯坦人和2名西德人劫持到乌干达的恩德培机场,机上242名乘客中有105人为以色列人,他们被软禁在机场候机大楼内作为人质。劫机者要求以色列在规定时限内将关押中的53名巴勒斯坦人送来乌干达进行交换,否则人质将被处死。以色列为救出人质,于7月3日派出突击队偷袭了恩德培机场。
劫机事件发生后,以当局陈派出政府代表与劫机者进行谈判外,立即展开了军事营救的准备工作。1972年以前,以色列曾参与恩德培机场的修建和乌干达空军的培训,以色列召集以前曾在乌干达工作过的人员了解机场的设施情况和乌干达军队的情况。派出谍报人员四处活动,有的潜入乌干达境内,搜集机场兵力部署,劫机者的各人特征等情报资料。从被释放的乘客中广泛了解劫持者的活动规律和候机楼的警戒情况。从美国取得了由卫星拍摄的机场最新照片。成立了以总理拉宾、国防部长佩雷斯为首的行动指挥部,由步兵-伞兵司令肖姆隆拟制了代号为"闪电行动"的军事营救计划。从第35空降旅和"戈兰"步兵旅挑选了200人组成突击队,抽调了执行任务的各种飞机,并集中在沙姆沙伊赫附近的空军基地,在以军总参谋长古尔直接领导下进行临战训练。一切行动准备工作于7月2日下午完成。
7月3日7时30分下达了行动命令。由空军司令佩莱德为行动总指挥,步兵——伞兵司令肖姆隆为地面行动指挥,突击队长为内塔尼亚夫中校。使用4架C-130型运输机和2架波音-707型飞机,所有飞机都涂上民航标记。4架C-130型运输机的安排是:地面行动指挥官和突击队长乘坐1号机,率领袭击组袭击候机楼,救出人质;2号机乘载掩护组阻击乌干达增援部队,抢救、运送人质;3号机乘载破坏组,摧毁机场雷达和战斗机,运送人质;4号机为预备队,补给燃料。2架波音-707型飞机的安排是:1号机负责全盘指挥和通信;2号机为救护机,载有33名医务人员。空军司令佩莱德乘坐1号机亲临现场指挥。此外,还有2架C-130型飞机作为预备加油机和无线电联络中转机。行动开始阶段由8架F-4E战斗机负责警戒护送。参加行动的共计280人,其中突击队员208人。突击队携带有安装106毫米无后座力炮的吉普车、装甲运输车、重机枪、"龙"式反坦克导弹、手榴弹、无声冲锋枪等,还有一辆临时漆成黑色的"奔驰"高级轿车,以便充当鸟干达总统阿明的坐车。袭击时间选在内罗毕和恩德培机场没有民航机起落的时间。3日14时30分突击队从沙姆沙伊赫机场出发,袭击行动开始。当日下午,以色列内阁召开了紧急会议,讨论军事营救的问题。突击队是在内阁会议作出决定前20分钟开始行动的。
突击队出发前,1号机波音707已起飞,先沿民航机航线飞行,中途脱离航线南下,经埃塞俄比亚上空,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埃姆巴卡西机场降落。飞机停在机场的一个禁区内,只有内罗毕警察局长等少数肯尼亚高级官员知道该机在此降落的用意。乘客名单上填写的是"南非皮货商希德尼·丰可"。2号机波音707沿同一航线在内罗毕降落,作为救护机停在内罗毕机场准备接收伤员。这2架飞机着陆后,突击队乘坐的4架C-130型飞机才开始起飞。
4架C-130型运输机按照民航机的飞行规定,沿民用航线飞行,关闭了机上无线电通信,保持能看到前一架飞机的距离编队飞行。离开以色列领空进入红海后,飞机降低了高度。为避免被阿拉伯国家的雷达发现,飞机距海面15米作超低空飞行。抵达吉布提附近后,右转进入埃塞俄比亚领空,穿过山区丛林地带南下,从内罗毕上空通过。在接近恩德培时,遇上雷雨,飞机在密云中靠雷达摸索前进,因此也掩护了他们的行动。4日零时,飞机经过7个小时的连续飞行到达恩德培机场上空。这时,空军司令佩莱德乘坐的波音707一号机已在内罗毕起飞,飞到恩德培南的维多利亚湖上空8000米高处盘旋,任务是用雷达跟踪突击队的飞机,同时担任与总参谋部的通信联络,并在紧急情况下给突击队以支援。在得到上级指示后,4架C-130型飞机在恩德培机场降落。每2架为一组,1、2号机降落在旧跑道上,3、4号机降落在新跑道上。着陆后突击队按计划分袭击组、破坏组、掩护组同时行动。载着袭击组的1号机着陆后向候机楼滑行,停在候机楼前的停机坪上,打开舱门后,"奔驰"轿车急速驶出,朝指挥塔台附近的警卫室驶去,其他队员跟着冲出机舱。乌干达卫兵见了黑色"奔驰",在举手敬礼时,被无声冲锋枪打倒。突击队冲进候机楼,数分钟内击毙了7名劫机分子,救出了所有人质。袭击中突击队有4人受伤,突击队长内塔尼亚夫中弹身亡。破坏组炸毁了机场上停放的战斗机和雷达,用反坦克导弹和重机枪袭击了塔台。掩护组乘坐有无后座力炮的吉普车和装甲车,在机场的正门阻击并消灭了从坎帕拉方向前来增援的乌干达部队。在进行袭击时,4架C-130型飞机都没有关闭发动机,由10余名队员守卫。战斗任务完成后,2号机载着人质首先起飞,随着3、4号机起飞,肖姆隆乘坐的1号机最后起飞。从第一架飞机着陆到1号机最后起飞,共用了53分钟,比原定计划"争取55分钟内结束战斗"提前了2分钟。4架C-130型运输机先飞到内罗毕机场加油和转交伤员,尔后于3时40分启航返回以色列。
此次作战,飞行距离4000公里,突击队以亡1人、伤4人的代价,救出了全部105名人质(其中有3人死亡)。炸毁乌干达战斗机11架,打死乌干达士兵45人,劫持分子7人。战斗结束突击队离开机场后,乌干达总统阿明才得知袭击情况。阿明谴责了以色列的行动,但最后却赞扬说:"我作为一个职业军人,认为袭击非常成功!"当时,乌干达驻机场的兵力有2个营,并装备了防空火炮和坦克,平时直接担任机场警卫的有70人,但都未及时有效地投入反袭击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