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二节 美国的特种空降作战
一、偷袭山西战俘营——一次扑空的营救行动
越军山西战俘营位于河内以西36公里处,关押了美空军70余名被俘人员,其中有美军太平洋总司令麦凯恩上将的儿子。1970年11月21日夜,美军对该营进行了偷袭,企图救出被关押的被俘人员。
美军的偷袭行动是由总统尼克松和国防部长莱尔德亲自策划的。1970年8月,美国防部长派空军准将曼诺尔进行组织准备,从陆军特种空降部队和空军支援人员中抽调了95人(军官15人,士兵80人)组成特种行动队,由陆军特种部队西蒙斯上校任队长。在美佛罗里达州的艾格林空军基地设置了战俘营地模拟、行动队在该基地进行了3个月的训练,在营地上模拟进行了150多次演练。行动开始前,尼克松、莱尔德等亲自召开会议审查行动计划,检查行动准备情况。原准备10月底行动,因天气不好推迟到11月。行动代号为"象牙海岸"。11月18日,行动队从艾格林基地起飞,经28小时航行,到达泰国集披,航程1.52万公里。11月19日,美1架侦察飞机进行了1次气象预测情报飞行,根据侦察结果,决定抢在台风没有到达北越前采取行动。19日3时30分,行动队接到执行计划的命令,20日22时,56名行动队员从集披乘C-130型运输机转场到泰国的另一个空军基地那空帕依,飞机着陆后,行动队即转乘停在该基地的美军直升机,于21日2时30分起飞执行偷袭任务。在此之前,11月21日0时,美军以越南击落其RF-4侦察机为借口,出动轰炸机250架,对河内近郊及越北部的雷达、导弹阵地进行轰炸。偷袭行动开始时,又派出侦察机在空中巡逻,以吸引越军防空火力和雷达警戒的注意力。
载运行动队的直升机为了避开对方雷达的监视,通过老挝山区,从防空火力配系较弱的越北方西部,超低空飞行进入目标上空,飞行3个小时。行动队共使用4架直升机。其任务区分是,1号机为袭击组,14人,直接在关押战俘的院内降落,袭击营地的守卫人员;2号机为支援组,22人,由西蒙斯直接率领,支援袭击组,救出战俘;3号机为警戒组,20人,在营地外担任警戒;4号机为火力机,在其他直升机着陆时对守卫分队进行火力袭击。另有2架直升机担任空中支援和备用。行动时1架C-130型飞机在空中投照明弹,担任战斗保障。凌晨2时17分1号机在院内降落,着陆时撞倒了大树,机上人员大部受伤、部分队员跳出机舱冲进大楼,但未发现战俘。2号机错降在战俘营南400米的一所中学里,遭到地面射击,支援组离机后,直升机便退避到空中,支援组发现错降,呼喊直升机着陆将其载走,在支援组来到战俘营时,战斗已开始8分钟。3号机在看到支援组错降后,转向战俘营飞云,接替了支援组的任务。在整个战斗行动过程中,有10架A-1攻击机对战俘营附近的防空阵地和部分部队驻地进行了袭击。
由于红河水涨,7月14日越方已将该营地的战俘转移到东面24公里的洞海陆军兵营。因偷袭扑空,美十分惊慌,在给被撞坏的1号机安放定时炸药后,即慌忙撤走,整个袭击战斗进行了27分钟,比预定时间超过一分钟。
二、在伊朗营救人质——一次不成功的营救
1970年11月4日,美驻伊朗使馆的官员被伊朗当作人质扣留。美在寻求外交途径解决的同时,加紧了军事行动的准备。
11月9日美总统卡特下令成立了由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副总统蒙代尔、国防部长布朗、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琼斯等组成的应变小组,研究了武力营救人质的行动计划——"兰光"行动计划。与此同时,从陆海空军和海军陆战队中选调了100人组成突击队,在气候与地理和伊朗相似的内华达州尼里斯空军基地进行训练。通过卫星拍摄了预定直升机、运输机降落地区的照片。行动总指挥为陆军少将武威,地面行动指挥为贝克维斯上校。1980年1月完成了一切准备,因当时伊朗戒备较严,行动日期被推迟。
4月11日,卡特召集应变小组讨论营救行动计划后,下达了预先号令,24日上午下达了行动命令。4月24日为伊朗的一个宗教节目,作为行动日期。
按计划,首先6架C-130型运输机从埃及起飞,将突击队运往伊朗卡维尔沙漠的一块盐碱地上;8架直升机从游弋在阿拉伯海口的尼米兹航空母舰上起飞,前往卡维尔沙漠,与在那里的运输机会合,尔后运输机返回亚曼,由直升机将突击队送到离德黑兰160公里的一个山区,突击队在此隐蔽一天,第二天天黑乘汽车进入德黑兰市内,在美国特工人员接应下救出人质。营救时分为2个组,分别突击关押美国人质的伊朗外交部和美国驻伊朗大使馆。计划战斗开始后由4架直升机在美使馆内的足球场上降落,将突击队和救出的人质运到卡维尔沙漠,尔后乘前来接应的C-130型运输机离开伊朗,以一批经过改装的C-130型飞机部署在埃及,随时准备出动,以阻击伊朗增援部队,掩护突击队撤退。
24日夜,6架C-130型运输机载着90名突击队员从埃及的亚速尔群岛起飞。6架飞机中,有3架为加油机。航行中,飞机经红海,绕过阿拉伯半岛,飞越阿拉伯海上空,并进行了空中加油,因此,苏军认为是进行演习。加油后加油机在阿曼降落,3架载运突击队的C-130型飞机于22时30分在伊朗卡维尔沙漠一块盐碱地上降落。计划在航空母舰上起飞的8架RH-53直升机,1架因旋翼发生故障,未能起飞;7架在飞过三分之一航程后遇到沙暴,1架因陀螺仪失灵而返航,6架于25日1时40分到达卡维尔沙漠集合地,比计划时间晚到1个半小时。着陆时1架因液压系统发生故障不能使用。由于直升机减少了3架,时间也延误了,突击队长贝克维斯上校认为已无完成任务的条件,向上建议撤消行动计划,经卡特总统同意,下达了撤退命令。
撤退时1架直升机与1架运输机相撞引起爆炸,亡8人,伤4人。当时天气开始转坏,风力增大,贝克维斯下令放弃5架直升机,全部人员乘2架C-130型运输机撤走,于当晚回到埃及基地。随后,美军从航空母舰上派出战斗机,将留在卡维尔沙漠的运输机、直升机等全部炸毁。营救人质任务没有完成,损失直升机6架,运输机1架。
三、夺回"马亚克斯号"运输船
1975年5月12日,美国"马亚克斯号"运输船及其41名船员被柬埔寨海军扣留。船被扣留在磅逊港以西约25公里的通岛。美国得知情况后,立即召集了国家安全委员会,研究采取对策。除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外,命令太平洋美军作好武力营救的准备。14日15时,福特总统定下以武力夺回运输船救出船员的决心,15日3时下达了行动命令。美军的计划是:以一支海军陆战队乘直升机在运输船停泊的通岛机降,占领该岛,救出船员;同时派出一支陆战队在柬附近海面的驱逐舰上机降,通过驱逐舰登上运输船,将该船夺回。战斗过程中,由战斗轰炸机进行空中火力支援,并对柬埔寨本土包括机场在内的军事设施进行有限轰炸。
15日4时,11架CH-53直升机载着235名陆战队员在沃斯琴中校率领下,飞离泰国的乌塔保基地。第一批8架直升机载175名陆战员在F-4战斗轰炸机和A-6、A-7攻击机的支援下,于15日16时10分在通岛北端降落。当即遭到柬地面火力迎击,1架直升机中弹后坠入海中,1架中弹后在离岸160米的海上迫降,美陆战队有109人散乱地降落在岛上。与此同时,美陆战队48人和爆破组12人乘3架CH-53直升机飞到美"霍尔特号"驱逐舰上空,准备在舰上降落。因该舰甲板狭小,队员沿绳梯下到舰上。15日7时25分,驱逐舰驶近运输船,当陆战队员登上运输船时,船上空无1人。这时,柬埔寨已通过电台宣布释放"马亚克斯号",船员由磅逊港向"马亚克斯号"停靠位置驶来。美军15日11时10分发出停止作战、全部撤回的命令,但因柬埔寨抵抗猛烈,战斗无法停止,直到晚上8时55分才结束对抗行动,陆战队员利用夜暗乘直升机撤走。
第三节 其他国家的特种空降作战
一、联邦德国在摩加迪沙营救人质
1977年10月13日,德航第181次班机在从西班牙马卡略岛飞往法兰克福的途中,被4名恐怖分子劫持到索马里的摩加迪沙机场,机上82名乘客和5名机组人员全部被恐怖分子当作人质扣留,以换出被联邦德国监禁的同伙。
事情发生后,联邦德国立即在法兰克福机场成立了营救行动指挥机构,研究制定行动计划。为给营救工作争取充足的准备时间,15日联邦政府委派总理办公厅主任同恐怖分子进行谈判。与此同时,加紧了武装营救的准备。
联邦德国政府抽调第9边防警备队的61名队员,组成2个行动组。第一组随总理办公厅主任行动,由于该路起飞后中断了法兰克福机场对外的一切通信联络,行动没有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