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urexs
汗水湿透了衣服,人人汗流满面,几乎连眼睛都睁不开。完成任务后,大家脱去防护装扮,一身衣服能拧出水来。
昨日下午4时30分,重庆志愿者队伍再次被分配到医务、搬运等领域工作。二话没说,大家再次投入到工作之中。
成都的哥驰援都江堰
在成灌高速上,到处都是奔流不息的出租车,形成了一道感人的风景。据了解,接到成都市交通委员会出租车管理处通知后,成都市区近千辆出租车纷纷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免费救援中,并陆续赶往都江堰第一人民医院,将众多因地震受伤的病人接送到成都各大医院接受治疗。
昨日凌晨3时许,成都大众出租公司"的哥"邝师傅接到通知,"前往都江堰接病人"。此时,邝师傅已经开了一整天的车,但精疲力竭的他接到通知后,马上打起精神。"我叫上搭档一起,他开车。"两人一起火速赶往都江堰。
一辆辆出租车往返在成都到都江堰的路上,接到病人后,第一时间送达医院。"路面上奔跑的几乎都是出租车。"邝师傅说,同伴们个个都很主动,听说是接病人,二话没说就出发了。"我们接送的病人大多是擦挂伤。"邝先生说,到达都江堰医院门口,就听到医院内外哭声一片。目睹这一切,他更加意识到要尽全力安全送达每一位病人。凌晨5时许,接上病人的邝师傅才和搭档回到成都。
出租车司机张先生说,当他听其他师傅说要去都江堰接送病人时,自己还没接到通知,但他仍然主动开着车往都江堰赶。张先生回忆道,凌晨2时许,他到都江堰第一人民医院,接到一名在地震中擦伤的病人后,立即赶回成都。整条大道上,随处可见出租车的身影,不少司机来回跑两三趟,直到清早6时许才回家。"看到那些伤员,我们也很难受。"同样感受过强烈余震的张师傅深深体会到病人的伤痛,心里唯一想到的就是要尽快将病人转移到安全地方。
由于前往救援的出租车很多,被滞留在都江堰的患者很快被转送到成都,一些去得稍微晚一些的出租车带着水和干粮前往,最后没有病人可转移,也毫无怨言地回到成都。除此之外,部分私家车也主动加入到抢险救援中来。一名参与这次救援队的出租车司机给电台留言时这样说道:"当我在高速路上看到到处是我们成都出租车时,作为蓉城的哥我感觉特别骄傲和自豪。"
第37节:我们都是汶川人(6)
中国"首善"奋战一线
这次抗震救灾中,中国"首善"陈光标再出惊人之举:12日的强震发生仅两个小时后,他亲自率领由60辆挖掘机、吊车等大型工程机械组成的救灾队伍,浩浩荡荡开往四川抗震救灾!昨天下午,他正在北川中学现场指挥救援,这里有1000多名学生被埋。
12日下午,陈光标获悉汶川强震后,马上作出决定:去现场救灾!当时他的公司正好有30辆工程车准备从南京江宁开往北京去做一个工程,这批车辆当即调整任务改去灾区;同时陈光标又将正在安徽施工的30辆工程车调配过来,60辆工程车每辆配两位操作人员,120多人的队伍合力向灾区进发!当陈光标下达出发命令时是下午4点半左右,离汶川灾情发生仅2个小时!
江苏、安徽、武汉……一路上车轮滚滚,昼夜前行。14日凌晨3点,车队到达第一站都江堰并立即投入救灾工作。"相对而言都江堰的灾情要稍好于北川和汶川。"温家宝总理要求务必在13日夜里12时前打通通往灾区震中的道路,这给陈光标的救援车队向震中推进提供了可能,都江堰、绵阳、北川、汶川……马不停蹄,并一路清理道路,不断用推土机、吊车将路上的大石块等障碍物推到旁边的山沟里。
终于赶到北川中学现场,此前温家宝总理刚刚查看过北川中学的灾情。尽管陈光标和救援人员们早已掌握了这里的受灾人数和受灾情况,可眼前的悲惨场景还是让他们止不住落泪!"到现在我们已经连续挖出了200多个孩子,只有几个是还活着的,楼板压在他们的腿上、腰上,孩子们头挨着头、脚挨着脚,青紫的脸肿得老大……"说到这里,陈光标感叹道,很多救援人员是一边流着泪一边工作的。
让陈光标特别欣慰的是,他带来的工程车在这里大显身手,"因为灾情严重,救援机械也很紧缺。楼层坍塌很复杂,战士再多,光靠人力也是不够的!我们做拆迁工程多年,有经验!"陈光标和他员工们拿出了看家本领,成为救援现场的主力军。
昨天晚上7点左右,陈光标轻松了一些,"他们给我泡了碗方便面。"原来,从昨天早上开始他一点东西都没吃,他的员工们也是连续十多个小时没有停下来喝水吃饭了,两天来吃住也全都在车上。除了现场救援外,陈光标及其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还给灾区捐款785万元。从南京临出发前,他又随身带了200万元的现金支票,到成都后提出25万元,一路向灾民发放,100元、200元,"把钱用在刀刃上,只要灾民需要,我们就发!"到昨天下午,已经发了1万多人。
"今天晚上10点,我们的救援车队还要赶往震中汉川。"陈光标说,一路上当地干部群众给了他们很多感激和支持,也让他们更有信心做好下一步的救援。北川当地有关部门专门派出了两位交警为他们领路,引导救援队向汉川开拔。
第38节:我们都是汶川人(7)
不久前,陈光标以1.81亿元的年度捐助被评为"中国首善",并被授予"中国红十字勋章"。而在这次抗灾救援中,陈光标的救援队成为中国首支自发前往灾区抗震救灾的队伍,他本人则成为现场救灾的极少数民营企业家中的一位。
国家救援队的编外人员
陈岩,在制服统一的国家地震救援队中,显得格外醒目,因为他是其中唯一一位身着便装的救援人员。他的真实身份是广东东莞一家企业的老总,而在这里,他是国家地震救援队的一名志愿工作人员。
汶川地震发生的当天晚上,陈岩和他的妻子一起,立刻带着捐赠物资赶到绵竹。曾经从事过搜救工作的他,毅然赶到救灾现场,加入到搜救工作中,最艰难的一次救援时间长达40多个小时。
被救学生父亲指着陈岩说:最感人的就是,帮我掏那个石头,三天三夜没有下火线。就在上面干活,他的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学习。是哪个?就是那个没穿队服的那个吗?对对对。
陈岩自己说:因为我在部队上,是从事救援工作,我想他们有专业设备,再加上我的经验,还有他们的经验,我们得出更好的方案来解救更多的幸存者。
由于在部队的时候就有丰富的救援经验,陈岩很快就在国家救援队的救援现场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陈岩开着自己的车,跟随国家队从都江堰转战汉旺,现在又从汉旺转战北川。
救援队员说:我们是昨天上午到这的时候就看见他在这里,今天来又看见他在这边。我觉得他第一很勇敢,第二也很专业。
国家救援队队员说:我刚开始看他很扎眼,后来很快融入我们,因为他很专业。
在地震发生后的几天几夜里,陈岩用他丰富的地震救护经验,和救援人员们一起,救出了一个又一个和死神抗争的生命。
有人问:孩子被救出那一刹那,你有什么感受?
陈岩说:想哭,高兴。
有人说:你为什么要来这里?
陈岩说:因为我活着,因为在这次大灾难里,我还活着,所以我要来。我说过,这里只要活着的人有一个存在,我就不会离开,会一直营救。
壮行高洪波
屡赴国难岂顾身,
乐做慷慨悲歌人。
遥向西川抬泪眼,
壮行曲中出京门。
5月19日上午,中国作家抗震救灾十七人采访团从北京出发奔赴灾区,此诗为中国作协副主席、团长高洪波临行即兴所作。
--编者
是陌生的手,是陌生的脸/是陌生的肩膀托住了塌下来的天/5?12这一夜有多少人无眠/5?12这一夜有多少双流泪的眼/废墟下还有残存的呼吸/微弱的声音穿不过沉重的时间/不停歇的是流着血的双手/不间断的滚滚而来的增援/地还在抖,雨还在下/头上还悬着随时坍塌的危险/别怕,别怕!我们不会放弃,我们在你身边/只要还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不放弃最后的信念/雨就要停了,天就要亮了/天亮你们就会安全
第39节: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
华商报连载内容
辑二废墟下的深情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去天堂的路/太黑了/妈妈怕你/碰了头/快/抓紧妈妈的手/让妈妈陪你走/妈妈/怕/天堂的路/太黑/我看不见你的手/自从/倒塌的墙/把阳光夺走/我再也看不见/你柔情的眸/孩子/你走吧/前面的路/再也没有忧愁/没有读不完的课本/和爸爸的拳头/你要记住/我和爸爸的模样/来生还要一起走/妈妈/别担忧/天堂的路有些挤/有很多同学朋友/我们说/不哭/哪一个人的妈妈都是我们的妈妈/妈妈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
一声宝贝我爱你,阴阳难隔慈母心
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得变形了。
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她已经死亡,又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urexs。手机版阅读网址:m.wurex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