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纪实:生命的感动

保存到桌面 | 繁体 | 手机版
品书网 > 科普学习 > 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纪实:生命的感动 > 第9章

第9章

书籍名:《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纪实:生命的感动》    作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最新网址:wurexs
                                    

        口述:江苏省中医院护理师厉婷婷

        今天早上我跟随大部队从北川中学转移到北川县城的信用社站点,为了尽快救助伤员,我们在路边搭了4个帐篷,开设了一个医疗救助站。虽然距离"5?12大地震"已经五天了,但不管是搜救人员还是我们医务人员都没有放弃过,一直在废墟上寻找幸存者,而废墟下人们的坚强让我感动。

        白衣天使正在抢救受伤人员

        昨天晚上,盐城消防人员就救了一个幸存者。他是一个17岁的孩子,被三层楼板压着。其实搜救人员很早就发现了他,但因为情况复杂,搜救情况进展很缓慢。我们一直对这个孩子喊话,鼓励他坚持下去,很快就能脱险,并一直给他递送水和一些干粮,维持他的生命体征。这个孩子是不幸的,遭遇到这次大地震,被压在废墟下,但同时也是幸运的,因为他所在的地方正好是一堵承重墙,也正是这堵墙,给他留下了一定的空间,所以他可以支持那么久。

        因为时不时会有余震出现,搜救人员担心孩子撑不了太久。而且那个地方是泥石流多发的地段,情况非常危急。于是,他们前天下午就开始用工具进行挖掘,由于担心会伤到孩子,他们的每个动作都小心翼翼。整夜都没有停下来,终于在昨天晚上10点左右,把孩子成功地救出来了。我记得,在孩子被抬出来的那一刹那,所有在场的人都拼命鼓掌,那是一种对生命的渴望和赞扬。随后,我们替这个孩子清洗了一下伤口,他的生命体征很稳定,但右腿被长时间压住,可能会被截肢,腹部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一直在流血。尽管被压了很多天,但这个孩子被抬出来的时候,神志还很清醒,我们医务人员问他叫什么、家住在哪里,他的回答都很清楚。考虑到外伤严重,当地已经把他送到绵阳医院了。今天早上,消防人员发现那堵承重墙已经开始裂缝了。现在想想还真是后怕,万一时间再拖延一下,后果可能就是完全不同的情况了。

        尽管早已超过了72小时,但搜救人员和我们医务人员从来没有所谓的"黄金时间",在我们心里,只要哪怕一丝的希望,就要尽全力。现在我们除了继续搜救幸存者外,还很关注消防官兵的生命健康。每天都要进行消毒工作,替消防官兵治理伤口。今天,又有很多的救命物资运送到我们这里,包括之前一直告急的消毒液、绷带、常用药品等。有了这些,可以救更多的人。

        第27节:6小时夜奔500公里(1)

        6小时夜奔500公里

        灾情火急,生命重于天!

        5月12日晚11点,第三军医大学党委连夜做出决定:从所属医院火速抽组几支精干的专家医疗队,奔赴四川重灾区抗震救灾。

        "我们是晚上11点接到通知,12点就要出发,时间非常非常紧迫。"医疗队教导员、新桥医院政治部主任姚家文说,接到通知时他正在医院开会,根本来不及回家收拾行李,换了一身迷彩服就赶到学校集合。

        11点50分,从3所附属医院抽组出来的38名专家医疗队成员全部集合完毕。正在学校检查考核的总后孙大发政委亲自给大家作动员,总后政治部郭旭衡主任,以及学校王登高校长、高福锁政委等领导,专门赶来为医疗队送行。

        12点10分,满载医疗队成员和急救药品物资的车队驶出校门,向德阳灾区方向连夜开进。

        可就在车队驶出重庆不久,漆黑的天空便下起了瓢泼大雨。车灯照射着雨幕在公路上疾驰,12小时前发生的强烈地震造成了沿路许多山体塌损,使车灯下的路面到处可见一些泥石和树枝。雨越下越大,这时大家心里难免都有了某种猜想,谁也不知道强震之后还有多大的余震,更不知道余震什么时候出现,会在什么地方造成多大的破坏……但车队没有停止,只是出于安全而减慢了行进的速度。

        一夜风雨一夜疾驰。医疗队终于在6小时后,顺利抵达近500公里远的德阳灾区。

        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绝不放弃任何一个生命

        5月13日清晨6点20分,当医疗队奉命赶到德阳市人民医院时,医院的楼道、广场已到处摆满了浑身血迹的受伤群众。医疗队来不及作片刻休整,就全力投入了救治工作。

        "伤员实在太多了,每天还在源源不断的送来。"医疗队队长、西南医院副院长郭继卫说,德阳市人民医院是德阳灾区最大的一个伤员救治站,所有从废墟中救出的危重伤员,80%都被送来这里,而且绝大多数都是颅脑损伤、骨伤、肝破裂等危重病人。由于当地技术力量有限,几乎所有这些重大手术都要由医疗队来完成。

        第28节:6小时夜奔500公里(2)

        从废墟抢救出来的危重伤员,大多伤情复杂,并且都是多器官、多组织并发损伤,稍有差错或失误都将造成伤者死亡;加之灾区抢救设施不完备、救治条件有限,因此每个危重伤员的出现,对于医疗队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但他们并不因为伤情的危重,而放弃对任何一个伤员的抢救。一名从绵竹送来的伤员在废墟中被掩埋30多小时后,送到医疗队来时由于颅内血肿已经深度昏迷。手术中,尽管医疗队员们已经极度疲劳,而且患者心脏已三度停跳,但大家始终没有放弃抢救,在经过长达三小时的紧张救治后,最终还是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绝不放弃任何一个生命!"医疗队向受伤群众作出的这个郑重承诺,无不让灾区人民闻之潸然落泪。截止5月14日20时,医疗队在36小时内已开展

        各类手术154例,抢救危重伤员77名,目前伤员病情全部稳定。

        56小时只睡600分钟

        救援时间一天天在延续,伤员在一天天增多,医疗队的救治任务也在一天天加重。

        5月13日下午,第三军医大学根据灾情实际,再次从大坪医院抽调37名精干力量增援德阳。两支医疗队近百名医疗救护人员,在德阳市分为两个救治点抢救受伤群众。

        统筹指挥这两支医疗队的"统帅",是第三军医大学主管医疗救治的副校长赵先柱。随着伤员越来越多,这位年近六十、清瘦豁达的将军也越来越忙碌,从帐篷到病房,从手术室到观察室,伤员几乎每天都能见到他的身影。只要看到这位疲倦清瘦的将军,伤情再重的病人心里都会升腾起一种生命的希望!

        与他一样越来越忙的,还有医疗队的专家和医护人员。每个医疗队员基本上都是连续作业,没时间睡觉就打个盹,休息一下又干。新桥医院脑外科主任杨辉连续20多个小时没合眼,一天之内曾一口气连做4台大手术;西南医院麻醉科主任鲁开智,一个人同时管几台手术的麻醉,每天都在"连轴转"……医疗队员们睡觉都是按分钟来算时间,而且大多数都有这样一个"绝活":走哪就能睡到哪,即便坐在路边的台阶上,一样可以"响呼噜"。

        "我们是在与时间抢夺生命,一分一秒都耽误不得,少睡一分钟就有可能多救一条命呀。"赵副校长说,因为灾区伤员越来越多,医疗队基本上就没有时间休息,几天加起来每个人都可能只睡了不到10小时。10小时也就是600分钟!然而,医疗队的工作统计上却显示:截止5月15日下午18时,医疗队在56小时内已接诊协助抢救灾区伤员1300多名,共开展各类手术200余次。

        第29节:身怀六甲的特殊护士

        身怀六甲的特殊护士

        "5?12"地震灾难降临时,双流县黄龙溪镇卫生院所有楼房在晃动,不时有瓦片从天而落,声响巨大,所有医务人员都不惧危险,有的搀扶着病人,有的提着输液瓶,有的抱着老人,有的抬着还在做骨牵引的病人……直至将所有病人平安转移,自己才撤离。在这些人中,有一位特殊的护士--邓遂丽,她已怀了7个月的身孕。

        她挺着大肚子,不停的跑上跑下,搀扶病人,搬抬病人……到达安全地带后,赶紧同其他医护人员一起检查住院病人的身体状况并进行安抚。病人需要加药了,她不顾危险冲进护士站配药,在一次跑的过程中摔倒了!双膝被磨破,当时所有人都吓了一大跳,让她休息一会儿,但她哪是一个闲得下来的人?眼睛圆溜溜的盯着病患们,只要看见哪儿快没药了,哪儿需要帮助,她便立即起身,又去忙活了!

        黄龙溪镇卫生院地处山区,医务人员紧缺,病人又多,特别是护士只有4名,平时这4名护士都很辛苦,轮流值班几乎没有休息日,邓遂丽从来没有怨言,只要有安排,立即服从。在这危难之际,邓遂丽更无他言,白天坚守岗位,晚上照常值班。由于灾区人民来到黄龙溪镇安置,该院每天抽调至少一名护士到救助点值班,护士们值班轮换的次数频率更高了,身怀六甲的邓遂丽,坚持和其他护士一样,白天上班夜晚值班!

        五月十二日是国际护士节,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天,老天爷会让白衣天使用这样的方式诠释自己对职业操守的定义。这个用南丁格尔的诞生日命名的节日,这个本应充满温馨、欢乐、祥和的节日,却因突如其来的地震,刹那间变得万般悲壮!

        "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这一切在这一瞬间变得如此真切。救死扶伤是她们的天职,在灾难面前,她们选择坚守!然而,这是一种怎样的坚守?!

        第30节:泪的日记(1)

        泪的日记

        5月17日,在异常紧张繁忙的绵阳市人民医院,发现了一本泪痕斑斑的日记。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urexs。手机版阅读网址:m.wurexs

                                

                                

                                

《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纪实:生命的感动)》第9章:第9章

Copyright © 品书网 All Rights Reserved.